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財務通則》(以下簡稱《通則》)于1992年正式由財政部頒布,而在2006年我國財政部對其進行了一定的修訂。這項文件對企業的財政制度起到了極大的影響?!锻▌t》的頒布使我國企業改革與市場聯系越來越緊密。《通則》的修訂添加了一些關于稅負等老版本未涉及的問題,會計工作的一些規范也更為明確了。在上次修訂以后,《通則》已越來越適應我國經濟的發展,然而,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在《通則》的運行中仍出現了一定的不適應的情況。因此,時代要求我們對其進行進一步的修訂,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企業財務通則》;修訂建議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068
1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在各種因素的推動之下已進入了經濟發展的新時代。新常態下,新《企業財務通則》仍然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的飛速發展?!锻▌t》本就是適應經濟發展,為順應經濟發展而對企業財務體制進行規范與整理的產物。在新《通則》頒布以來,市場經濟的發展十分迅速。隨著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新《通則》在實施當中已經越來越無法與經濟形勢相適應,因而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為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必須及時明確這些問題,并進行一定的修訂,以使之為促進經濟的發展發揮最大作用。
2《通則》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作用界限不清晰
由于對各項具體規范的實施范圍的不明確,在《通則》的實施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當代企業往往是多樣化的,它們的經營范圍大多并不唯一。在企業的經營范圍同時涉足于多個領域時,也就可能同時存在著許多制約其發展的財政制度。由于《通則》制定時的企業特征與現在有所差異,當時的企業與單一化業務的大型企業為主。其中的相應規定也就沒有進行作用界限的劃分,當一個企業當中多個財政制度同時適用時,《通則》不能明確其作用界限,因而容易出現多項規范作用混亂的現象。
22與時代契合度偏低
當前使用的《通則》是20世紀的產物,雖然在2006年進行過一次修訂,但經濟的發展不僅速度越來越快,增長速度也比從前快了許多。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與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我國許多企業在經營過程當中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諸如企業的并購、合作與債務等問題都出現在國內各個企業當中,這些問題是時代的產物,具有一定的時代性。而過去的《通則》在制定時并沒有接觸過這類問題,因此《通則》當中便缺乏對這類問題的解釋說明。然而,在現階段這些問題卻是普遍的,因此必須對《通則》進行修訂,需要將對這些問題的規范補充進去。
23對實施情況缺乏監督
《通則》在實施的過程當中的執行力度不容樂觀。一方面,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問題致使無法真正被廣泛地運用于實際經營當中,很多企業實際上是建立了自己的財務管理制度對相關工作進行管理,并沒有按照《通則》里的規定來指導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其缺乏一些實際的監督與評定系統,《通則》的實施也就更加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通則》存在許多不完善之處,對企業遇到的一些實際情況難以合理解決,同時其本身的制約性不強,這就都使得《通則》缺乏一定的執行效力。
24對中小企業的指導較少
《通則》中的大部分規范并沒有明確適用企業的規模等實際情況,而當中的大部分內容卻是以適應大企業為主,其主要作用在于指導大企業的發展。然而,我國企業市場的實際情況是,大型企業領頭,而中小型企業數量卻十分龐大。對于數量龐大的中小型企業,《通則》卻反而缺少對這些企業的指導。同時,中小型企業當中存在的問題可能更細致而更具體,缺乏對中小型企業的指導將使得《通則》在我國企業當中起到的作用大打折扣。
3修訂建議
31明確各項制度作用范圍
由于國家快速發展,過去單一的企業形式已經逐漸發展為多種形式,過去《通則》主要是針對以前的形式而修訂,與現在的企業適用范圍有一定區別,所以應該對《通則》使用的范圍做出相應修訂。首先需要將現有企業分為普通類型企業與行政事業類單位兩大類,將《通則》分別適應兩大類行業特征后再做具體的調整。同時《通則》里面的具體制度也需要根據現有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行業特點來具體修訂,不可按照過去的管理制度對現有的發展形式做出照搬,避免與實際不符合的現象。其次《通則》制定時需要根據現有的發展形式做出合理的范圍估計,并把這部分范圍彈性地增加到新的《通則》當中,可以對未來相對長的時間都有實際的指導作用。
32與時代發展特征相結合
由于《通則》修訂的時間較早,加上近十多年來中國迎來了快速的發展,《通則》中的很多條例僅僅對過去的企業形式有指導作用,而對于現在快速發展日新月異的新的企業發展能夠發揮的作用較小,因此需要根據現有的時代發展特征來制定新的《通則》。首先《通則》制定之前需要對現有的經濟發展形式和企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做出調查研究,并根據調查的結果對原來的《通則》中不符合現在發展形式的細節進行修改。對于其中缺少的對現有企業財務指導條例,可以通過相關的研究評估后,增添新的條例來制定新的可以對現有經濟發展有利的新通則。同時在現有條件下可以減小對《通則》修訂間隔,保證《通則》能夠及時與現有的經濟形式聯系在一起,發揮應該有的效力而避免脫離實際不能發揮作用的局面。
33加強實況監督與考評
由于《通則》中缺乏對企業財務情況的監督與考評制度,導致很多企業對自身財務的監督不夠重視,同時很多企業自身也沒有制定相應的監督制度來對實際工作中各個流程以及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極大地阻礙了企業的經濟發展,因此需要由《通則》的制定來解決相關監督和考評機制缺失的問題。在《通則》修訂監督與考評制度時,需要對現在的各個行業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經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以及具體的實踐之后根據行業來制定相應的監督制度,避免制定的監督機制不能發揮作用。同時需要完善考評制度,使企業和其他單位能夠依照相關的考評標準來對自身財務工作做出評價,對于相關行業提高自身的財務工作水平和推動各行業的有效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34添加對中小型企業的指導
相對于過去主要是存在大型企業的發展形式,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型企業出現,并在推動國家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型企業由于自身規模較小,缺乏專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人才以及相應的設備,并不能很好地管理企業中的財務,因此新的《通則》需要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財務和經濟發展的關注。新的《通則》需要研究現有的中小企業發展模式與發展特點,以及發展當中存在的難點和其中的不足之處,并結合現有的中小企業的相關意見與未來行業的發展形勢,制定與中小企業發展相匹配同時也能指導未來一定時間內發展的財務制度,推進中小企業不斷完善自身不足得到新的發展,更好地為國家的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35加強各行業參與
《通則》的制定需要長時期對多個行業的調查研究才能夠完成,如果脫離了實際《通則》便不具有相應的效力,因此各行業需要加強對《通則》制定的配合?!锻▌t》的制定需要各行業共同參與而不是簡單地對相關理論進行研究來制定,各行業需要更加積極地參與新《通則》的制定,將自身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并提出自己的發展和整改意見,加強企業與新的企業財務制度的聯系,確保新的《通則》能夠適用于經濟新常態下的企業發展,推動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4結論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中國經濟發展呈現經濟發展新常態。《通則》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指導書,它本意在于正確地引導企業經濟健康穩定地發展。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其自身的漏洞日益明顯起來。同時由于與時代現狀的契合度不高,《通則》的適用性也越來越受到影響?,F階段,《通則》在很大程度上并沒有達到其制定之初的原有目的。因此,我們必須結合時代現狀,針對企業發展在經濟新常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對其進行修訂,以使其在企業發展中起到指路標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雷英新常態下《企業財務通則》對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會學習,2016(8)
[2]王紅軍關于《企業財務通則》修訂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財務與會計,2016(10):11-13
[3]王浩東國企新形態下的《企業財務通則》修訂探討[J].財務與會計,2016(8):25-27
[4]吳健我國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管理研究[J].中國市場,2010(27)
[5]萬宇軒中小型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探討[J].中國市場,2013(18)
[作者簡介]崔延萍(1977—),女,山東德州人,山東高速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分公司,中級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