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君
隨著高校改革的深入進行,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的改革當中,其未來必將是朝著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向發展。本文以應用型人才的內涵為切入點,分析其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中充分應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性,并針對現階段的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現狀,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僅供參考。
根據世界旅游組織的預測,中國將在2020年成為世界上第四大旅游客源輸出國和最大的旅游目的國,因此,要想實現我國旅游業的飛速發展,既要擁有大量的優秀旅游專業的人才,而且也要具備過硬的軟件和硬件的設施建設。不能否認的是,現階段我國的旅游業隨著我國科技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跟其他已經進入世界領先地位的行業相比,如飯店業,依然有較大的差距,尤其體現在國際先進水平和軟件建設方面的不足。分析我國旅游人才市場的現狀不難發現,旅游人才呈現極端分化的特征。一方面旅游企業找不到專業人才;另一方面旅游專業畢業的學生具有較大的壓力,其競爭能力甚至不如中職類或??飘厴I的學生,因此,要想真正的改變這一社會現象,就需要從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入手,充分運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一、應用型人才的內涵
應用型人才指的就是可以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的技能型人才,既要有夯實的理論基礎,同時也要有用理論來解決實際生產生活難題的能力。
首先,應用型人才要具備較強的反應能力,一個能過妥善處理事務的人就必須具備敏捷的思路和反應能力。先洞察先機,再把握時機節奏,才能事半功倍。
其次,應用型人才要具備一定的團結精神。單槍匹馬的一人來處理事情,無論是從其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來看,還是其處理效率來看,都遠不如團隊的力量,團隊的力量通過商議、溝通和協調可以擰成一股繩,大眾所能支持和接受的決定勢必要以整體利益為前提和基礎。此外,應用型人才應該具備敬業樂群的精神,通常來講,人與人的智慧并沒有太大得差距,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其是否具備責任心和務實的精神,尤其是遇到挫折永不放棄的決心。
最后,應用型人才應該更能夠適應周圍的環境。企業在人才招聘時,更傾向于有較強環境適應力的人,若應聘者有較強的極端個性,可能越會被企業拒之門外,究其原因是旅游行業需要的是人與人的溝通能力,這種和睦相處的氣氛很容易促進相關事情的順利進行,否則尷尬的氣氛會擾亂工作秩序,因此,企業所期望的員工一定是即便初到陌生環境會有些許的不適應,但是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調整自己來適應企業工作環境的人。
二、實踐教學對于培養應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重要性
實踐教學指的是在相關理論的指導下,學習者通過加強實踐活動,從而對實踐技能的傳承,使其實踐能力和專業素質均有所提高的教學形式。相較于其他專業而言,旅游業有較強的實踐性特征,因此,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才能夠在學習、就業和工作過程中處于優勢地位。
(一)實踐教學實高等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部曾明確提出其所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應該具備較高的素質、較強的能力、較寬的知識面和較扎實的基礎,在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基礎上充分結合素質提高、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這三方面,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才更能符合當下時代發展的需求,做到與時俱進。實踐教學是用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來檢驗教學理論的實驗場,讓學生可以既學到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能夠真親經歷實踐的關鍵所在。學生通過實踐教學可以使其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甚至可以說旅游管理專業人才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實踐教學質量的好壞。
(二)實踐教學可滿足社會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
隨著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旅游業對人才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高技能人才會逐漸取締低技能人才,復合型人才會逐漸取締單一型人才,實踐型人才會逐漸取代學院書卷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強調的是既要有夯實的旅游管理專業相關知識儲備,同時也要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的人才會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的青睞。學生可以通過實踐教學這一重要載體充分的掌握課堂知識,并適當的對學生的自主創新進行激勵和引導。
(三)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的有效途徑
實踐教學著重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此外,實踐教學也更加注重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通過豐富的實踐教學活動,學生從中學會與人溝通、合作的技巧。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大多是各自為戰,管好自己就足夠了,但是實踐教學強調的是團隊共同協作來完成一件事情,這是其與傳統課堂最大的區別。在實習初期,很多學生會因嚴峻的現實生活而產生較大的思想震動,但是通過承受這些勞苦會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學生的意志。尤其是在旅游社、酒店里,在面對各種微妙復雜的人際關系,學生應該懂得如何去處理。通過實踐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忍耐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而且也培養了他們團隊合作的精神。
三、目前實踐教學的現狀
不可否認實踐教學對培養應用型旅游管理人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師資力量、經費等原因的限制,大多數學校專業課程不具備大比重開設實踐教學的能力,其實踐課時遠遠沒有達到教學大綱中的要求,從而無法保證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此外,教師不愿意講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設計實踐教學方案上,這就使實踐教學方法過于陳舊、過于單一;或者教師在安排實習時,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并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沒有將動手動腦的機會提供給學生,就無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此外,呆板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沒有給學生一定的發展空間,面面俱到的教材不利于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不利于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方法,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智能發展。與此同時,部分院校沒有重視旅游管理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工作,沒有建立穩定的、長期的實習基地,僅僅是依靠個別教師的人際關系,難以保證其可控性和穩定性。
四、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旅游管理實踐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調整相關課程,增加實訓課時
目前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主要以教師的課堂講授為主,沒有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畢業之后不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影響學生就業。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在學生上學期間就應該注重技能訓練,例如可以將原來全部用來講述理論知識的48學時,調整為10學時實訓課和38學時理論課,這樣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實踐機會,有利于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技能訓練。
(二)加大實習投入,延長實習時間
現階段,部分院校由于沒有足夠的時間,導致其實習過于形式化,沒有起到實習的作用,學生也沒有對旅游行業有準確的認識。此外,較短的實習時間實際上學生是接觸不到更多的核心內容,這就導致學生只知旅游企業的皮毛,不知其實質。因此,有必要延長實習實踐,對大三專業實習的3個月實踐可以調整為6個月的時間,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可以深入企業學習實質的東西,達到真正的實習目的。各大高校應該增加旅游管理專業的實習投入,為學生聯系具有較大規模和管理規范的旅游企業作為實習單位。建立健全旅游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落實貫徹這一目標,加強課程改革基礎建設,各旅游院校與相關旅游企業可以就合作辦學、建設實習基地等問題進行一系列的協商,并達成多項合作協議。通過高校與旅游企業的密切聯系,可以為實習教學、開放式互動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服務意識和技能。
(三)提高教師素質,改變原有教學模式
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中,要想真正的應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就需要不斷地提高其專制教師的素質,確保其教師隊伍具有較高的綜合素養和個人能力。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式,讓教師忽略了學生的感受,他們喜歡或不喜歡,都不影響教師繼續上課。由于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即便教師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也無法保證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課前一定要對學生實踐中存在的不足等問題進行了解,尤其是注重在課堂上應該著重加強學生哪方面的知識訓練,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讓學生感覺到其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是可以解決實踐問題的。此外,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其課余時間,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門、風景區、旅游企業中積極地參與到旅游服務、旅游扶貧、旅游規劃、旅游咨詢等活動當中,實踐中教學相長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應該面前社會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業務操作能力和服務技能,同時要更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不僅要讓學生有更好的就業渠道,而且也有足夠的能力來勝任旅游行業的各種工作,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就是實踐教學,既能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能鍛煉其動手動腦的能力。
(作者單位:大連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