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詠嘉
進入21世紀以來,科技的進步和新經濟體出現,使旅游業的發展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作為旅游業中特殊的一種類型--文化旅游,越來越被大眾認同,成為新時代旅游的時尚潮流。本文結合吉林省具體情況,在相關理論基礎上,對吉林省文化旅游的類型、價值、開發利用等方面進行了綜合分析、研究,提出了針對吉林省的文化旅游發展戰略,以促進其文化旅游業的發展與繁榮。
人們進行文化旅游活動,是因為作為旅游活動主體的人有著渴求文化的欲望,進而發展成旅游動機。還有,作為吸引旅游主體的客體--文化旅游資源,其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旅游者通過自身的體驗才能更好的去理解文化資源的內涵,旅游者再把這些觀察、欣賞、體驗升華到自己全方位的精神熏陶和享受。這也是旅游者進行旅游活動的核心,更是文化旅游資源的價值所在。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
文化旅游作為一種行為和旅游的類型。著名管理學碩士劉巧玲在研究文化旅游時認為:文化旅游是旅游者為實現特殊的文化感受,對旅游資源文化內涵進行深入體驗、享受,從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種旅游類型。劉宏燕認為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者通過旅游這種方式進入到其他不同的文化的氛圍中,以自己切身體驗和了解其社會風俗、藝術、歷史文化、生活習慣、民族特點的行為;其目的根本不是單純的享樂和消遣,而是為了得到另一種文化的熏陶和體驗。
二、吉林省文化旅游發展戰略的背景及意義
(一)吉林省文化旅游發展戰略的背景
吉林省開發文化旅游業起步較晚,政府在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支持不夠,文化旅游產業地區聯系較弱,不能深度開發文化旅游資源,造成吉林省文化旅游業發展滯后,速度緩慢,這些構成了當下吉林省文化旅游發展的基本現狀。
(二)吉林省文化旅游發展戰略的意義
文化旅游的發展有利于深度開發、利用吉林省的文化旅游資源,同時,對吉林省旅游業的繁榮與發展無疑是有利的。作為旅游新時代上的新寵--文化旅游,越來越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大力發展文化才能滿足其需求。
三、吉林省文化旅游資源的概述及發展的SWOT分析
旅游資源是旅游業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它是指對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能夠激發人們產生旅游動機,并可能被旅游活動所利用的所有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總和。
(一)吉林省文化旅游資源的概述與分類
吉林省有著屬于自己的歷史文化。吉林省文化旅游資源種類繁多,獨具特色,主要可分為社會文化旅游資源和山水人文旅游資源兩個大類。(詳見下表1-1)
(二)吉林省文化旅游資源評價
旅游資源評價是區域旅游開發規劃、制定旅游發展戰略的重要基礎。本文對吉林省的文化旅游資源評價從定性的兩方面來分析、研究、評價。
1.價值定性評價
(1)總量豐富,類型多樣
吉林省擁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座;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6處;國家4A級景區4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處;省級自然保護區31處;國家森林公園15處;省級森林公園1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
(2)豐富的自然景觀,獨特的人文景觀
富有神秘色彩的長白山,向海鳥類自然保護區、長白山錦江大峽谷、偽滿皇宮博物院以及“八大部”遺址等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吉林大地上。
(3)吉林省有組合優良的文化資源,獨具特色的旅游路線
吉林省旅游資源主要有:一個是邊境旅游帶:延邊朝鮮族民俗節、長春電影節、吉林霧凇三大節慶活動。
2.開發條件評價
(1)區位環境分析
吉林省地處東北腹地,占據東北交通要塞,是東北重要的交通樞紐站,擁有較為完善的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網。
(2)客源環境分析
吉林省位居東北亞腹地,東鄰俄羅斯,南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交通發達。近年來,每當夏季,南方前往吉林避暑旅游的數量不斷增多,這為發展文化旅游業提供了廣闊的客源市場。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三)吉林省文化旅游發展的SWOT分析
本文采用國際學術界最流行的SWOT模式對吉林省現有的文化旅游資源進行整合研究。分別從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威脅(threats)四個方面對吉林省文化旅游資源進行分析,為制定吉林省文化旅游發展戰略奠定理論基礎。
1.文化旅游的發展優勢分析
吉林省擁有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5A級國家旅游景區一個,包括滿族自治縣以風情薩滿園為主題的在內的4A級國家旅游景區九個,形成了高檔次的景區集群。吉林省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多樣,包括歷史文化旅游資源、風俗民情旅游資源、紅色旅游資源等。
2.文化旅游的發展劣勢分析
作為文化旅游資源大省的吉林省,文化旅游資源非常豐富,但是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深度不足是文化旅游發展的主要劣勢。雖然作為旅游資源擁有的大省,但是很多有著價值的旅游資源沒有得到開發和利用,還有一些旅游資源還有得到重視,更別說合理開發。
3.文化旅游的發展機遇分析
從近三年的吉林省文化旅游消費水平上可以看出,吉林省入境收入900億元,同比增長26%。這些新的數據和改革政策無疑對以后吉林省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活力,也是吉林省發展文化旅游的新機遇。
4.文化旅游發展的威脅分析
從外部環境競爭、發展形式上來看,文化旅游業主要的威脅是旅游區域合作深度不夠以及缺乏專業旅游開發公司進行推動運作。在這個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如果沒有專業旅游公司的參與,單靠政府一方面,吉林省的文化旅游業是很難得到優勢開發和競爭的。
四、吉林省文化旅游的發展戰略
根據以上對吉林省文化旅游業SWOT的分析,如何利用機會與優勢,克服威脅和劣勢進行說明,制定出符合吉林省實際的文化旅游發展戰略,以更好的促進吉林省的文化旅游的發展。
(一)SO戰略
吉林省有著特殊的地理位置,要發揮這一特殊優勢,加強交通運輸的建設,開辟跨地區、跨省區、跨國際的交通線,實現陸海空交通體系的統一協調,為文化旅游的發展與繁榮做好保證。
(二)WO戰略
吉林省文化旅游還處于低層次的發展水平,在許多制度、政策、法規等方面還需要政府有關部門的完善。 利用電視、網絡、廣播電臺、報刊等大眾媒體,對我省文化旅游進行宣傳,把營銷方式進行創新,最大限度的贏得消費者。
(三)ST戰略
吉林省擁有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立足于此,不斷開發和創新以特色文化旅游資源為基礎的精品路線,打造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文化旅游品牌。通過精品旅游和特色旅游,打造吉林省文化旅游品牌,實現本省文化旅游資源和文化旅游線路的獨特性。
(四)WT戰略
在這個改革開放的時代,要放眼世界,積極參與世界經濟競爭,文化旅游業也是如此,要擴大區域合作,不斷加強與鄰近省的聯系,在國際上,要拓展與俄羅斯、韓國、日本等鄰近國家的合作,開發利用國際市場。
在文化旅游產品上加強各市、地、區的聯合,共同開發,共同宣傳,相互促銷,相互學習,拓展市場。
五、結語
吉林省有著豐富多樣的文化旅游資源,如何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轉化為生產力,對于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還有待提高,文化的附加值比較少,所以吉林省文化旅游發展的著重點在于開發出系列的、獨特的文化旅游產品、拓寬旅游市場,打造出鮮明的屬于自己的文化旅游。
(作者單位:1.東北師范大學地理學院;2.長春科技學院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