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執掌興業銀行帥印以來,高建平以高超的戰略思維、低調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率領興業銀行披荊斬棘、乘風破浪,在打造“一流銀行,百年興業”的道路上闊步前行,不斷將“為金融改革探索路子,為經濟建設多做貢獻”的企業使命化為生動現實,使“寓義于利”的現代商業倫理遠播四方,走出了一條別具一格、行之有效的中國特色商業銀行發展道路。憑借多年卓越的領導和富有前瞻性的探索,高建平當之無愧地成為興業銀行的“掌舵手”、行業革新的探路人和現代商業文明的有力推行者。
2000年以來,高建平領導下的興業銀行緊緊抓住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金融深入改革的歷史機遇,創新求變,銳意進取,在地理區位、股東背景等資源稟賦不占優勢的條件下,實現了從區域性銀行到全國性銀行、上市公眾銀行,再到以銀行為主體的現代綜合金融服務集團的多級跨躍,完成了從同類型銀行中下游水平到穩居同類型銀行第一陣營的華麗“逆襲”。進入經濟新常態后,興業銀行在復雜環境下繼續保持愛拼會贏的傳統,經營成果持續跑贏大市。截至2016年9月末,興業銀行總資產達5.82萬億元,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39.82億元,分別位居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第一位和第二位。
高建平見證了興業銀行從誕生至今的所有歷史,深知創新對于這家銀行突破夾縫、茁壯成長的極端重要意義,持續推動興業銀行將創新融入自身血液和基因。在他的直接領導下,興業銀行在國內開創性地開展金融市場業務,將其他銀行眼中的“雞肋”變為“香餑餑”,如今金融市場業務已成為國內眾多商業銀行重要的業務門類;搭建極具互聯網思維的“銀銀平臺”,向廣大中小金融機構輸出金融產品、經營管理經驗和信息科技服務,成為國內最大的商業銀行信息系統提供商;率先推進集團化布局、綜合化經營,現已成為國內少有的以銀行為控股主體、幾乎全金融牌照的現代綜合金融服務集團;最近又在養老金融、金融科技、經濟研究咨詢等領域探索創建新的商業模式。興業銀行這些敢為人先的實踐,不僅支撐起自身發展,而且幫助拓寬了國內商業銀行的業務范圍和功能邊界,為推動國內商業銀行的差異化發展、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產生重要意義。
在帶領興業銀行發展過程中,高建平經常思考企業的永續發展之道和存在的更高級價值。他認為,不管是辦銀行還是做企業,想成為“百年老店”、做出更大貢獻,不僅要“在商言商”,更要有情懷、講擔當。在高建平的大力推動下,興業銀行的公司治理理念實現了從股東利益至上,到兼顧各相關者利益,再到倡導環境、社會、經濟統一和諧可持續發展的三段式飛躍,確立了“寓義于利”的價值觀,積極探索以多種方式踐行社會責任。2006年,興業銀行率先在國內開展綠色金融業務,2008年主動宣布采納“赤道原則”,成為國內第一家“赤道銀行”,并走出了一條以商業模式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新路子。十年來,興業銀行已累計為近7000家企業提供綠色融資超過1萬億元,所支持的項目預計可實現每年節約標準煤2636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7383萬噸,節能減排量相當于關閉169座100兆瓦火力發電站,或738萬公頃森林每年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總量,成為國內綠色金融當之無愧的領軍者。在發展業務之余,興業銀行還始終不忘回饋社會,熱心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已形成常態捐助和災難援助并行,“捐資助學”、“抗災救災”和“扶貧濟困”三位一體的慈善機制。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該行對外各類公益慈善捐款已達數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