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杰,黃 琦
(1.山東省臨沭縣第五實驗小學,山東臨沂 276700;2.山東省臨沭縣教育體育局,山東臨沂 276700)
目前,信息技術已經逐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影響著各行各業,信息技術全面化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在教育行業中,我們必須借助信息技術,來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方法,讓信息技術融入學科的教育當中,使兩者合二為一,轉變教師的思維方式、教學能力、知識結構。而目前年齡處于60-80年代的小學教師,他們的那個年代信息化程度不高,特別是對于信息化實際操作能力更加少。由于年代化信息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信息技術的使用,進而影響了教師專業化的實現。
當前,我國正處于信息技術教育建設的關鍵時期,對于人才的需求量巨大,特別是信息技術方面的人才。然而現在整體的教師信息技術水平較低,通過調查問卷分析得到以下結論:第一,教師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較差。盡管現在小學中學大學在教學過程中都運用到了信息技術,但由于教師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不高,不能真正地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育全面結合。如:年紀50多歲的小學數學教師,不會用計算機編輯數學公式。第二,教師對教師專業化存在片面誤區。在現實教育環境中,很多教師認為自己是從正規有名的教育機構出來,擁有教師資格證書、各類職稱、各種學歷證明,潛意識已經認為自己很專業化了。這種意識是錯誤的,是不利于教師不斷向上發展的。如:某教師擁有本科學歷、高級教師職稱、計算機一級、普通話一級等證書,就自認為自己很優秀、很專業。第三,教師科研主動性差、對專業化方向不確定。教師是教育行業的主要參與者,是對知識的傳輸主體。而在教師的實際教學過程,對于課程內容、教材具體使用是沒有多少決定權的。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教學生,按照教育部門下發的書籍,按部就班地去教學生,沒有自己的思考,沒有自己的觀念。對于怎樣才能教好、怎么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力,教師沒有做深刻的專研,只是盲目地、機械地、按部就班地傳輸知識,這恰恰就是對專業化方面不確定的表現。如:小學課本內容,本身就是簡單的,因此很多教師覺得這么簡單的內容,不需要備課,不需要專研,按教材教學即可。
信息技術條件支持下的教師專業化已經成為主流,與傳統的教育方式方法相比較,信息化教育實用性更高、趣味性更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更加濃厚。因此,教師應該借助信息技術這一個便利順風車,展開信息化教學,促使學生積極活躍地參與到信息化課堂活動中,進一步提升信息化課程的有效性。對于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對策建議,筆者總結為以下幾點:
1.提高信息技術理念、建立資源平臺
在信息化時代,學校可以優先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通過對教師進行一個集體培訓,增強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例如: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運用投影儀,那么該如何使用投影儀,投影儀開關機、投影儀畫面轉換等方面就此培訓,直至運用自如為止。同時也要要求教師課后自己自主學習運用PPT,該怎么制作PPT,這些都要學會并且運用自如。不僅如此,還要建立資源平臺,利用網絡平臺,建立教師的備課系統,實現資源的共享。如英語教師備課《英語》第一冊,把自己的備課日記存入系統中,在授課后根據課堂的情況,做出課后反思,哪些是需要改善修正的,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修正,上傳到備課系統中,實現資源的共享。自己也可以隨時閱讀其他教師的備課內容。這也是一個逐步走向專業化的階梯。
2.樹立“活到老學到老”觀念
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更是一條不能止步的道路,而教師對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該成為這一條道路的引導者。教師不僅要源源不斷地給學生傳輸知識,還應該不斷地給自己充電。特別是在現代化不斷飛躍發展的時期,我們更要保持“活到老學到老”的想法,并且付諸行動,不斷適應專業化的發展。因此,教師要抓住信息環境帶來的優勢條件,利用信息技術學習更加先進的知識,與時代同步,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化水平。例如: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要進行一篇優美文章段落的賞析,傳統的做法就是用粉筆寫在黑板上,要求學生抄寫在筆記本上,而信息化之后,只需要教師編輯電子文檔,發送到群里,每個學生都可以收到,省時省事、方便快捷。
3.提高專業化發展意識、明確目標
人只有正確地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才會有動力去尋求改變,只有接受自己并非是完美無瑕的,才會有動力不斷地去提升自己的水平。根據調查研究表明,80%的教師對提高專業化發展意識淡薄,88%的教師專業化目標是不明確的。因此,信息化環境下,要不斷強化教師專業化的思維,強化教師專業化目標。例如:有些教師對于互聯網是不懂的,電腦也是不會操作的,片面地認為傳統的授課方式并沒有什么壞處,或者是覺得只要播放視頻、使用投影儀就是專業化的表現。因此要對教師實施階梯式發展通道,通過不斷的監督、不斷的鞭策來促進教師進步。也可以建立教師專業成長規劃,讓教師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對于成長道路每一階段都進行考評,直至目標達成。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專業化發展已經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只有抓住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優勢環境,利用信息技術的快捷與便利,促進教師自身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充電,以飽滿的電力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讓它發揮最大的效能,而不是就讓它呆呆地放在那里,不去接觸,不去使用,那么它的價值就是零。在信息化時代,我們的教師不能落伍,必須緊緊抓著時代的潮流,有效地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我們的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促進教師專業化建設。
[1] 李紅梅.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J].南方論刊,2015(09):62-64.
[2] 許之安.信息技術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與方法[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18):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