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峰
(江蘇省宜興市高塍中學,江蘇無錫 214214)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周 峰
(江蘇省宜興市高塍中學,江蘇無錫 214214)
在初中階段注重德育教育,對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提高有極大的影響。然而當下大部分初中都沒有很好地將德育教育與初中課程內容有機結合,特別是初中信息技術學科。信息技術是一門內容豐富、時代性和技術性比較強的學科,若將德育教育融入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本文結合德育教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要性,對如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法進行探析。
信息技術;德育教育;初中
品德教育歷來就是現代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一名合格的初中生,不僅要具備基本的初中專業理論知識,還要擁有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因此,提高初中德育教學的水平很有必要。隨著現代化社會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被廣泛地運用到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教師越來越重視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益,單純根據課本教材來授課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教學的需要,在課程中融入德育教育,才能更好地利用人文和倫理教學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而,信息技術是一門獨特的學科,其擁有的技術性特點讓教師忽視學科中德育教育的存在。因此,任課教師要深入研究如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在提升初中生信息技術使用道德的同時,完善初中德育教育。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傳統的一元化封閉式教育方式已被打破,高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人格發展和個性需求,學生的行為就必須依靠道德建設來規范,因此,加強德育教育,是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維持社會主義道德教育體系的需要。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要求,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不僅要教學生基本的信息設備使用技巧,還要在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的前提下,遵守信息技術的使用規則,提升信息設備使用素養,成為負責任的信息技術使用者。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問題也日益暴露出來,比如網絡詐騙、網絡信息垃圾或者不文明的上網行為等,在信息技術課程中滲入德育教育,從另一方面講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網絡道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比較淡薄,在進行網絡活動的時候容易受到危害,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要求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道德,對錯誤的計算機使用行為和上網行為予以摒棄,培養學生網絡自律能力,自覺遵守網絡道德規范。
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我國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重理性,輕感性。在學科教育中注重德育教育,特別是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能夠讓學生從教材中感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樹立愛國主義情懷,增加民族自豪感,從而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在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中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思維,達到學科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機結合的目的。
要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首先就要從課程內容和教材上來。雖然目前我國初中信息技術教材中也有關于遵守網絡道德規范的內容,但還不全面。教材是教師進行課程教學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將德育教育加入信息技術教材中,能夠讓學生更快更有效地接受德育教育。例如,在學習常見應用文檔或數據處理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加入正確進行文檔命名與分類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對文檔或數據進行科學合理的命名與分類,然后歸納到相關內容或屬性的一個文件夾當中,這不僅能夠培養學生正確使用文檔的習慣,還能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習慣。
作為課堂教學的領導者,教師在學科教學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想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還要注重提高信息技術科任教師的道德修養,學校可以定期為信息技術教師提供加強道德修養學習的機會,或者讓各初中信息技術教師互相交流,探討如何在把握信息技術課程的特征與教材特色的前提下,引入德育教育的內容。信息技術教師還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與能力,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滲入德育教育。例如,在講述關于視頻、音頻的獲取與加工課程內容的時候,可以播放關于如何遵守網絡道德規范、如何正確使用網絡設備的相關視頻或音頻,讓學生在操作中潛移默化地學習到德育教育的內容,見縫插針地滲透德育教育。
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信息網絡技術雖然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便利,但也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材中也有關于遵守網絡道德的內容,因此教師要利用現有的教學內容,將德育教育滲入其中擴大其效果,培養學生信息技術使用的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例如,在講述關于安全上網、健康上網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列舉一些關于網絡詐騙、網絡違法行為的實際案例進行講解,讓學生在掌握計算機安全知識的基礎上,正確認識計算機病毒、黑客的危害性,利用計算機漏洞進行網絡詐騙是違法行為,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計算機安全使用的重要性,自覺遵守基本網絡道德。
處理好人際關系,也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 人不可能孤立存在于社會之中,具有團結協作精神的人,才能處理好人際關系,這也有益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然而計算機的普及,會讓學生沉迷于網絡當中,學生之間缺乏交流,對人際關系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甚至會發展成為一種嚴重的心理障礙。因此,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例如,在講述關于有效獲取信息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給出一個主題,讓學生利用不同途徑進行相關信息的搜索,每個組的學生搜索主題下的一部分,然后對信息進行甄別和匯總,并注意讓學生互相交流,加強團隊協作精神,這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益,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學生德育發展,是開展德育教育的目標之一。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要注意挖掘現有教材中有關德育的素材,將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教材當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例如,在講述網絡基礎知識時,教師可以重點講述我國計算機網絡發展水平,雖然起步晚但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讓學生感受到我國信息技術的進步,明白學好信息技術的重要意義,更努力地投入課程的學習當中來。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的德育教育,是新課改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更是素質教育的需要。目前信息技術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還存在著許多困難,教師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和綜合素質,利用信息技術課程有效開展滲透性德育教育,結合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培養學生道德修養,提高初中德育教學的水平。
[1]孫秋林.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性德育探析[J].學周刊,2015,10(4):167.
[2]馬琰.淺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滲透[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4(11):65-66.
[3]劉貴平,劉娜,曹海英.德育教育在信息技術課堂實踐教學中的滲透[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4,14(20):145-146.
周峰,1983年生,男,江蘇宜興人,現任江蘇省宜興市高塍中學教導處副主任,宜興市優秀教育工作者,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