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禺辰
(江蘇省啟東市長江小學,江蘇南通 226200)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以微博、微信為引領的“微時代”,相應的微課教學模式也應運而生。微課教學方式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將先進的科學技術與具體的課堂知識內容相結合,創新了課堂形式,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充分感受到現代信息技術的魅力。
在新的教育時期,固有的單一講授式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因為它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讓學生產生抵制和厭學的情緒。而采用微課的授課方式,就會克服過去教學模式的“呆板性與枯燥性”,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整個課堂的學習中來。
比如,在對信息技術課程“下載網上信息”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只通過呆板的語言描述,告訴學生具體的操作步驟和基本原理,一方面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課堂上來,另一方面學生也很難一時記住那么多的知識點,所以在接下來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仍然會發生“不會做、做不出、總做錯”的問題。而利用微課的教學方式,就可以清晰地為學生演示出從網上下載信息的每一個具體流程。因為從網上下載信息的方法有多種,采用微課授課時,就可以把多種信息下載方法都整理在一起,形成一個教學視頻集中講解,從而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每一個信息下載方法的操作步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信息下載方法,這樣自然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巧用微課的教學方式,通過新穎獨特的授課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
小學大部分的課堂講授時間都是40分鐘左右,但是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正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年齡。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很難讓學生的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從而影響了整個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比如,在信息技術課程“創作演示文稿”的教學過程中,由于這一部分知識比較復雜,在講解和操作的過程中都比較費時,所以進行長時間的課堂講授,難免會發生學生聽不進去、走神、厭學等問題。而微課教學方式的應用,就巧妙地避開了這些問題,微課教學有其短時間集中教學的特點,微課教學把演示文稿這一部分的教學重難點,全都整理后集中講解,學生可以一邊按照講解的過程,一邊進行及時的操作演示,這樣也就避免了記憶上的難題。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應用,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時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要想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就必須充分提高課堂有效時間內的學習效率。而微課課堂講授方式,把知識點拆解開來,進行有重點的集中講述,提升了課堂學習效果。
學習成果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學生的主觀學習程度。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激發和調動,讓學生自覺、自愿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促使學生積極探究,進一步提升課堂學習效果。
比如,在信息技術課程“手繪圖形”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會覺得這一知識的學習,與美術課程的學習差不多,所以很難激發起學習的主動性。其實在教學“手繪圖形”這一部分知識時候,可以先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課中手繪圖形的獨特性與神奇性。運用微課教學的方法就十分有必要了,微課給學生呈現出手繪圖形的效果,通過一幅幅圖像的變換,讓學生感覺到信息技術中手繪圖形的奇妙之處,從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覺地參與到對手繪圖形知識的學習上來。這就是微課在教學中對學生學習的引導過程,適應了小學生好奇心強的這一特點。當然在這一教學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不同的信息技術學習基礎,給予不同方面的幫助和引導。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學生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保證,也是對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智慧的考驗。在這一過程中,新穎的教學形式和足夠的教學引導必不可少,所以在微課教學的實踐中,教師要把微課課堂的優勢與自身的課堂主導性相結合,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對于小學生來說,信息技術是一門比較陌生的學科,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不僅會影響到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還會影響到學生對于以后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
比如,信息技術課程中“動畫真精彩”,這一部分的知識點本身就是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所以學生學習起來時肯定會遇到多種多樣的問題,采用微課的教學方式,就可以把這節課的知識點進行拆分,把每一個知識點都做成一個微課教學的視頻,讓學生對這一知識點進行集中的學習和掌握。這樣學生在學習完每一個知識點后,對于動畫這一部分的信息技術知識,也就有了一個總體的把握。然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反饋情況,找到學生產生問題的部分是動畫設計、動畫組合、動畫剪輯還是動畫音效,從而找到真正的問題是什么,再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知識整理起來,利用微課的形式,進行強化講授,這樣就可以化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碰到的難題。
微課方式的運用,充分發揮自身“方便快捷、影音結合”的特點,及時解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難題。在促進學生高效學習的過程中,也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可謂一舉兩得。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不僅是教師教學目標的追求,也是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保障。高效課堂的構建,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快速地學習,還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比如,在信息技術課程“微博交流”的教學過程中,由于這一部分知識的內容比較簡單,主要考驗學生的就是具體的操作過程,這時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并與微課教學的“便捷性、綜合性”相結合,這樣可以讓學生進行相關的計算機操作,讓學生學習微課視頻中出現的步驟,從而完成對微博從注冊到使用交流的每一個環節。這樣既完成了對學生微博交流知識講授這一教學目標,又促進了學生及時對知識的練習和鞏固。
及時的練習,是高效課堂建立的必要前提,而微課的運用,又為及時練習創造了條件,這樣就在具體知識學習、微課課堂講授與及時鍛煉鞏固三者之間,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當然,高效課堂的建立,需要一個系統化、長時間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微課教學的優越性,幫助學生積極、主動、高效地學習。
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讓整個講授過程更真實、更生動,讓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更簡單、更高效。因此,在高效課堂的建立中,教師應重視微課的有效運用。
總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巧用微課,通過對教學模式的變革,能夠讓課堂的形式更新穎,教學的效果更高效。通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讓學生的參與更主動,讓學習的過程更有趣。
[1] 顏博源.小學信息技術中微課應用之利弊[J].課程教育研究,2017(08).
[2] 夏小紅.微視頻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