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鴿 楊 楊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18)
二氧化碳的自由度和熱容*
曹小鴿 楊 楊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18)
討論了二氧化碳的自由度和熱容問題.指出二氧化碳分子雖然由3個原子組成,但由于是直線型結構,所以只有2個轉動自由度,單純按原子數對分子分類從而確定其自由度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計算了二氧化碳氣體的摩爾定體熱容隨溫度的變化,并和實驗數據作了比較,指出振動對熱容的貢獻,即使在常溫下也不可忽略不計.
二氧化碳 自由度 熱容 振動
《大學物理》教科書在講述理想氣體的內能等問題時,一般是把氣體分子分為單原子分子、雙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原子數≥3)3類,而且主要討論剛性分子[1,2].單原子分子只有3個平動自由度;雙原子分子有3個平動自由度和2個轉動自由度,共5個自由度,因為這種分子是直線型結構,描述其轉動狀態時只需用2個坐標確定其軸線方向即可;多原子分子則有3個平動自由度和3個轉動自由度,共6個自由度.確定了氣體分子的自由度,根據能量均分定理,即可求出分子的平均能量
并進而求出1 mol理想氣體的內能
以及摩爾定體熱容
摩爾定壓熱容
和比熱容比
等物理量.這些物理量都是和氣體分子的自由度i緊密相關的.
但是,上述分類對于二氧化碳(CO2)這種直線型分子卻容易引起混亂.二氧化碳分子由3個原子組成,這3個原子是共線的,碳原子在中央,兩個氧原子對稱地分居兩側.按照上述分類,從原子數的角度來看,它屬于多原子分子,應該有6個自由度;而從其結構來看,由于它是直線型分子,只有2個轉動自由度,應該有5個自由度.這樣就產生了矛盾.另外,實驗上測得二氧化碳氣體在室溫25 ℃下的摩爾定壓熱容為38.42 J/(mol·K)[3],也即Cp=4.62R,根據邁耶公式可得CV=3.62R.顯然,不管i=5還是i=6,理論結果和實驗數據都存在較大偏差.
本文將以二氧化碳這一直線型分子為例,來討論其自由度和熱容問題,并嘗試解釋上述矛盾和偏差.
文獻[4]中明確指出,各原子共線的直線型分子和雙原子分子一樣,只有2個轉動自由度.自由度應根據分子的實際結構,而不能只根據其原子數來確定.但這并不是簡單地說二氧化碳分子的自由度i=5,因為這只包含了平動自由度和轉動自由度.除了平動和轉動之外,還有一種重要的運動形式是振動,相應地就有振動自由度s.教科書中通常主要討論剛性分子,所以不考慮振動自由度,但是振動并不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如果一個分子的平動自由度為t,轉動自由度為r,振動自由度為s,那么根據能量均分定理,分子的平均能量為
(1)
二氧化碳分子是n=3的直線型分子,它的振動自由度為3×3-5=4,相應地有4個簡正振動模式:
(1)碳原子不動,兩個氧原子沿連心線同時向碳原子靠攏(或同時離開碳原子)(簡稱對稱伸縮);
(2)碳原子和左邊(或右邊)的氧原子都不動,而右邊(或左邊)的氧原子沿連心線做縱振動(簡稱不對稱伸縮);
(3)兩個氧原子都不動,碳原子垂直于連心線做橫振動,因為碳原子可以在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上振動,所以這種情形包括兩種不同的振動模式,它們的振動頻率是相同的(簡稱橫振動1和2)[5].
綜上所述,二氧化碳分子有3個平動自由度,2個轉動自由度,4個振動自由度,共9個自由度.
氣體的內能是所有分子熱運動的總機械能的統計平均值,包括分子的平動動能、轉動動能、振動動能、振動勢能和分子間勢能等各種形式的能量.對于理想氣體來說,分子間的勢能可以忽略不計.而振動對內能以及熱容的貢獻和溫度密切相關.經典物理學在熱容問題上暴露出了它的局限性,只有用量子理論才能較好地解釋這些問題.
下面我們用統計物理的方法,推導出二氧化碳氣體的摩爾定體熱容公式,計算摩爾定體熱容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并和實驗數據進行比較.每個氣體分子可看作一個簡諧振子,每個簡諧振子可以有若干不同的振動模式.根據量子力學,一個頻率為ν的簡諧振子的能級為
(2)
相應的配分函數為
(3)

(4)
氣體的摩爾定體熱容為
(5)
其中

根據實驗上測得的二氧化碳分子的4個簡正振動模式的波數[6],可以計算出每個模式對應的特征溫度,如表1所示.

表1 二氧化碳分子4個簡正振動
注意,兩個橫振動模式的波數和特征溫度是相同的,或者說這兩個模式是簡并的.在常溫下,這4個簡正振動模式雖然不可能被充分激發,但對內能和熱容都會有一定貢獻,這些貢獻并不都能被忽略不計.

(6)
其中
而νi是第i個振動模式的頻率[7].另外,文獻[3]根據實驗數據給出了一些氣體的摩爾定壓熱容的一個擬合公式,根據邁耶公式即可得摩爾定體熱容為
CV=Cp-R=
(A+BT+CT2+DT3+ET4)-R
(7)


圖1 二氧化碳氣體的摩爾定體熱容

(8)
本文討論了二氧化碳(CO2)的自由度和熱容問題,主要結論有兩點:
(1)二氧化碳分子雖然由3個原子組成,但由于是直線型結構,其轉動自由度為2,單純根據原子數對分子分類從而確定其自由度的方法有一定局限性,這在教學中容易引起混亂,應予以澄清.
(2)振動對二氧化碳氣體熱容的貢獻,即使在常溫下也不可忽略不計,不能認為常溫下振動對氣體熱容的貢獻可以一概忽略不計,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有些氣體,例如氧氣(O2),只有1個簡正振動模式,其特征溫度為2 230 K,它在常溫下對熱容的貢獻就是可以忽略不計的[7].
任何物理模型都有其局限性和適用范圍,無論在教學還是在科研中,都應注意理論結果和實驗數據的比較和分析,以免被理想模型所束縛而造成膚淺甚至錯誤的認識.
1 吳百詩. 大學物理(新版)(下冊).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90~93
2 李甲科. 大學物理(第2版). 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142~145
3 卡爾L·約斯. Matheson氣體數據手冊(原書第7版).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870~874
4 郎道,栗弗席茲. 統計物理學I(原書第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31~133
5 秦允豪. 熱學(第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2~94
6 薛衛東,朱正和,鄒樂西,等. 二氧化碳熱力學性質的理論計算. 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2002,19(1):24~26,30
7 朱燕娟,吳雅紅. O2和CO2氣體的熱容. 浙江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21(2):27~29
*2015年陜西省教育廳科研專項項目資助,項目編號:15JK2062
曹小鴿(1984- ),女,碩士,講師,從事激光器熱分析的研究工作.
2016-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