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靜
[摘要]在大數據時代,知識融合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也對檔案的管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科技檔案本身具有一些先天性的優勢,如專業性強、完整性好等,不過在管理體制方面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立足大數據環境,相關部門應及時更新認識,逐步推進科技檔案的數字化和信息化,推動其融合發展,確保科技檔案功能的充分發揮。本文結合大數據與科技檔案的相關概念,分析了當前科技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大數據環境下科技檔案融合發展創新的策略進行討論。
[關鍵詞]大數據;科技檔案;融合;發展;創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093
[中圖分類號]G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2-0-02
在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的帶動下,云技術、大數據、“互聯網+”等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線,這些新興事物正在逐漸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大數據的出現,在許多行業和領域中都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也因此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1 大數據與科技檔案
大數據也稱巨量數據或者海量數據,指數據量極其巨大,無法通過現有的主流數據處理軟件,在合理時間內進行采集、管理、處理的數據集合,是繼移動計算、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之后的又一個新興事物。在進入大數據時代后,海量的數據以及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數據的存在,超出了常規關系數據的數據管理能力,而考慮到海量信息的雜亂性和無序性,想要對其進行有效應用,就必須做好相應的信息檢索、提取、分析和整理等工作。
科技檔案,全稱為科學技術檔案,通常指能夠反映科學研究、項目建設、儀器運行及管理工作的數據信息,包括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科技檔案具有幾個非常顯著的特點,一是獨立性,不僅指檔案本身涉及領域的相對獨立性,也指檔案內容的專業性;二是價值性,科技檔案并不是單純地對科研和生產活動進行記錄,也是開展各項活動的基礎,是技術創新的重要保障,與常規意義上的檔案相比具有較高的價值性;三是現實性,科技檔案本身具有現實使用性,即使在歸檔完成后,同樣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四是成套性,通常情況下,科技檔案都會圍繞一個獨立的項目進行,形成一系列規律性的文件整體,這也是科技檔案區別于其他檔案的最為顯著的特征。
大數據的出現,對于科技檔案的影響不可謂不大,首先是在線化,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移動寬帶用戶的數量超過了7.3億戶,人們可以利用網絡實現工作內容和相關記錄的發送,這種在線化的記錄模式對傳統的科技檔案形成與管理流程和方式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其次是碎片化,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為人們提供了多元化的工作方式,檔案部門對于信息的接收方式變得支離破碎,雖然提升了信息傳輸的實效性,但是也破壞了科技檔案的成套性特征,需要相關人員的積極應對;再次是去中介化,移動互聯網絡的普及進一步縮短了個體與目標之間的距離,使信息傳輸更加高效和便捷,使科技檔案的收集和歸檔可以直接利用網絡完成,檔案管理人員只需要進行檢定和分類編目即可。
2 大數據環境下科技檔案管理的問題
大數據的出現,使科技檔案管理工作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和困境,一是保密性與共享性的沖突,根據檔案的內容和屬性,需要確定科技檔案的保密級別,保證信息安全。而在大數據的影響下,云計算等手段的出現使數據的挖掘和分析可以隨時進行,可以從海量數據中提取出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數據的共享是數據挖掘順利展開的基礎。科技檔案本身的保密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數據的共享,如何掌握兩者之間的平衡,是管理人員必須深入研究的問題。二是碎片化與整體化的沖突,以往人們對于信息的關注一般都停留在整體性、系統化的信息上,而互聯網的普及,為信息的獲取提供了便利,人們關注的重點逐漸轉移到了碎片化的信息數據上,這與科技檔案成套性的特點是相悖的。三是獨立性與知識融合的沖突,媒體融合指多種媒介呈現出了功能一體化趨勢,在科技檔案中,就是不同類別、不同形態的檔案相互融合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知識融合就是科技檔案組織機構重組、資源重整及流程再造的過程。不過,就實際發展情況分析,科技檔案本身的相對獨立性嚴重制約了媒體融合的順利展開。
3 大數據環境下科技檔案融合發展的創新策略
3.1 完善管理系統
最近幾年,伴隨著大數據的興起,信息采集和處理工具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為科研活動的記錄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而這些被記錄下來的數據資料是否都具備相應的檔案價值,答案是不一定。為了保證檔案的價值性,需要結合大數據的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技術,從海量的原始記錄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整理和歸檔,形成完善的科技檔案。而想要實現上述目標,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是很難實現的,必須依靠數字化管理系統,應該認識到,科技檔案的數字化并不表示數字化的科技檔案,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數字化管理系統的建設中,核心內容是實現對于科技檔案的遠程數字化采編,然后將形成的檔案主體直接傳輸到系統中,通過歸納和匯總,形成完整的科技檔案,能夠有效彌補傳統科技檔案收集中存在的缺陷,提升檔案收集的效率。
3.2 推進知識融合
在大數據背景下,知識融合可以說已經勢不可擋,而科研檔案的管理部門屬于一個相對獨立的機構,想要真正實現科技檔案的媒體融合,前提條件就是必須建立起統一的數字化檔案管理系統,或者實現不同部門之間管理信息系統的相互連接和融合,這樣才能夠能保證科技檔案數據的及時收集和歸檔。而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引發科技檔案管理業務流程的再造。科技檔案的管理與普通檔案相似,包括了歸檔、整理、鑒定等多個環節,在傳統工作中,歸檔是核心,而且是以接收歸檔為主,以現場收集為輔,強調集中收集。而在媒體融合趨勢下,科技檔案的收集歸檔只需要形成完善的歸檔制度,就可以由相關主體自主完成,系統可以根據上傳的檔案內容及形態等,自動進行整理工作,實現了檔案管理部門的扁平化發展,在解放勞動力資源的同時,也使專業管理人員可以對科技檔案的深層價值進行挖掘。
3.3 注重人才培養
相關學者提出,在當今社會,知識的轉化存在四種不同的模式,分別是社會化、融合化、外在化和內在化,而通過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互動,知識可以通過這四種模式實現逐步擴散,完成知識的嵌入、累積和傳播。在科技檔案中,蘊藏著豐富的隱性知識,必須由專業的管理人員進行深入挖掘,突出其顯性價值,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加強對于人才的培養,引入SECI模式,強化科技檔案管理隊伍的建設。首先,工作人員必須具備比較寬廣的知識面,可以準確判斷和提取出具有潛在價值的檔案信息,并且將其潛在價值挖掘出來;其次,應該提升工作人員的編輯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進行內容的索引和主體的分類,實現檔案知識的外在化,突出其中所蘊含的價值;最后,應該強化工作人員的保密意識,雖然媒體的融合推動了科技檔案信息的共享,不過同樣需要依照不同的用戶,設置相應的保密等級,要求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安全防護意識,可以利用數字簽名、加密技術等,強化對于數字版權的保護。
4 結語
在大數據背景下,科技檔案的管理呈現出了許多新的特點,知識融合已經是大勢所趨。相關部門應該重視起來,分析大數據對于科技檔案的影響,了解現階段科技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推進科技檔案的融合發展,確保其價值的充分發揮,為社會的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主要參考文獻
[1]王蘭成,黃永勤.大數據時代國防科技檔案服務的信息技術研究[J].浙江檔案,2014(11).
[2]宋寧.淺論大數據時代下的科技檔案管理[J].遼寧經濟,2015(10).
[3]王莉.淺談大數據時代科技檔案融合發展創新之路[J].山西檔案,2016(1).
[4]談清輝.國有企業科技檔案檢索方法提升與大數據管理探究[J].檔案學研究,2014(5).
[5]陳南.大數據環境下檔案管理策略研究[J].治黃科技信息,2016(2).
[6]朱青梅.基于大數據時代的科技檔案開發要素研究[J].陜西檔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