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上坤++周軍良++彭煦
[摘要]為促進西南醫科大學社團向特色鮮明、架構完善、類型多樣、活動豐富的方向發展,我們結合實地結果,對大學生社團發展現狀、問題進行分析及對策進行探討,提出了一系列切合實際的有利于社團趨于制度化和規范化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也為高校更加行之有效地進行社團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 社團發展問題 社團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0-0177-02
大學生社團組織是指學生為了實現會員的共同意愿和滿足個人興趣愛好的需求自愿組成的、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群眾性學生組織,其實質是青年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大學生社團是我國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中國高校第二課堂的引領者,在幫助青年學生提升綜合素質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大學生社團的存在和發展,是整個國家政治民主、經濟發展的反映,更是適應了高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并且大學生社團的發展也越來越彰顯其對大學生發展的重要性。[1]
一、大學生社團研究背景
(一)大學生社團思想建設層面
目前許多學者從社團的思想層面對社團發展進行研究,對學生社團的思想進行了凝練,認為只要社團接受正確的思想觀念引導就能良好發展。他們認為導致高校學生社團管理與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學生的價值取向發生偏移;社團管理不夠規范;學生社團思想教育意識比較薄弱;缺乏專家型老師的指導。[2]并有學者提出了大學生社團組織主體性的培育,應當從觀念、制度、環境等多方面入手,激發學生社團的主體意識的培育策略。[3]
(二)大學生社團的內外環境層面
無論是社團內部環境(如社團成員的參與度),還是外部學校所提供物質環境、文化環境對社團發展都有極大的影響。因此,學者研討出了以下五方面的對策和建議:充分發揮學校的領導作用;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會共青團的組織協調作用;充分發揮家長的影響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大學生社團發展的現狀及問題
(一)社團發展總體情況樂觀積極
1.社團數量增多和規模的擴大,主要受眾面的范圍廣
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進入高校學習的學子增多,客觀上為社團發展提供了助力。以西南醫科大學為例,社團由無及有,由小及大,目前全校共有39個社團,較大的社團社員數達數百人。同時,高校有相對獨立的社團聯合會在校團委的領導下統一管理學校校園內社團活動,并依據一定的規章條例對社團活動進行有效監控和調節,并在大型活動上為社團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促進社團良性發展。
2.社團類型的多樣化
高校社團類型由單一的娛樂健身型社團逐漸向理論學習型、文化藝術型、專業研究型、實踐參與型社團和管理服務型社團等新興、多樣化學生社團轉變;由簡單的興趣型到務實型的轉變,更加注重社團的實用性及在未來社會生活及工作中的有效能力的培養。例如在西南醫科大學不僅有北武跆拳道、排球協會等娛樂健身型社團,也有市場營銷研討會、漢傳中醫社等具有學科專業特色的社團。
3.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為社團發展提供助力
在西南醫科大學內的大部分社團除了依靠本身做點宣傳活動、社團聯合會統一活動外還通過QQ、微信、微博等社交和傳播媒介向外宣傳和展示其社團風采。社團發展不再局限在小范圍內,需要借助網絡媒體、社交平臺,將打造出來的社團文化逐步推廣,擴大了社團及社員的活動舞臺。[4]
4.競爭促進社團發展
據調研,59.88%的學生是贊同利用競爭機制促進社團發展的。而據筆者的調查,西南醫科大學的社團在2013年—2016年之間雖然數量維持在39個,但是社團的種類是有所改變的。并且社團在競爭中開展了更多具有特色的社團活動,例如假面舞會、環保創意大賽等。
(二)社團自身存在的問題不容小覷
1.社團活動單一,受眾滿意度低
很多社團活動的局限性一方面表現為活動形式的單一,缺乏靈活性和變通性;另一方面也表現在社團活動內涵的淡薄上。例如很多社團在成立之初紅紅火火,但由于后勁不足,總是簡單重復活動的內容,缺乏活力與創新。[5]目前大學生對社團活動有一定的關注度,一般關注度及以上的占受訪人群的66.47%。但是有足夠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大型活動也僅有8.98%的受眾被強烈吸引并積極參與。而74.52%的同學對活動質量不滿意,也印證了當前社團活動流于形式、質量欠佳。
2.社團經費短缺,財務管理不規范
社團經費除學生活動經費、社會力量贊助、會費等來源外,基本沒有其他方面的經費,經費的短缺,使學生們精心設計的一些活動大多時候不能順利審批,致使活動開展大受影響。[6]社團經費緊張時,財務管理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目前大部分社團財務管理由一人負責,且預算、使用、報銷等步驟一人完成。學生的理財能力有限,一人負責制度會使經費問題更加突出。
3.社團成員流動性大的問題
目前高校學生加入學生社團時往往帶有隨意性和無目的性,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參加學生社團。[7]由于學生對社團沒有歸屬感,對社團活動參與度也低,當學生失去加入社團的新鮮感后便會脫離社團,造成社團成員流動量大。
4.管理機制和后備人員培養機制的欠缺
在調查中,筆者發現“大一社員,大二干部,大三退部”的模式為大部分社團成員運行的主要模式,干部轉化周期短,沒有形成有效的培訓機制。在西南醫科大學這樣一所醫學院校,大部分學生都面臨平時學習壓力重,尤其是在大三以后由于學生需要考慮實習、考證、考研、就業規劃等問題,導致學習壓力倍增。因此,大三退部退團的現象特別突出。
5.社團的精神、文化和理念建設不足
社團是大學生自發形成的組織團體,它的精神、文化和理念更容易讓大學生接受。社團文化的建設不僅是對文化、理念的研討,更要做到對文化、理念的推廣。僅有47.9%的社團向社團成員宣傳了該社團的文化、理念,并且在這些有所宣傳理念的社團中宣傳頻率在頻繁以上程度的僅占28.75%。可以看出目前社團文化、理念的推廣在社團內部管理中是做得不夠的。社團精神文明建設不足不僅對社團本身凝聚力有負面影響,也對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和管理有阻礙作用。
(三)高校對社團管理的缺失
1.高校對社團管理指導的缺失
在筆者的調研中,據西南醫科大學社團聯合會負責同學稱,“目前西南醫科大學只有部分社團配備校方指派的指導老師”。且據調研顯示,超過50%的受訪同學希望社團的發展能夠得到專業的老師指導。現實與期許之間的差異降低了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熱情,也阻礙了社團的發展。
2.高校對社團資金投入不足,管理中引入競爭機制的方式單一且僵硬
目前高校對社團的資金投入只涉及社團的某一活動,而不涉及社團的其他建設方面。并且由于投入資金不足,對于社團大型活動的支持也是有選擇性的。據筆者調研所知,西南醫科大學的社團活動資金是按照各個社團舉辦活動計劃書的優劣來選擇資助的,而對活動本身的監督管理和質量評價是不足的。
3.高校對社團思政教育的缺失
目前許多高校將社團視為團委領導下的非正式組織,對于學生在社團生活中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培養不夠重視。社團作為學生群體性活動的組成部分,理應受到高校學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重視。筆者認為在社團生活中向學生潛移默化地傳播真善美,比課堂上通過書本灌輸更有效。
三、大學生社團發展的對策
(一)社團自身規范化管理建議
1.對每一次的社團活動進行評估
“活動前評估”可以減少低質量活動的產生,避免產生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損耗。“活動中評估”可以及時糾正社團活動進行中出現的失誤和錯誤。“活動后評估”可以吸取經驗和教訓,為下一次社團活動提供幫助。
2.強化社團內部制度
如進出制度、考勤制度、獎懲制度等等。社團雖說依賴于興趣,但是整體而言,作為一個學生組織,需要相關的制度去約束每一個成員,由此獲得更好的發展。
3.強化管理機制和后備人員培養機制
在社團成員進入社團之日起,對社員做形成性評價,發掘優秀的具有管理才能的成員進行培養。依靠形成性評價選舉社團管理人員,而不是由社員自薦和前任管理者任命,避免了主觀性,增強了客觀性與公正性。
4.強化社團互聯網平臺的建設
在現在新媒體和自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大學生通過互聯網了解外界的時間多于實地考察。因此,好的社團互聯網平臺的建設更能讓社團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增加社團在學生中的曝光率和關注度。
(二)高校對社團管理的建議
1.對社團進行形成性評價式的管理,精簡社團數量
高校社團需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低質量的社團自然不能策劃和開展出優秀的社團活動。高校對社團的成立、制度建設、日常活動、大型活動等等方面都應該做到監督與評價。
2.為社團配備專業的指導老師
從某種層而上看,高校學生社團活動是教師教學的延伸,學生學習活動的繼續和自身知識積累的升華。[8]大學生社團的發展在專業的指導下能更有方向性,也能強化課外高校師生之間的聯系。
3.將社團文化建設納入高校思政、心理教育范疇
大學是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思想最為活躍的階段。社團文化作為學生較為接受的一項精神理念。從社團文化入手進行思政和心理教育,更能讓學生接受,也能維持學生社團文化的正確性。
4.為社團提供更多資金和政策支持
雖然筆者在本文中未重點討論社團資金和社團政策問題,但是社團資金不足和政策支持度不夠是常見問題。社團在良好的政策環境下擁有較多的資金才能開展優秀的社團活動,豐富大學生的生活。
5.引導社團活動進入宿舍,引導學生走出宿舍參與社團活動
現在不少大學生長期蝸居于宿舍,社團活動進入宿舍能夠豐富學生的寢室生活,也能增進學生對社團的了解。當學生了解社團活動后,學校再加以引導,就能促進學生走出宿舍,參與社團和社團活動。
【參考文獻】
[1]許芝鉞.淺析大學生社團發展現狀[J].辦公室業務,2013
(07).
[2]李安英、樊習英.關于高校學生社團管理與教育問題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03):12.
[3]牙韓高.領導生命周期理論在高校學生社團管理中的應用[J].學術論壇,2008(02):181.
[4]張東偉高校學生社團活動的作用與管理[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01).
[5]鄧純余.大學生社團發展中的問題及其解決[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8(02):167.
[6]施技文.大學生社團組織主體性的缺失及其培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03):61.
[7]魏學慶.大學生社團發展、建設與管理研究[J].時代教育,2014(09):91.
[8]何海兵.論高校社團文化對大學生素質的影響[J].湖北社會科學,2002(04):38-40.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