楊維斌
(天臺縣洪疇中學,浙江臺州 317200)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楊維斌
(天臺縣洪疇中學,浙江臺州 317200)
思維導圖是一種簡便的學習工具,它通過描述和記錄思維過程使學習高效可控,近些年在教學領域受到廣泛應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習者拓展思維,梳理思路,鞏固記憶。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單詞記憶、閱讀理解和寫作訓練的工作。
思維導圖;初中;英語教學;理論;應用
思維導圖是20世紀60年代由英國心理學家Tony Buzan提出的一種理論。這種理論通過導圖的形式將思維過程予以描述和記錄,將抽象的想法具象化,鮮明而有效地體現出思維的延展和發散趨勢,也能夠準確地記錄思維過程中的創建與疑惑。Buzan最初的想法是,人的思維方式是呈放射狀的,所以人類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應該有意強化這種趨勢,充分利用圖像和符號,將思維由導圖帶動不斷延伸。應用在教學上,思維導圖的作用同樣是非常強大的。首先,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習者梳理思考的過程,將雜亂的信息和紛至沓來的靈感記錄下來,形成體系置于邏輯思維之下,幫助學生快速地將新知識同化到原有的知識體系內;其次,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習者進行發散聯想,其本身的樹枝狀結構正與人類思維的發散結構相契合,便于思維的延展和生發,其中富于邏輯性的記錄形式也會大大激發思維的活躍度;再次,思維導圖還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記憶工具和復習工具,因為思維導圖中所具有的符號、圖像、關鍵詞等信息將抽象的思維內容具象化,方便學習者快速地記憶所學內容,并且通過對學習者思維的記錄,將思維體系化作知識體系記錄下來,對于日后的梳理、比較、鑒別等工作都很有幫助。
總之,思維導圖是一種簡便而有效的學習方式,自提出以來,就廣泛地被各學科教學所應用,在復雜知識教學和引導思維發散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初中英語教學來說,思維導圖可以在單詞記憶、閱讀理解、寫作訓練等多方面加以利用,對于初中生的思維引導和高效學習幫助很大。以下具體說說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三大教學任務上的應用。
記單詞,始終是初中生學習英語的一大困難,但又是必須面對問題。傳統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常常是背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效率不高,而且所有的單詞都是零散的分散的,不成體系,學生經常容易將相似的單詞記混,或者難以區分兩個詞義相近的單詞。以上這些問題通過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都可以得到解決。在思維導圖中,有一個單詞派生出來的相關詞匯是豐富而多層次的,這樣最大的好處就是將相關相近的詞匯關聯到一起,將零散的單詞變成成串的知識體系。學生提起一個單詞,就會聯想到與之相關的一系列單詞,記憶效率得到提高。而且由于刻意將形近詞、同音詞、同義詞等安排在一起做比較,學生記憶的準確性也大大增加,記亂、記混的現象明顯減少。
舉例來說,light這個單詞首先是一個多義詞,有名詞“燈”,形容詞“輕的,高興的”以及動詞“點燃”等意;與之相關的還有形近詞,既以-ight為結尾的單詞;同音詞,如lite;派生詞,如delight、lightness等。于是由一個light單詞,可以生發出“多義”“形近”“同音”“派生”這幾個一級枝干,每個枝干下面能派生出至少三四個相關單詞;一級枝干之間也可以互有聯系,比如,“點燃”這個含義是由“燈”這個含義引申而來的,在這兩個含義間就可以畫上一個關聯符號,以表示它們之間的邏輯聯系;枝干中派生出的重要詞匯,可任意繼續派生出二級枝干,比如,lite這個同音詞,就可以進一步派生出它的含義“清淡的”。諸如此類,學生的思維導圖越畫越大,學生的思維就越來越成體系,記憶單詞也越來越容易。當然,這個記憶導圖可以由學生自己來畫,也可以由教師引導,大家一起用頭腦風暴來完善,這要結合教學中的具體情況來定。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詞匯可以教給學生自己去發散探索,而牽連太多的詞匯則適宜大家一起來完成,避免體系的不完整。
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中最大的意義在于提綱挈領,迅速準確地提煉文章中心與核心觀點,分出段落層次,把握主要內容與作者的情感態度。對初中生來說,由于對英語語言不熟悉,在閱讀過程中常常讀了后一句忘了前一句,不得已又要回頭重新閱讀之前的語段,非常浪費時間,而且對語段的理解零散又破碎,不利于主旨大意的整體性把握。但是思維導圖相當于隨時的記錄,可以將閱讀過的內容以突變的方式呈現出來。
就拿人教版英語教材九年級一冊第一單元3a的文章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來說,當閱讀到標題時,學生就可以在紙上寫出核心詞“Learn English”,緊接著找出“Learn English”的原因、方式以及結果,這三層內容就構成了思維導圖的一級枝干。然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現原因和結果相對簡單,直接列出就可以了。而方式一欄比較復雜,這時候可以在“方式”一欄下面繼續生發出二級枝干,即“Learn English”的方式總的來說是“watch English movie”, 而“watch English movie” 又 可 以 有“body language”“expressions on their faces”“key words”等多種方式來理解電影內容。這樣,通過一點點的擴充,思維導圖甚至可以涉及文章中非常微小的細節,讓整篇文章在學生的頭腦中立體化,這是一個把書讀“薄”的辦法,也是一個把書讀“厚”的辦法。
當然,思維導圖的作用不只限于提煉文章體系,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什么臨時的思考、突發的疑問,都可以隨時記錄下來,以便日后查閱和復習。這些都可以隨意生發,以學生自己使用方便為主。隨著思維導圖被頻繁應用,學生會越來越習慣這種學習模式,之后的思維導圖也會越來越具有學生自己的個性。
有很多初中生其實已經擁有了一定程度的詞匯量,但是受思維的限制,遇到作文題目卻無話可說,或者心中沒有一個明確的思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原本明確的主題寫著寫著就偏離了,這時候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地解決問題。比如,關于How to keep healthy的作文,學生剛開始可能毫無頭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制思維導圖,先從題目(也就是中心觀點)開始,發散思維,聯想“保持健康”需要哪些方面的工作?學生可能會想到飲食(eating and drinking)、運動(doing exercises)、休息(sleeping)等幾方面,隨手把它們記錄在思維導圖上構成一級枝干;之后繼續給文章填充內容,在飲食方面,我們可以做到多吃水果和蔬菜(fruit and vegetables)、多喝水(water)、吃早飯(eat breakfast)等,這些可以構成思維導圖的二級枝干;還可以接著在下面添加相關的詞匯或者短語,或者想到的句型,等等。經過這樣的擴充,學生的思維被拓展開,并且有層次地一點點展開,學生不會再發愁沒東西可寫或者寫著寫著偏離原定主題了。
思維導圖在英語寫作上的作用和它在英語閱讀上的作用是正好相反的,一個是起到提煉和手術的作用,一個是起到拓展和發散的作用,但不管哪一種,都能夠使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控制自己的思路,使學習處在可控制、可調節、高效率的過程中。
[1]周鳳敏.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英語教師,2012,12(5):2-5.
[2]錢宜璐.初中英語思維導圖寫作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5(2):92.
[3]蔡文.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15.
楊維斌,1980年生,女,浙江天臺人,現任浙江省天臺縣洪疇中學英語教師,2012學年被評為天臺縣教育系統學雷鋒標兵,2014學年被評為天臺縣先進教育工作者,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