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來,一年一度的地方兩會在各地陸續召開。團結奮進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成為代表委員討論最多的一個話題,也是各地兩會毋庸置疑的主題之一。隨著這一盛會的臨近,一場持續五年的“考試”迎來最后的交卷時刻。交出一份讓廣大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既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的本質要求,也是黨執政興國為人民的莊嚴承諾。值此關鍵時刻,全體黨員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主動與十九大召開的各項準備工作“對表”,自覺向核心目標、核心任務看齊,切實貫徹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加快推進“四個全面”建設,砥礪奮進,不負國家和人民所托。
回望2012年,在十八屆一中全會閉幕后舉行的第一場媒體見面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總攬全局、科學決策,作出中國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以“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目標設定國家和民族前行的方向,以“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構建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和宏大戰略。中國的全球領導力穩步提升,“一帶一路”倡議攜手世界共圓夢,“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人類發展好前程。
現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這是一個關鍵的時空節點。中國正在步入改革攻堅期、發展突破期,“十三五”規劃和供給側改革全面展開的關鍵時期。同時,我們也正身處一個更加復雜變化的世界,新機遇、新挑戰層出不窮,大國領導層更替不斷、“黑天鵝”事件層出不窮、世界經濟曲折復蘇、“逆全球化”力量沉渣泛起、全球治理進程踟躕不前,全世界對中國的領導角色和領導作用拭目以待。機不可失,時不我待,只有“擼起袖子加油干”,走好這“完成答卷”的“最后一公里”,才能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十九大的召開。
“看齊”是做好迎接十九大各項工作、走好“最后一公里”的首要關鍵詞。看齊,就是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主動向黨中央看齊,主動與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對表。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穩健”是走好十九大前這“最后一公里”的第二個關鍵詞。“穩中求進”,穩是前提、是基礎。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和國內經濟運行新變化,必須突出把握好“穩”的主基調,穩定宏觀政策、穩健貨幣政策、穩住市場預期,最終使中國經濟向好復蘇的勢頭更加穩固。穩健絕不只是作好經濟工作的總基調,也對深入推進“四個全面”具有重要意義。十九大召開前,要讓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立得更穩,讓管住權力的“制度籬笆”扎得更牢,讓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越過越穩當。
始不垂翅,終能奮翼。“奮進”是走好“最后一公里”,交出階段性答卷的第三個關鍵詞。事實上,“穩”和“進”是辯證統一的,在穩定大局之下必須不斷進取。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成就取得再多也決不能驕傲自滿,再靠近夢想也不能稍有松懈。只有在前進的道路上永遠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永遠讓國家與民族的夢想與人民的美好向往心心相印,才能不管走到再輝煌的未來也不會忘記為何而出發,才能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交出一份又一份對得起歷史、讓人民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