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詠梅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通州幼兒園,江蘇南通 226300)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孩子的思維比較簡單,獨特、單一的思維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性格特點。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的過程中他們享受著童年的快樂與遐想。游戲,可以成為孩子認識世界、表達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輕松、愉快、自由的游戲氛圍能使孩子的情緒激昂、內心滿足,同時也能讓孩子收獲幸福與快樂。
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用孩子喜歡、感興趣的游戲作為活動組織的方式方法,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收獲創作的靈感、畫面的表達以及創作過程中的快樂。孩子的想象是無限的,是漫無邊際的,是充滿靈動的……他們的表達可以呈現在他們的繪畫中。如何引導孩子發現、聯想和創作,教師應讓孩子在游戲過程中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體驗幼兒美術教育游戲化的樂趣。
“缺乏學習動機的學習,必然是被動的學習,苦惱的學習。因此要讓兒童生動活潑地學習,首先要激發學習的動機,培養興趣。”一個精彩的游戲導入能喚起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開啟孩子思維的閘門。因此,在活動的開始運用游戲創設問題情境,讓孩子對活動感興趣,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意識,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例如:在進行《神奇的圓寶寶》活動中,我就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嗨,大家好!我是神奇的圓寶寶,我長得圓圓的、胖胖的,你們看我像什么?”這樣的問題情境的創設,就引發了幼兒對“圓”的觀察和想象:像鐘,像螃蟹,像電風扇,像皮球,像面包……繼續創設問題情境:“圓寶寶有可能會變成什么呢?”幼兒繼續想象:圓寶寶有可能會變成汽車的輪子,有可能會變成城樓上的鐘,有可能變成螃蟹的殼,有可能變成青蛙圓圓的肚子,有可能變成大西瓜……
“人的想象活動,總是充滿創造性的。任何創造活動都離不開想象。孩子是富有想象的。世界在孩子的想象中,充滿著奇異的色彩,就像童話一般。我們應該幫助他們飛向藍天,潛入大海,越過崇山峻嶺,躍過歷史的長河,從而讓兒童潛在的創造才能得以施展。”
在幼兒充滿想象的繽紛世界里,他會用獨特的思維去觀察世界,發現世界,想象世界。生活情境的創設能給孩子親切感,因為是孩子熟悉的,所以孩子愿意去看、去想、去發現。因此,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尋找生活中最常見、最熟悉的東西作為活動的載體,引發幼兒去觀察、去思考、去創作。
“圓”是幼兒生活中最常見、最熟悉的圖形,生活中的許多物品都是由圓組成的。當孩子看到圓的時候,他的腦海里就會浮現出各種各樣的造型,各種各樣的話題。為了讓孩子能展開想象的翅膀,我就用“圓”作為活動的載體設計了《神奇的圓寶寶》這一活動。活動中,我始終以情境貫穿活動的始終,讓孩子在情境中大膽想象,大膽創作,大膽表達,真正暢游在想象的空間里。當圓片片展現在孩子面前的時候,我就啟發幼兒開始尋找生活中的圓:“圓寶寶像什么?”圓寶寶像皮球、像螃蟹、像青蛙、像鬧鐘、像輪胎、像方向盤……當孩子想象出這么多生活中的物品時,繼續根據 “圓”引發他們想象生活中的場景,“這些圓寶寶又在干什么呢?”通過生活場景的想象使畫面更加生動和豐富。
3-6歲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孩子們喜歡聽故事,喜歡表演故事,喜歡續編故事,故事情境的創設能使美術活動開展得更加生動和有趣。優美的故事情節,生動的故事畫面總能吸引孩子的眼球,能給孩子帶來美的享受。隨著故事情節的變化,孩子就會融入到故事的情境中。故事情境的創設可以使本來枯燥的技能技巧訓練的美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從而豐富幼兒的思維,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小班孩子動手能力差,好模仿,如果讓他們單一地進行技能技巧訓練,孩子們會覺得枯燥,不感興趣。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可以創設適合小班孩子的故事情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一些繪畫的技能技巧。
在小班美術《網小魚》的活動中,我先出示了一幅“海底世界”背景圖,圖上有各種各樣的小魚在海里歡呼雀躍,游來游去。于是我就根據畫面的內容創編了一個關于漁夫在池塘邊“網小魚”的故事,邊講故事邊表演。當漁夫把漁網撒向大海的時候,好多小魚都被漁夫的漁網給網住了,“漁網是什么樣子的呢?”引導幼兒觀察漁網的樣子,并跟著漁網織一織,畫一畫。在故事情境的引領下,孩子學會了畫直線和交叉線。
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指出:“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進取精神,應該為幼兒創設情景,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一首好聽的歌曲能給孩子美的享受,閉上眼睛隨著樂曲遨游,就會產生無盡的遐想。音樂能給孩子帶來美好,帶來想象,不同的音樂能表達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進行表現。當一首首樂曲用畫筆表達出來的時候,就有了孩子的異想天開,有了孩子的創作靈感。
當我們給孩子播放歡快的音樂時,孩子就用點來表現;當我們給孩子播放舒緩的音樂的時候,孩子就用波浪線、鋸齒線等來表現;當我們給孩子播放沉重的音樂時,孩子就用各種圖形來表現;當我們給孩子播放音樂快板的時候,孩子就用筆畫出了一個個旋渦……把這些點、線、面放在一起的時候就形成了一幅漂亮、與眾不同的畫面,孩子享受著音樂所帶來的創作靈感。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將游戲有機地運用于活動中,能激發孩子積極主動參與活動的欲望。游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活動方式,通過游戲情境緊緊抓住孩子的眼球,讓孩子在游戲的情境中大膽思考、大膽想象。游戲情境是激發孩子創造欲望的沃土。
在《鋸齒線造型》活動中,我以“線條寶寶”以及老師“變魔術”的游戲貫穿活動始終,先用“線條寶寶”做客以及通過“線條寶寶”自我介紹導入活動,引發孩子對活動的興趣。教師發散性地提問“線條寶寶像什么?”激發了孩子大膽想象,大膽思考,大膽表述。通過仔細觀察,孩子給出了豐富、具有獨特性的答案。可見在老師的引領下,在游戲情境的創設中激發了孩子的創造欲望。而后以老師“變魔術”把本來枯燥的鋸齒線添畫變成富有情境的“鋸齒線造型”,給活動增添了神秘而又具生命的色彩。在“鋸齒線造型”活動中,孩子從“線條寶寶”的不同方向思考、發散、想象和創作。
此外,設置問題情境還激發了孩子想當“魔術師”的欲望,讓幼兒在游戲中想象和創作。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Z].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吉林.情境教學實驗與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李吉林.情境教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