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興明
[摘 要]事業單位臨時用工對于事業單位內部的穩定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同時對其的管理也面臨著很多問題,尤其是臨時用工的勞動保險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這不僅影響了事業單位的發展與穩定,而且也對構建和諧社會造成了重大阻礙。
[關鍵詞]事業單位;臨時用工;勞動保險;合法權益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057
[中圖分類號]F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2-00-01
近年來,大部分的事業單位由于受到編制的限制,同時也為了節省人力資源的投入成本,招聘一些臨時用工來彌補單位用人不足的問題。但同時對于臨時用工的管理也出現了新的問題,尤其是勞動保險帶來的糾紛,不僅嚴重影響了事業單位的發展與穩定,而且也為事業單位維持社會形象帶來了潛在的威脅。
1 事業單位招聘臨時用工的主要原因
首先,由于事業單位存在編制受限的問題,導致其在編人員比較少。環境衛生、物業管理、單位安全等方面都需要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但國家對于事業單位招聘人員的考核具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與條件,這就導致了有部分崗位需要招聘臨時用工。其次,事業單位中類似于食堂、后勤、招待所等有關市場的運營都需要聘用臨時用工。最后,由于大多數的事業單位,對于用工人員的需求遠遠超過了其編制內的數量,這就導致單位不得不聘用臨時人員來維持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行與發展。
2 事業單位臨時用工勞動保險的管理現狀
2.1 缺乏明確的勞動保險政策
由于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社會保險項目的建設不均衡,且目前關于臨時用工的勞動保險業缺乏明確的政策。社會保險部門一方面強調讓所有工作人員都參保,但是又對臨時用工的參保設置了很多門檻與限制,如參加社會保險卻無法續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5年的無法參保等,這就影響了事業單位與臨時用工參考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2 臨時用工不愿意參與社會保險
大部分臨時用工由于經濟上的困難或是收入太低等方面的緣故,只希望依靠工資來養家糊口,沒有多余的資金用來購買社會保險,而且臨時人員的流動性也比較大,當其更換工作時,還需要轉移社會保險,嫌其比較麻煩,故而沒有參保。
2.3 事業單位對臨時用工管理不規范
部分事業單位對臨時用工的管理不規范,且其勞動法律意識也比較薄弱,仍然按照傳統的思維模式來考慮問題,經常拖欠臨時用工工資的現象時有發生。同時對于社會保險的相關政策理解與認識不足,忽視對臨時用工的社會保險辦理,而且也沒有與臨時用工簽訂任何的勞動合同或用工協議,幫助臨時人員辦理社會保險更加無從談起。
3 事業單位臨時用工勞動保險管理出現問題的原因
首先,事業單位對臨時員工的使用并沒有明確的計劃與規定,這就導致臨時用工的使用流動性比較大,而且還很隨意。而且大部分的事業單位并沒有將臨時人員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部分,這就使其對臨時員工的管理出現了很多紕漏。
其次,部分事業單位并沒有與臨時員工簽訂任何勞動合同或者用工協議,這已經嚴重違反了國家的法規政策,例如:有部分臨時員工在事業單位已經從事十年以上的工作,已經超出了臨時用工的年限要求,那么他們就可以根據當前的勞動法中的相關規定,要求事業單位與之簽訂無固定限期的流動合同,這樣在事業單位在解聘他們時,可能需要付出巨額的補償。
最后,對于一些長期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臨時員工,作為用人單位需要為其進行補繳,這無疑加重了事業單位的經濟負擔。而隨著我國的社會保險體制不斷的完善,對于參保人員的要求也逐漸在降低,提高臨時員工的參保率,成為目前社會保障部門及社會流動管理部門的首要任務。
4 加強對事業單位臨時用工勞動保險的管理措施
4.1 加強監督與檢查,確保臨時用工勞動的合法權益
事業單位在招聘臨時用工,要嚴格遵循國家相應的法規政策,并與之簽訂勞動合同,并且要為之辦理社會保險。對于臨時用工使用超過三個月以上的,要將其個人情況與工作表現,上報給上一級的人事部門進行備案存檔,以便能夠及時的查詢。作為上級部門,應該加強對事業單位的臨時用工情況的檢查與監督,及時了解臨時用工的在職情況、社會保險參保情況以及勞動合同的簽訂情況,對于事業單位對臨時用工出現的不合理管理現象,要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責令其限期進行整改。
4.2 弄清臨時用工現狀,落實相關勞動保險政策
對事業單位臨時用工的現狀進行深入的考察與研究,對于不符合單位用人政策的臨時用工應該給予解聘,并且應該根據勞動合同法進行相應的補償,對于繼續聘用的臨時用工,應該及時地補簽勞動協議,對于沒有參保的人員,應該到當地的人力資源和勞動社會保障部門辦理社會保險并且繳納社保費用。
4.3 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勞動保險策略
由于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社會保證部門的建設程度不同,對于不同的事業單位,應該因地制宜,積極地與當地社會保障部門進行溝通與協調,對于符合當地相關政策的臨時人員辦理社會保險,而對于不符政策,無法參加醫療保險與社會保險的臨時人員,應該采用商業保險的形式確保臨時人員勞動的合法權益。
5 結 語
事業單位臨時用工的存在,有利于減少人力投資,對于事業單位的穩定發展與建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然而對于臨時用工勞動保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無法在短時間內進行有效的解決的,只有隨著單位臨時用工管理制度、社會保障制度以及國家勞動法的不斷完善與健全,才能逐步地進行改善與解決,才能確保臨時用工的合法權益。
主要參考文獻
[1]薛思媛.事業單位雇傭臨時工養老保險補繳怎么辦?[J].天津社會保險,2014(6).
[2]李子敏.機關事業單位臨時用工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國家治理,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