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行各業對員工計算機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的計算機公選課也越來越受到學生的歡迎。針對計算機公選課中的學生素質差異的現狀,將差異教學應用到公選課的教學過程中來,有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差異教學;計算機公選課;發揮主動性;提升教學效果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116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的所有方面,日益成為其他專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各高校紛紛開設計算機類選修課,盡可能給學生提供更多自由選擇的機會,以滿足其擴展知識面、提高綜合能力的需要。然而,面對計算機公選課學生眾多、專業混雜、層次和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如何能在計算機選修課程中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既能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又能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思維能力,成為擺在各位公選課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
1傳統的教學方式
公選課,一般按照人數劃分班級,每班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因此他們也就具有不同的學科背景,對計算機的操作能力和水平差異巨大。通常情況下,教師會將公共選修課直接當作計算機專業課程來講解,按照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設計來規劃課程。但是由于選修的學生缺少必要的先行課的學習,沒有能力學習該課程,導致課程開設效果不理想[1]。有時教師會按照人數最多的中等水平準備教學內容,這樣做雖然照顧到了大多數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但是會使基礎較好的學生覺得教學內容了無生趣,沒有學到新知識的滿足感,也沒有應用新知識完成實踐內容的成就感,可能產生自滿的情緒,影響其計算機能力的提高;相反,計算機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反而會因為教師課堂的教授過快,知識點講解的細致程度不能滿足自身的要求,對課程的學習失去信心,影響其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
2差異教學的概念及意義
華國棟教授認為“差異教學”是指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于學生的個性差異,滿足學生個別的需要,以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的教學[2]。美國學者Carol Ann Tomlinson認為,在差異教學課堂中,教師會根據學生的準備水平、學習興趣和學習風格來主動設計和實施多種形式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以使學生得到不同的學習成果。美國學者Diane Heacox 認為,“差異教學”是指教師改變教學的進度、水平或類型以適應學習者的需要、學習風格或興趣,差異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能以自己的方式,謀得自身的最佳發展,獲得相對于自己的學業成功[3]。
從以上定義可以看出,差異教學是以學生為基礎,教學過程隨著學生的需要發生變化,而且要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的教學方式。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個體差異得以關照,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彰顯,從而能夠獲取到自身能力范圍內的成就。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達到優質的教學效果,而且將培養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優質人才,這正契合素質教育培養多元化人才的要求。
3差異教學在計算機公選課中的運用
針對計算機公選課的現狀,正確地運用差異教學,將能夠大大地提高計算機公選課的教學效果。從以下五方面來實施差異教學。
31充分了解學生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其差異性決定了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制定和實施,因此必須首先充分地了解學生實際情況。隨著各高校網絡學習平臺的建立,教師除了傳統的方式,如通過在課堂上學生對自己教育經歷、專業學科的介紹,了解學生接觸過的計算機知識,并且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了解學生計算機知識的掌握程度,或者通過課上觀察掌握學生計算機操作的真實水平,并通過課堂表現、學習態度、互動交流,分析學生的興趣及性格特點外,還可以通過網絡交流互動平臺,架起師生之間便捷的溝通橋梁,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使教學內容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需要,讓學生覺得學習內容能夠學以致用。
32多樣化教學方法
準確地說,差異教學不僅可以生成一種教學模式,更體現了一種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是一種指導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它可以通過各種具體的教學方式、方法體現出來[4]。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方面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好地展現,另一方面避免學生固化思維,依據慣性想當然地按照某種方式完成授課內容的學習,阻礙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揮,同時也能避免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產生厭倦學習的情緒,不能全身心地保持對教學內容的關注。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適當地使用講授法、討論法、網絡教學法,特別是根據計算機學科的特點,加強實踐教學法的運用,將是提高和保證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而有效的措施[5]。
33分層的教學目標
計算機公選課在差異教學的實施過程中,由于學生對計算機操作的層次水平不同,有時相同的教學目標,會加深能力較差學生的挫敗感,而增加能力較強學生的優越感。因此,要設計不同,或者不完全相同的教學目標,使得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計算機知識掌握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教學目標,以完成不同的教學內容的學習。例如不同的教學目標可以通過附加內容或者附加題的方式來體現,能力一般的學生只需完成基本內容,能力較強的學生需完成附加題A,特別突出的學生需要完成附加題A和附加題B。這種方式承認差異,并給予學生充分選擇的權利,不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優勢,也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4不同的評價體系
不同的教學目標,對應著必須擁有不同的評價體系。由于學生各方面基礎不一致,知識能力的提升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故不能以一種標準對學習進行評價。要在授課過程中,利用智能的教學平臺,建立屬于個人的評價曲線,記錄學生的成長與進步。當學生充分感受到進步的樂趣,成長的欣喜,自然會更加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習興趣,達到一種良性循環的學習模式。
教師評價,不僅僅是某種教學的標準,更是幫助學生發現自我、建立自信的手段。因此在授課過程中,對學生完成作業評價多采用評語來代替標準化的分數,充分肯定學生成長和進步,尊重學生個性,鼓勵學生學習創新。
35及時的引導和關注
差異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說擔子更重了,不僅要根據教學規律、教學原則構建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教學體系,而且要不斷地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注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靈活應變。授課過程中,教師幾經斟酌的引導性語言、與學生交流時平易近人的態度、學生碰到問題給予的鼓勵性眼神、對特殊學生的理解和關注,都將給學生帶來親切感,讓學生個體差異得到滿足和尊重,為學生營造既輕松、溫馨又不乏嚴謹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以飽滿的學習精神,投入到充滿個性化的學習過程中,提高教學質量。
4結論
計算機公選課作為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學習計算機技能的重要手段,在高校的通識教育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讓計算機技術在不同的領域發揮其重要的作用,提高學生對計算機公選課的學習效果、學習興趣,將差異教學法引入到計算機選修課中,這種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降低學習的壓力,增加了學生參與和使用現代化計算機技術的熱情。
參考文獻:
[1]丁海燕,高毅,周麗萍,等高校公共計算機選修課程的問題與對策[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S2):279-281
[2]華國棟差異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3]黃書生差異教學的內涵、價值及其基本策略的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06
[4]李媛慧基于學生差異的優質教學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08(9)
[5]程立斌,陳健,史閩,等提高計算機實踐操作型公選課教學質量的研究與實踐[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15(3):42-45
[作者簡介]張焱焱(1982—),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工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