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德芹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新區公明中學,廣東深圳 518106)
前幾年,有一部名為《名校》的電視劇自播出后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這是一部圍繞社會、家庭及教育者本身三方面,深刻思考當前獨生子女教育乃至整個學校教育問題的電視劇。在這部劇里存在學生“對親情的淡漠”“對生命的輕視”“對愛國行為的不屑”“制造謠言污蔑同學”等以及教師“對分數的重視”、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對學生未來的規劃”等當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該電視劇最后表達的思想是“教學先要育人”,不能讓我們的學生被社會認為是低能兒。……
從這部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真切地體會到當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在我們實際教學過程中被忽視的問題,當然,也表達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作為一線數學教師的我們要從多角度、多方面入手來有效地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要真正實現“教書先要育人”的思想,進而確保學生真正成為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才。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如何有效地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進行論述,以期能夠真正展現數學課程的價值,同時也為學生健全地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意思是說,作為一名人類心靈工程師,我們自身道德素養的培養以及呈現對學生的健全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數學教師的我們要想做好德育教育,首先就要從自身做起,端正自己的行為。因此,在滲透德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實現“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同時,也為學生德育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要為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素質做好基礎性工作。那么,如何提高教師的自身專業素養呢?作為新時期的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要在教學中不斷創新,不斷選擇新的教學形式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讓學生看到教師的魅力,看到教師的進步,而且,創新的課堂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及數學課程價值的最大化實現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在教師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不斷用“新”的東西來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對待職業的態度就會逐漸形成,這對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數學是最古老的學科之一,其存在的價值不僅僅是要教會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還要讓學生在學習數學家的故事過程中體會他們的敬業精神以及愛國教育。所以,在數學教育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借助一些數學家的故事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同時,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數學理論知識。
例如: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筆者詳細地向學生介紹了劉徽和他的《九章算術》;祖沖之將π精確到第7位以及楊輝的“楊輝三角”等數學家的故事,對他們的成就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目的是要讓學生感受數學家在克服困難、不斷試驗、不斷研究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進而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的精神,培養學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難的意志等,以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同時,在向學生介紹這些數學家的故事過程中也要引導學生感受這些數學家為了數學事業的發展而做出的貢獻,并引導學生在了解這些成果帶來的影響過程中使學生形成民族自豪感,進而確保德育水平獲得大幅度提高。
所謂的用數學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就是指將數學知識與德育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比如: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等,這樣的有效滲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鍛煉學生的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展現數學學科自身的魅力。
例如:某環保局為了保護環境,建議某廠投資50萬元建立一個處理系統,把廢料變為有用的生產原料,如果每月用2萬元的成本進行生產,那么,生產收入(y)與生產時間(t)的關系為y=20,求:經過幾個月可獲得最大利潤?
這是一道與二次函數的應用相關的試題,只要找到題干中的等量關系就能準確地解答出來。當然,在學生解答、討論這一問題的過程中,我們要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廢氣對大氣污染帶來的影響,進而幫助學生認識到環保問題的嚴重性。這樣將環保問題與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僅能夠減少單純進行環保教育的枯燥感,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而且對相關問題的解答和練習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
又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為了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也為了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在本節課的授課時,筆者首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對稱圖形,比如:對稱的建筑物、對稱的 字、對稱的蝴蝶、對稱的楓葉等,之后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對這些圖形中的對稱軸進行尋找。接著,筆者再次借助多媒體將上述圖片進行改變,如:將對稱的建筑物改變為不對稱,對稱軸的左側比右側寬一些或者是右側有裝飾左側沒有等,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對比的過程中感受數學中的美,進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同時也逐步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
眾所周知,教學方法是影響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關鍵因素,而其應用的有效性也和學生道德素質水平的提高以及能力水平的提高有著密切的關系。那么,恰當的教學方法能夠對學生進行哪些德育教育呢?在筆者看來,我們可以通過借助“小組學習模式”來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要借助該模式的應用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進而指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做人。
例如:在進行一題多解或者是一題多變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小組學習法的價值,要鼓勵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找出新的解題方法或者是通過多種試題的比較來拓展思維,提高學習能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合作意識的滲透,要讓學生認識到生生之間的交流,彼此之間的交換意見是小組、團隊中不可缺少的,也是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
德育教育不是朝夕之間就能完成的,作為一線數學教師的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以確保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黃文水.初中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嘗試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