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晶 范坤
本文從咸陽市鄉村旅游發展的綜述出發,系統分析了咸陽市鄉村旅游發展現狀,包括發展優勢和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咸陽市未來鄉村旅游發展的建議。
一、咸陽市鄉村旅游發展綜述
咸陽市的鄉村旅游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包括優美的風光、宜人的環境、淳樸的民風、獨特的民俗。近年來,咸陽市的鄉村旅游與民俗文化、休閑農業、等融合發展,既拉動了咸陽旅游市場的整體提升,又讓參與鄉村旅游的農民增加了經濟收入。如今,咸陽市的鄉村旅游形成了以禮泉袁家村、興平馬嵬驛、涇陽茯茶鎮為代表的咸陽鄉村旅游業,不僅成為咸陽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也成為陜西省乃至全國旅游業發展的新引擎。中國社科院輿情實驗室發布2016年《中國鄉村旅游發展指數報告》,鄉村旅游發展成熟度排名中,浙江、陜西、四川位列三甲。城市排名中,咸陽列杭州之后,排名第二,接著是成都、寧波、洛陽、黃山等18個城市。
二、咸陽市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一)發展優勢
1.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咸陽是中國農耕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歷史遺存燦爛豐富、民俗文化豐富多彩、鄉村文化歷史悠久,被譽為“中國第一帝都”、“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金字塔之都”。這些都可以成為咸陽發展鄉村旅游的優勢資源。
2.有力的政策指導。咸陽市鄉村旅游發展比較成功的原因,首先是咸陽市政府通過制定有力的政策,指導發展鄉村旅游。制定了三個堅持抓發展;三個到位抓規范;三個培育抓提升的鄉村旅游發展政策,全面指導全市的鄉村旅游發展。
3.創新的發展模式。堅持市場化帶動發展,為了整合豐富的鄉村民俗文化資源,通過市場化運作、公司化管理,全面提升鄉村旅游的檔次,做大做強鄉村旅游產業,咸陽市組建了陜西首家鄉村旅游專業公司——咸陽鄉村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它是陜西省首家服務于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股份制有限責任公司。
4.提升鄉村旅游的檔次。咸陽還通過培育典型、培育特色、培育市場來提高鄉村旅游的品位和檔次。咸陽市旅游局2016年工作思路報告中指出:“我們通過開展旅游特色名鎮、鄉村旅游示范村、星級農家樂創建、A級景區創建等活動,樹立發展典型,以點帶面促進全市鄉村旅游產品開發上檔次,管理服務上水平。”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地和馬嵬驛民俗文化體驗園,先后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全國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
5.大力發展優勢特色。按照“一鄉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藝”的原則,咸陽鄉村旅游堅持走差異化發展之路,打造了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現代農業體驗地白村、秦風漢韻體驗地大石頭村等多個風格迥異、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示范村,使地域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產品化,變文化優勢和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關中民俗風情游”、“休閑度假采摘游”及“現代農業體驗游”等精品線路受到眾多游客青睞。
(二)存在的問題
1.民俗文化旅游同質化嚴重。近年咸陽市各地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民俗村層出不窮,但真正體驗過的人會發現,無論是袁家村、馬嵬驛還是伏茶鎮等并沒有突出明顯的特色,不論是民俗村的整體建設,還是旅游的各項配套設施都沒有自己獨特的特色。鄉村旅游管理體系不完善,造成村與村、戶與戶、鄉與鄉之間產品雷同、資源的文化內涵挖掘不深、特色缺乏等問題。
2.沒有特色餐飲。游客前往鄉村旅游很多都是沖著美食去的,想品嘗一下當地特色的美食,但是經過調查發現,咸陽市鄉村旅游的各個景區提供的各類特色小吃幾乎完全一樣:羊血饸絡、米皮、水盆羊肉、鍋盔、油潑辣子……可以說,關中特色小吃各景區里都有,味道尚可,價格不貴,但如果游客是先去袁家村再來馬嵬驛的話,恐怕就會“審美疲勞”了。
3.停車場的問題。咸陽市的鄉村旅游在發展過程中各個景區都沒有重視景區規模停車場的問題,讓游客進得來、出得去、玩得高興是旅游最基本的要求,但景區提供的免費停車場規模小,停放的車輛有限,旅游旺季根本不能滿足游客的需要。附近很多村民看到了停車難的問題,就直接把自家的農田推平做了停車場,景區也沒有設立專門的停車場標志指示牌,導致很多游客錯認為這是景區的正規停車場。但是將車停在村民的停車場里車輛的安全問題也沒有保障,另外游客則需要走較長的路程才能到達景區。
4.季節性明顯。咸陽市鄉村旅游的客源主要是關中周邊各城市的游客,周末自駕游較多,旅游發展呈現非常明顯的季節性現象。春暖花開的四、五月,秋高氣爽的九、十月,都是鄉村旅游的旺季,人們出游意愿高。天氣好,鄉村景色迷人,游客量很大。而霧霾嚴重的寒冷冬季和烈日炎炎的夏季游客出游的次數就非常少。這種淡旺季客源量相差明顯,導致淡季時景點門可羅雀,旅游設施閑置,而旺季時農家樂人滿為患,供不應求,從而導致服務質量嚴重下降,餐飲衛生無法得到保證,游客體驗度也明顯降低。天氣好的周末各景區人滿為患,而周內景區里鮮有游客,景區內的很多家門店都已關門,場面冷清根本無法和周末游人如織相比。這樣的場景也減少了游客旅游的欲望,嚴重影響了游客對旅游目的地的印象。
5.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素質比較低。愉快的旅游經歷,離不開優質的服務。當前咸陽市鄉村旅游的從業人員大多是當地村民,他們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系統訓練及服務理念,只是注重把東西賣出去,服務技能低,不會普通話導致和外地游客難以溝通,衛生觀念差。目前咸陽從事鄉村旅游管理的人員,不少是村干部兼任,其經營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均有限。
6.對外省宣傳力度小。咸陽市鄉村旅游項目,目前相對知名度不高,宣傳力度也比較小,客源主要是本地居民,外地居民對其了解甚少。目前,咸陽地區只有禮泉縣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地獲農業部首批10個中國最具魅力休閑鄉村稱號,并成為第一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其他的鄉村旅游在國內外名氣甚微,吸引的客源主要是咸陽附近及西安的游客,這無疑給咸陽鄉村旅游的后續發展帶來較大影響。
三、咸陽市鄉村旅游發展的建議
(一)處理好關系
鄉村旅游發展需要處理好本地村民間的利益關系,處理好本地村民與外來經營者的關系,以及與當地政府間的關系。
(二)挖掘文化
文化是鄉村旅游的靈魂,各種鄉村旅游項目是文化的載體,沒有文化的鄉村旅游項目缺乏生命力和持久性。
(三)注重特色
我國的鄉村旅游正從同質開發向差異發展、從單體經營向集群布局進行轉變。因此,鄉村旅游項目一定要注重“品質提升”。人們選擇鄉村旅游,不是為了低廉消費,更多更重要的是出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是一種高層次的旅游行為。
(四)豐富內涵
未來觀光旅游、休閑旅游和度假旅游將成為主流,鄉村旅游經營者一定要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渠道結構、營銷結構,做足文章,從體驗經濟入手,多研發出個性化、隨意性、自選式的旅游產品。
(五)與時俱進
鄉村旅游也要講究與時俱進,把握住旅游發展的航向。發展電子商務旅游。電子商務近年來在我國發展勢頭迅猛,網絡消費已逐漸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常態。利用互聯網宣傳成本低、信息傳播快等優勢,通過“互聯網+”模式將鄉村旅游產業延伸到網絡平臺,將線上營銷與傳統營銷結合,能夠有效整合資源,快速推動其發展。通過已經成立的咸陽市鄉村旅游網,建立一個以咸陽市鄉村文化和民風民俗為主題的網絡平臺,不斷強化平臺的信息檢索和實時互動功能;利用網絡優勢為游客提供個性化服務,讓游客自主選擇旅游產品,自由定制旅游線路;構建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支付方式,并及時根據游客的需求制定或調整營銷策略,以個性化、零距離的服務方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另外,利用微信平臺,開發并不斷增加互動模式和內容,將景區的實時動態展現給游客群體,并進行實時互動。
四、結語
經過多年的發展,咸陽市的鄉村旅游發展已成為全國的一個樣板。展望未來,咸陽市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需要開發一批具有文化性、鄉村性、體驗性的,且適合深度游、自助游的復合型旅游產品,將努力推動鄉村觀光旅游向鄉村休閑度假和鄉村生活體驗轉型升級,構建特色化的、吸引力、競爭力強的鄉村旅游產品體系,全面提升鄉村旅游發展質量和服務水平,推進咸陽市鄉村旅游提檔升級,逐步實現從鄉村旅游到鄉村生活的轉變,全力把咸陽市打造成全國一流的鄉村旅游目的地。
(作者單位:咸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