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
[摘要]小組成就分工法(Student-Teams-Achievement-Divisions,STAD),它是國外教育界廣泛應用的一種合作學習模式。如何在我國大學的計算機軟件課程中恰當地運用STAD模式,提高學生課堂興趣度、參與度,進而鍛煉他們的合作精神,提高學業素養和學習成績,是值得進行的一項教學研究。
[關鍵詞]STAD;合作學習;計算機軟件;教學;研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137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2-0-02
現在各個大學的課堂普遍存在著盡管教師們認真備課、用心授課,但是只有小部分學生積極互動,大部分學生只是被動參與,甚至還有學生游離于課堂之外的現象。即使是培養學生個人操作能力的大學計算機軟件課程也是如此。如何有效地改變這種現象,使學生由被動聽課轉變為主動參與,由孤立個體學習轉變為合作小組進步,是許多高校教育工作者正在思考與研究解決的問題之一。
1 STAD模式概述
學生小組成就分工法是由美國約翰遜·霍普金斯大學的教授斯萊文及其同事所研究的一系列的學習方式之一。STAD合作學習模式主要包括四個環節:課堂授課—小組活動—獨立測驗—小組認可。STAD模式以現代社會心理學、教育社會學、認知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學等理論為基礎,以研究與利用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為基點,以目標設計為先導,有效地改變了學生們課堂上的社會心理感受,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質,是一種極富創意與實效的教學模式。
大學計算機軟件課程是一門基礎課程,一般在大學一年級開設,講授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操作系統軟件及常用應用軟件等內容。由于當代大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水平較高的學生會覺得大學計算機軟件課程的部分內容過于簡單,希望學習到更多更新鮮的課程,而部分水平較低的學生則希望更多更細致的獲取計算機基礎知識,往往是舊的內容還沒學會,新的內容無所適從。傳統的“一刀切”的授課方式,無法面面俱到,不利于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在大學計算機軟件課程內容的授課過程中,運用STAD合作學習模式有助于解決上述問題。
2 STAD模式在大學計算機軟件課程應用的實踐研究
2.1 調查并選取對照班
為了對比驗證STAD模式在大學計算機軟件課程實際教學中的效果,研究采用對照班實驗的方法。分別選取S高校班型相同(30人)、入學成績接近的a班和b班,其中a班運用STAD合作模式進行教學,b班采用傳統的授課方式。為了確保實驗的可對比性,對兩個班級進行了計算機軟件基礎能力的問卷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
圖中顯示,兩個班級學生的計算機基礎能力基本接近,尤其是在Photoshop、Flash、Premiere等軟件的操作方面基本等同于完全不會,很適合用于研究驗證STAD合作學習模式的實際應用效果。
2.2 STAD模式的具體實施
在嚴格保證a、b班授課學時、實驗學時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對a班實施了STAD模式的教學活動。以Premiere軟件教學為例,全部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組建小組。依據異質、互補原則,按現有計算機水平進行分組,每組由一名水平較高的學生,兩名中等水平學生,一名水平較差的同學組成4人小組。
(2)課堂教學。使用PPT課件及實際操作演示,向學生講授Premiere軟件使用的基本技巧,作為小組合作的基礎,布置小組共同作業,完成一段汽車宣傳片的視頻文件和一個MTV視頻文件的混剪,加入字幕、轉場等特效。
(3)小組學習。將整個作業任務分割成幾個小任務,比如視頻處理、音頻處理、特效處理、材料整合等,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分工、互助、合作完成作業。任務完成后小組首先進行自我評估,并總結失敗經驗,交流學習心得。
(4)評估總結。為避免無效合作,鞏固學習效果,學生上交小組作業,由教師依據作業情況評價小組合作的成果,學生據此進行思考與總結。
2.3 STAD實施效果評估
為了較為精確的評估STAD的實際實施效果,對a、b班進行相同時限、相同任務的單人作業測驗,依據作業的實際完成度、精確度兩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評估。
下面是規定時間內完成度的對比圖與作業精準度的對比圖,如圖2和圖3所示。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實施STAD模式的a班的作業完成度和精準度的綜合成績均顯著高于傳統方式授課的b班,這是因為學生在互幫互助、團結協作的學習活動中,對授課內容的興趣度、參與課程內容的主動程度、學生之間的接納程度均有所提高,進而提高了學生的學業成績。
3 反思與展望
通過STAD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踐教學研究,對STAD模式有以下幾點反思。一是學生之間需要時間進行了解和熟悉,這樣小組的合作學習才能更加默契,取得較好的效果;二是STAD模式在有明確要求的實驗作品的課程中表現更加良好,在理論內容較多的課程中表現一般;三是STAD模式實施過程中出現少部分學生讓組內其他成員替代任務,自己坐享其成的現象。對于這些存在問題,教師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精心的做好STAD教學設計,合理分組,啟發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帶動小組與小組、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在小組合作完成作業時也需要多監控、指導。研究證明,恰當的運用STAD合作學習模式進行大學計算機軟件課程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解決當下大學課堂中部分學生參與度、興趣度不高的問題,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其值得進行進一步的進行研究和推廣。
主要參考文獻
[1]A K Ellis.Research on Educational Innovations[M].4th Ed. Larchmont, NY: Eye on Education Inc,2005.
[2]王坦.合作學習簡論[J].中國教育學刊,2002(1).
[3]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