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于曉飛
[摘 要]隨著“大運行”體系建設的深入推進,地縣一體化的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在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確保地縣一體化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安全穩定的運行,以“兩級三化”為導向,促進地縣自動化運行業務一體化的建設、同質化的管理,引領地縣自動化專業技術力量由“各自為戰”的模式向“協同配合”的模式轉型,打破技術力量分散、系統運維人員短缺、資源配置不合理的現狀,實現地縣兩級自動化運行能力、運行指標和人員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從而實現調度自動化運維模式由“各自獨立”運維到“一體化”運維的轉型,為“大運行”體系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大運行;地縣一體化;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兩級三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059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2-0-02
0 引 言
D5000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以下簡稱D5000系統)作為地區電網地縣調控一體化自動化系統是應“大運行”戰略部署、“調控一體化”要求和智能電網技術發展而產生的調度自動化系統,同時其也對地縣兩級自動化專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5000系統的建成投運已經打破了原有地縣自動化專業人員維護各自自動化系統的傳統局面。其通過完善系統運維管理的規定,梳理標準運維的流程,保證地縣一體化調度控制系統安全穩定的運行,進而提升自動化基礎數據的準確率和自動化運維人員的技術水平。真正實現地縣兩級一體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促進地縣之間專業化協同的目標。
1 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兩級三化”管理的建設背景
D5000系統滿足“大運行”體系建設和“地縣一體化”的建設要求,具備告警直傳、遠程瀏覽、實時監控、變電站集中監控、二次設備在線監測、自動電壓控制、綜合智能分析與告警、網絡分析、調度員模擬培訓、智能分析與輔助決策、調度計劃與負荷預測等功能,目前該系統已成為地縣電網調控人員實施電網監控、事故處理、運行統計的有效工具和重要技術支撐的手段。
1.1 深入推進“大運行”體系的必由之路
國家電網體改《國家電網公司關于全面建設“三集五大”體系的工作意見(〔2013〕1325號文)》(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地縣調業務要實現統一專業的管理,集約核心業務。目前地縣調自動化運維業務一體化運作、同質化管理水平遠未達到《意見》的要求,需進一步梳理完善。
1.2 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核心環節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2014年在《科技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智能電網與第三次工業革命》,引起了強烈反響。文章中提出,新能源技術、智能技術、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不斷突破,并與智能電網全面融合,正在承載并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以智能電網承載并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構建以安全、高效、清潔發展為目標的現代能源保障體系,離不開對電網實時監控的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作為智能電網的核心指揮環節,需緊密結合當前的新形勢,以創新精神和科學務實的態度,提出新思路、新舉措,更好地為指揮調度電網服務,通過建立完善的系統運行管理體系,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建設智能電網承載工業革命的需要。
1.3 建立服務導向型電力調度的客觀需求
發電企業、用電客戶、電網公司通過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調度員通過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監控發電企業實時的發電量和用電客戶實時的用電負荷,實現發供電的動態平衡,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通過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電網公司“三公”調度“十項措施”》,利用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提供的數據作為支撐,做好電力電量平衡分析,是踐行國家電網公司“四個服務”宗旨的具體體現。通過構建地縣兩級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的管理體系,保證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及自動化基礎數據的準確,并以此為基礎逐步建立以服務為導向的電力調度,更好地服務電力客戶,服務發電企業。
2 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兩級三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構建管理保障體系
要構建管理保障體系,就要以“五位一體”協同機制建設為抓手,通過落實“三集五大”體系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的方案,優化整合相關部門的職責,實施市縣一體化管理,規范工作職責和崗位責任,完善制度標準體系和考核評價體系,初步建立與“五位一體”相適應的組織體系、崗位責任體系和標準流程體系。
2.1.1 加強組織領導,責任界面清晰
構建完善地縣一體化自動化運維管理保障體系,實施由市公司統籌安排,市縣公司分級維護的管理模式。加強市公司自動化專業的調度與協調作用,建立由市縣公司自動化運維班的班長擔任自動化系統運維專責人的工作體系,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領導小組由地調調控中心的主任擔任組長,各縣調調控中心的主任及地調自動化室的主管作為領導小組的成員,主要負責地縣一體化自動化運維工作總體協調的督導,負責工作組及各有關實施單位確定各相關配合單位及實施單位績效考核的意見。工作小組組長由市縣公司自動化運維班的班長擔任,市縣自動化運維人員作為小組成員,主要負責落實執行相關管理制度并監督執行,負責具體工作方案的制定、實施及綜合協調,負責實施推進地縣調自動化運維業務一體化的運作、同質化管理,不斷提升地區自動化運維人員的技術水平,負責組織實施業務的培訓。
2.1.2 完善檢查評價,實現閉環管理
采用調研、巡視、督導、檢查等多種方式,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確保工作質量持續地提升。通過公司內部對機制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完善量化考核標準,細化各項考核制度,增強考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利用考核評價手段確保責任體系落實到位。通過閉環管理持續提高專業化管理水平,確保“兩級三化”促進專業協同管理切實取得的成效。
2.2 實施“大運行”體系下地縣兩級一體化管理
2.2.1 組織地縣一體的自動化應急演練
為持續提升地縣自動化人員應急處理能力,地調自動化班要定期組織開展自動化系統應急演練,提升自動化人員對應急事件的處理水平。
通過定期組織地縣聯合應急演練,要求所有參演人員要明確事故發生過程中各自承擔的工作任務,避免出現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的現象。經過地縣一體的應急演練,市縣公司自動化專業人員進一步適應了在“大運行”體系下自動化專業全新的工作模式和系統應急處理的措施。為“大運行”體系的鞏固和提升奠定了基礎。
2.2.2 采用行動學習法強化業務培訓
在地調層面進一步細化明確“AB角”制度,確保每位成員都熟識各自承擔的工作指標與任務,工作任務的派發要充分結合員工自身的特點,爭取工作效益最大化;在縣調層面要求各縣公司按照市公司自動化班的人員分工方式確定地縣一體化、AVC、調度數據網、二次安全防護等專業專責人。以地調專責人為小組負責人,組織協調縣調專責人開展專業工作,并逐步建立小組內部考評及班組對小組負責人的考評體系。利用自動化班組的工作特點,采用行動學習法,對上配合省調工作,對下進行專業管理,本身從事具體工作,利用這些優勢,將小組負責人培養成既有專業知識,又具備管理能力的全面人才,將自動化運維班打造成公司人才培養基地。
2.2.3 建立定期溝通交流機制
利用地縣一體調度視頻會議系統,召集個縣公司自動化人員組織召開季度調度自動化系統運行分析會,從典型案例入手,分析并學習,提出優化建議;組織市縣公司自動化專業人員宣貫并學習省公司下發的、在電網調度自動化方面的管理規定,梳理公司當前地縣一體化運維方面的管理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定期開展視頻班組大講堂活動,學習最新的自動化技術標準、規章制度和典型運維經驗,并對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在學習和交流中不斷提升地縣自動化運維人員的技術水平。
2.3 健全流程體系實現標準化建設
2.3.1 編制統一的標準化的作業指導書
編制統一的標準化作業指導書,規范地縣調自動化運維人員的作業行為,確保自動化人員在地縣調控一體化自動化系統中的維護質量。并由地調自動化班安排專人對每次的工程進行質量驗收,對公司工作質量進行監督評價。
2.3.2 編制D5000系統作業控制流程
編制D5000系統作業控制流程,流程規定前期的準備階段地調或縣調在作業前準備作業資料,應包括設備命名編號通知、一次接線圖、一次設備參數和審核后的監控信息表等。按照不同的作業內容編制相應的作業控制卡。地調專責人負責審核作業控制卡是否合格。合格后地調或縣調自動化運維人員根據作業控制卡執行作業任務,并指定專責人對作業結果進行檢查。工作結束后將作業控制卡分別存檔。
2.3.3 編制地縣協同自動化應急預案
編制地縣協同自動化應急處置預案及處置流程。在發現或接收到自動化應急事件的報告后,按照系統應急處置預案啟動自動化應急處理流程,由地縣自動化專業骨干共同對事件原因進行分析和研判,迅速查明原因,并組織開展應急處理。在事件結束后,由地調自動化管理人員組織開展事后分析,編寫分析報告并歸檔備案。地縣協同自動化應急處理流程能有效提高應急處理的能力,縮短應急處理的時間,提高地縣自動化運維人員對系統的應急處理水平。
2.3.4 編制地區自動化系統檢修管理規定
依據省調下發的《山東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檢修管理規定》,要求自動化設備檢修工作需提前3個工作日從OMS系統中提報檢修申請,由自動化人員進行作業指導書的編制。編制地區自動化系統檢修管理規定,可以規范自動化系統設備檢修工作,提高設備檢修管理水平,實現電網自動化設備檢修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的工作步驟,確保工作無遺漏。
3 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兩級三化”管理的效果
通過實施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兩級三化”的管理模式,實現了系統運行維護過程中的全過程閉環管控,在保證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同時,更好的服務于電力客戶、發電企業,展示了企業的良好形象。
3.1 顯著地提高了地縣調控一體化系統運行水平
在地縣調控一體化自動化系統新型運維模式下,隨著自動化專業管理半徑的延伸,通過積極拓展專業管理的深度和廣度,制定多項切合實際工作的統一的工作標準和流程體系,通過多方位培訓有效地提升自動化維護人員,特別是縣級自動化專業人員的技能水平,使系統在運維過程中始終可控、在控,顯著提高了地縣調控一體化系統的運行水平,有效地保障了地縣調控一體化系統安全穩定的運行。
3.2 自動化運維效率全面提升,管理規范化運轉
通過對日常工作中各規范流程的梳理,使日常運維更流暢,系統標準化管理水平和自動化人員的運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職責不清晰和推諉扯皮的現象得到有效的根治。系統各層面操作逐步實現標準化,尤其是作業指導書、系統應急處置預案和流程的編制與發布,有效地規范了自動化專業人員日常運維的工作過程,提升了地縣自動化運維人員對系統的應急處理水平;信息表管理流程、畫面規范、信息規范等相關流程或規范的修訂,充分保證了信息表的長期有效管理,統一了整個地區的應用畫面,使信息更加規范。
3.3 自動化基礎數據準確率得到提升
通過地縣自動化運維工作規范化的管理,地區遙測狀態估計合格率明顯得到提升,遙測狀態估計合格率的提升,為調度員潮流、靜態安全分析等高級應用提供了更加可靠度實時潮流數據,提高了高級應用的計算精度和收斂率,為調度員提供了更加可靠可信的輔助決策。
3.4 自動化運維人員技術技能水平不斷
利用工作小組培訓模式及自動化創新工作室的培訓作用,有效推動了自動化專業培訓工作的落實,促進了自動化運維人員的知識更新;開展多方位的互幫互學式的培訓,實現了專業知識的有效傳遞,推動了整個地區專業人員的進步。全面提升地縣兩級自動化人員專業綜合素質,為“大運行”體系建設提供充足的技術人員保障,有利于地縣一體化自動化運維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實施。
4 結 語
本文通過探索新形勢下地縣一體化系統維護的模式,在“大運行”體系建設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提出“兩級三化”的自動化運維管理體系。該體系具有較強的普適性,在實踐中取得了不錯的實施效果,可以在各地調自動化專業推廣應用。
主要參考文獻
[1]陳寧,徐春雷,莊衛金,等.地縣一體化調度自動化系統分布式數據采集方法[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1(24).
[2]胡海霞,卓蘭霞,劉麗.IT運維自動化在電力系統的應用[J].中國電子商務,2013(4).
[3]劉振亞.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支撐又好又快發展[J].電網與清潔能源,2009(9).
[4]胡蓉,沈鍵,許凌.調控一體化模式下的華東電網自動電壓及自動發電控制應用[J].華東電力,2011(2).
[5]繆建國,李云鵬,徐春雷.地縣一體化調度自動化系統在南通電網的應用[J].江蘇電機工程,2011(5).
[6]王滔.適應地縣一體化模式的湖南益陽電網調度自動化專業經驗探討[J].電源技術應用,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