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軍
老撾是大湄公河次區域唯一的內陸國家,現在還有一些老龍族人居住在雨林中,保持著古老的生活方式。
一、湄公河流域熱帶雨林氣候特征
地球上的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亞洲和非洲靠近赤道的熱帶地區。瀾滄江─湄公河所流經的大湄公河次區域,就在這條環繞赤道的雨林分布帶上。今天的亞洲南部,還分布著數萬平方公里的熱帶雨林,這是地球上的三大雨林之一。大湄公河次區域包括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泰國和中國的云南、廣西,這6個國家或多或少都有一定面積的熱帶雨林。16、17世紀,歐洲人對世界的探奇蜂擁而起,從探險家和航海家們的信件與日記中,不斷傳出熱帶雨林離奇古怪和聳人聽聞的故事。實際上,人們對熱帶雨林在科學上的認識,就是從那個時代開始的。由于離赤道已經有些距離,所以,大湄公河次區域的雨林不是最標準的熱帶雨林。準確地說,這里的雨林是熱帶季雨林,就是一年當中,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之分,半年雨水豐沛,半年干旱晴朗,周而復始的氣候變化支配著雨林中的生命,也深刻地影響著雨林民族的生活。
3億5千萬年前,大地上長滿了樹蕨,1億年后,樹蕨衰退,許多葉子不同,有樹干、有枝條的樹木出現了,種子植物代替了蕨類植物,高大的喬木向天空挺起,這就是熱帶雨林的起源。在大湄公河次區域的熱帶雨林中,長得最高的是望天樹,它是雨林的標志性樹種,可以長到七、八十米高的高度,是雨林中的巨人。在望天樹下的樹木分為多個層次,彼此套迭,幾乎沒有直射光線能到達地面,林下總是陰森潮濕。各個不同的植物層,為了獲得生存的權利,使出了種種不可思議的手段,來爭奪陽光和生長空間。它們或見縫插針,或盤根錯節,或彼此絞殺,或寄人籬下,或依附于高大的樹木,彼此爭斗又彼此依賴。走進雨林深處,那種遮天蔽日、光線幽暗的環境,仿佛使人進入了混沌初開的遠古時代。雨林中抬頭不見藍天,低頭滿眼苔蘚,密不透風的雨林內部潮濕悶熱,腳下到處濕滑。這里光線暗淡,蟲蛇出沒,人們行走其間,不僅困難重重,而且也很危險。但是,這里卻是生命的樂園,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其豐富和精彩的生命形態,都是陸地上其他地方所不可比擬的。
大湄公河次區域是世界上受季風影響最明顯的地區之一,每年從四、五月份到十一月份,受到來自海洋的季風的影響,而從十一月份到第二年的春季,又受到來自亞洲大陸內部冬季風的影響,所以半年濕潤多雨,半年晴朗干燥。在雨季里,每天早上,潮濕溫暖的空氣開始上升,逐漸形成正午的云朵,午后就是一場暴雨,這就是熱帶季風雨林,地球上水熱條件最為優越的生態系統之一。人們把熱帶雨林形容為地球之肺,因為雨林在生長過程中,向大氣中源源不斷地供給著生命不可或缺的氧氣。可以說,熱帶雨林的存在,保證了人類和所有生命在這個星球上的生存。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熱帶雨林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二、熱帶季風雨林氣候對老撾人生活方式的影響
老撾的老龍族人是老撾人口最多的民族,老撾是大湄公河次區域唯一的內陸國家,國土面積的40%以上覆蓋著森林,湄公河就在森林深處流過,現在還有一些老龍族人居住在雨林中,保持著古老的生活方式。
每年的老撾歷12月1日,在老撾的許多村莊都要舉行祭神樹的儀式,這個儀式已經持續了數百年,它來自萬物有靈的原始信仰。在當地人看來,大地上的一切:動物、石頭、樹木、洞穴、河水、都是有神性的。對生活在雨林中的民族來說,祭祀神樹意味著村莊的歷史會得到繼承,未來會獲得神靈的保佑。寨老,是依據威望自然形成的長老,是村莊的領袖,每個村子一般都會有4、5個寨老。許多村莊離城鎮很遠,村里人和外界的往來主要依靠步行。村民進入林子前要先向神樹跪拜,說明用意,以免驚擾神靈,并祈禱平安。有些地區的村民幾乎每天都要到雨林中尋找食物,熱帶雨林為這里的居民提供著食物、燃料以及基本的生活物資。季節不同,雨林提供的食物也不一樣,在旱季最容易到手的食物是旱螃蟹,當雨季開始的時候,村民就要以別的食物為生了。
老撾村民的生活非常簡單,很多人每年只外出一次,到鎮子上去買些生活必需品。偶爾,旅行者會闖入村莊,他們總是受到最熱情的接待。心懷感激的旅行者在離去時,往往將一些令村民們好奇的裝備和服飾留下來,所以,村子里有些人的穿著和城里人區別不大。不過,打火機、手電筒這些東西,對人們來說還是很珍貴的,他們覺得用純熟的鉆木取火這樣的傳統技藝取得火種一點兒也不費事。許多村民的生活一直如此,除了在雨林中的空地上種些稻谷,養些牲畜之外,大多數的食物來源都要依賴雨林的賜予。旱季里食物相對匱乏,村里的人們一天最多兩餐,甚至一餐。許多老撾村民沒有種植蔬菜的習慣,需要時就去雨林里采摘。在旱季里,林中的苦筍就是他們經常食用的蔬菜。苦筍有清熱去火的作用,在干燥的旱季,苦筍不僅是食物,也是天然的草藥。這幾年,村民們發現,食物在雨林中越來越少,天氣也越來越干燥。最近一個世紀以來,地球上的熱帶雨林面積急劇縮小,人們對雨林的過度開發,已經使不少地方的原始雨林,變成了生態上的孤島。
老撾村民的日子很簡單,只要有吃有住就行,但對這里的人來說,擁有房子意味著你才是土地真正的主人。老撾最普遍的居住樣式是兩層樓的干欄式建筑,樓上住人,樓下養牲口。新房落成的時候,房主必須請全村人來喝米酒,這是房主人一生中最自豪的時刻。在老撾的許多村莊,每一棟新房的落成都是一個節日,因為這意味著老龍族人的生命又更深地扎在了這片土地上。
(作者單位: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