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玥
【摘 要】世界歷史在17-18世紀朝著更深遠的方向發展。在以歐洲為代表的封建國家中,封建主義的基礎受到了嚴重的沖擊,資產主義的發展和出現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之后,歐洲各大主要的封建國家陸續開始進行改革,從客觀上來說,歐洲封建國家的改革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關鍵詞】歐洲封建國家;改革;歷史地位
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發展動搖了封建國家統治的根基,為此歐洲的封建國家開始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陸續進行改革。在改革的期間,歐洲國家不但擴大對海外的殖民擴張,經過各國之間的激烈競爭,英國最終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社會環境的巨大變化,使得啟蒙思想有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政治思想。
一、歐洲封建國家的改革使生產關系暫時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
我們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了解到生產力決定著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因此只有生產關系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才能夠使社會不斷進步。14世紀至15世紀,歐洲的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中的分工也越來越大,商品經濟更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在地中海沿岸,資本主義開始悄悄萌芽。到了16世紀,歐洲的資本主義發展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到17世紀中葉,英國開展了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之前封建專制的君主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不但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而且也反映了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對歐洲和其他國家后來的改革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使世界歷史走向了新的歷史時期。之后的法國、奧地利、普魯士、俄國等歐洲主要的封建國家都進行了資本主義的改革。即便是當時歐洲最落后的俄國也出現了資本主義的手工工廠。
歐洲的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歐洲大陸的不少國家在政治方面卻還是處于封建專制的統治之下。這種不相協調的生產關系對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不但使社會的發展受到了影響,而且也使得各個國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被削弱,甚至也使封建王朝的統治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所以,必須要對舊的生產關系進行調整,使它能夠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這個問題也成為了當時歐洲各大國家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歐洲國家的一些比較有遠見的封建統治者,開始大力推行自上而下的資本主義改革,而改革所尊崇的核心觀念就是重商主義。這些統治者把金銀財寶的充足看做是國家繁榮的標志,積極的開展對外貿易和發展國內的工商業。就改革所取得的結果來看,封建統治者所推行的重商主義使政府的收入得到了提升,而且從特定方面來看,各國的實力都得到了提升。這可以表明,歐洲封建國家所進行的改革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它對社會生產關系的調整作用是必然的,不可以被忽視的。
二、歐洲封建國家的改革對舊的生產關系進行調整
由于當時歐洲的資本主義發展的水平并不是很高,因此還無法對生產關系進行變革,只能對舊的生產關系進行調整,以此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歐洲大陸的封建國家在17世紀至18世紀所進行的改革在政治方面依然沿用了之前的封建專制制度,因此也沒有讓已經進行改革的各個國家經歷從封建制度向資本制度的過渡,這主要是由當時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當時的現實情況是,在17世紀后半葉的法國、俄國以及18世紀的普魯士和奧地利的資本主義發展水平還比較低,無法完全的撼動封建主義的地位。一直到18世紀后期,法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這才是資本主義制度在法國得以確立。而德國和俄國則是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經過了戰爭才正式走向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這些都說明了當時的社會環境無法完全的變革生產關系。
資產階級剛剛興起,力量還比較弱小,因此他們需要得到王權的庇護,從而讓自己可以更好的發展,根本沒有更多的經濟再去對舊的生產關系進行變革。當時的歐洲的封建生產關系并沒有完全的消失,還可以進行自我調節。另外新興資本主義對封建主也有幫助,他們可以借助資產階級的力量來鏟除封建割據的力量。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封建統治者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維護自身的封建統治,調整封建生產關系,以此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但是不管封建主的目的是什么,變革舊的生產關系就是適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三、歐洲封建國家的改革順應了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實現社會變革一般來說是有兩種途徑,分別是革命和變革。革命的方式一般都是需要通過暴力、武裝來實現的。和革命的方式相比較,變革比較的溫和、緩進,一般都會選擇從經濟方面進行改革,同一時間內很少會涉及到政治方面。所以,歐洲封建國家借助于改革的手段來從封建國家向資本國家轉變,必然會需要很長時間。17世紀至18世紀,歐洲大陸還不具備對舊的生產關系進行變革的各種條件,因此歐洲封建國家的君主們開始進行改革,努力的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排除不利而對因素,借助資本主義的力量來消除地方的割據勢力,最終促進全國市場的統一。
歐洲的封建君主們在改革中所推行的重商主義,也是資本的原始資本得到了快速的基本,商品經濟也得到了發展。這些都為各個國家邁向資本主義起到了推動作用。盡管通過改革的方式實現資本主義改革的目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我們可以從一定角度上理解:17世紀和18世紀歐洲封建國家的改革其實就是封建社會向資本社會轉變的開始,它在整體上是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也順應了世界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因此我們需要肯定其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四、總結
歐洲封建國家在17-18世紀進行的改革,雖然沒能撼動封建主義的統治地位,但在調整生產關系使其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它在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因此我們需要證實其地位和發揮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南亮.如何認識教材對歐洲封建國家改革的評價[J]. 中學歷史教學,2003.10:27
[2]冒錦華.怎樣確認歐洲封建國家改革的歷史地位[J].中學歷史教學研究,2001.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