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蕾
2016年,臺積電落戶南京市江北新區,備受全球業界關注。借力臺積電,南京決心打造國內集成電路中心,計劃4年內建成千億級產業基地,讓這個“明星項目”落地生根。
集成電路是信息產業的“心臟”,決定整個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江蘇集成電路產業規模一直居全國第一,但近幾年來占全國的份額持續下降。臺積電落戶南京,這也被業界視為江蘇鞏固集成電路老大地位的關鍵之舉。
據了解,臺積電將在南京市江北新區投資30億美元,獨資成立臺積電(南京)有限公司,晶圓廠規劃月產能為2萬片12英寸晶圓,預計2018年下半年開始量產16納米制程,2019年規劃產能全部達產。
毫無疑問,江北新區將成為集成電路發展的重鎮。創新發展驅動人才優先,人才是各項事業發展的核心要素。當前,除提供優惠政策、打造公共服務平臺外,江北應加快吸引人才。
12月5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主辦的第一屆“全國大學生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在南京江北新區正式啟動。大賽是培養、提升大學生寫作能力、研發能力、創新能力的賽事,是選拔、儲備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優秀人才的重要平臺。賽事過程中形成的科技成果、技術成果,能夠進行孵化,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助力。
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表示:“南京江北新區未來的產業發展定位在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最核心、最基礎的產業是集成電路,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希望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在南京舉辦大學生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進一步促進集成電路人才在南京的集聚。”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任王希征表示:“中心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才培養、人才交流、智力引進、人才戰略研究和咨詢的單位,主要圍繞國家和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重點工作開展人才和智力支撐工作,還圍繞產業,以服務推動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發展作為自己的使命。此次啟動的‘全國大學生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是中心積極落實《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的要求,從‘人才引領產業發展的角度,加速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未來,中心將以大學生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為基礎,逐步構建集成電路產業創新創業促進平臺,一方面要推動企業資源與教育資源深度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激發集成電路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另一方面要推進高校集成電路科研工作與產業化的對接,在實踐中加強產業界和學術界的合作,為集成電路領域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王希征表示。
王希征認為:“培養人才還是要服務產業,實現技術創新,促進成果轉化,這是大賽未來的方向。”
據了解,此次大賽邀請了9所全國微電子示范學院、17所籌建的微電子示范學院參賽,以企業命題、團隊參賽、院校初賽、全國決賽、專家評審的方式進行。
王希征表示:“為了激發院校學生的積極性,命題企業還提供了開發板、實習、就業機會等支持;中心也將拿出豐厚的現金獎勵大學生進行創新參賽。同時,中心還優先把握南京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新機遇,為南京江北新區的集成電路產業提供人才儲備。”
啟動儀式上,中心聘請了嚴曉浪教授作為大賽專家委員會顧問,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院長張興教授作為大賽專家委員會主任,東南大學教務處處長孫偉鋒教授作為大賽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還聘請了9所微電子示范學院和籌建中的17所微電子學院教授為專家委員會成員。
嚴曉浪表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急需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端人才,大學生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們要努力把大賽舉辦成成果轉化、創新創業真正的平臺。”
孫偉鋒表示:“專家委員會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在學校做好宣傳組織工作,把優秀的作品送到決賽;二是評審工作做到公平公正,選拔出優秀學生和團隊,創立良好的大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