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聯勇
摘要:國有合營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市場體制變革、市場格局越來越復雜的形勢下,需要時刻跟隨時代的發展調整改進自身的管理模式,尤其是要強化內部控制管理,以提升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使企業的發展符合時代需要與市場要求,推進企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國有合營企業;內部控制;風險;對策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及國際市場的不斷發展,許多企業為了擴大自身的經營規模與業務,紛紛通過投資控股、合營、聯營以及海外投資等方式,來轉變自身的經營方式,尋求更大的經濟效益。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在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中也在不斷調整升級自身的經營模式。
一、國有合營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風險
當前國有合營企業雖然比較注重內部控制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作用及重要性,但在內部控制的實際推進執行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與風險。
(一)內部控制執行不力,沒有較好的內控環境
按照現代企業規范管理的要求,合營企業需要建立一套系統、合理、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并在企業得到有效執行,但由于國有合營企業的業務及結構相較于其他企業有一定的復雜性與特殊性,在實際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中往往會出現一些較難解決的問題與事項,導致內部控制執行不力。就目前而言,合營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執行不力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合營企業要想打造一個健康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需要建立有效合理的企業治理機制,確保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及管理層嚴格依法依規履行各自的職責權限,避免控股股東干預經營層管理事務,然而縱觀當前大部分合營企業并未實際做到這一點。第二,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包括管理層在內的企業全體員工,按照要求與標準共同參與實施,而在當前,部分國有合營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在全體員工中推行不到位。第三,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設計不夠合理,內控制度的業務流程存在問題,此類問題導致員工在按照內部控制流程工作時可操作性不強或按流程操作時效率太低,業務開展也就不按或不能按流程操作,具體操作起來相對隨意,最終導致財務報告的真實性、業務的合法性、經營的有效性等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第四,內部審計作為內部控制的監督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受到管理層干擾,不能發揮最大的監督作用。第五,監事會形同虛設,不能有效發揮應有的職能。
(二)對內部控制風險認識不清
當前國內市場中的競爭也愈演愈烈,出現許多不確定因素,尤其是在當前國際市場環境越來越復雜的形式下,企業的發展多多少少會受到國際形式、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等方面的影響與沖擊,在此情況下,企業面臨的風險與挑戰程度也會逐步加大。
然而,目前我國部分合營企業在風險意識及風險管理方面比較欠缺,現階段仍有許多企業對風險管理的意識仍然停留在以往的觀念上,對企業當前及未來的發展中面臨的困難挑戰認識不足,缺乏應有的風險管理意識,導致企業在運營中不能很好應對各種突發的風險與問題。
(三)缺乏較強的風險應對能力
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通常會面對政治風險、自然環境風險、市場風險、法律風險、投資風險、經營風險、保密風險、信息風險等。
面對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風險問題,現階段部分企業缺乏先進的理念和長遠的發展目光,缺乏具有前瞻性的風險管理意識與方案,不能較好的對業務范圍內的風險問題進行識別、分析,也就無從制訂應對風險的措施,無法有效將風險降到可以把控、應對的程度。
二、強化國有合營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議與對策
針對當前國有合營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下總結幾點強化的建議及對策。
(一)健全當前的內部控制機制
1.要根據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企業發展的實際要求,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和有關規章制度,建立和完善監督機制,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及抵御能力,確保企業有序、健康、長遠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
2.要進一步提高股東規范運作意識,促進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的規范化運作。另外,要建立和完善監督機制,細化監事會工作制度,明確監事會職責,完善監事會的來源與專業構成,并對監事建立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建立責任追蹤和獎懲制度,使其充分發揮監督職能。
3.要定期開展內部控制測試工作,企業可以聘請第三方內部控制專業咨詢機構,圍繞內部控制體系評價的目標,針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業務層面采用跟單作業和關鍵控制抽樣檢查的方法對執行層面符合性情況進行測試,企業層面采用檢查、訪談、問卷分析等方式進行測試,查找內部控制設計和執行方面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進行專項整改,屬于內控設計的問題,定期修改內控制度,屬于執行的問題,責成相關崗位落實整改并定期跟蹤復查。
(二)樹立較強的風險意識及風險應對能力
1.國有合營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要牢固樹立風險管理意識,這也是建設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機制的一個重要前提。國有合營企業可以在企業文化中適當添加風險管理的內容,在日常工作規范與業務操作環節反復強調風險意識及應對風險的重要性。只有具備了較強的風險管理意識,企業員工才能正確意識到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機制的重要性,才能有效推進企業風險意識在內部控制工作中的落地執行,使員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夠自覺發現風險、上報風險與應對風險,從而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
2.企業要切實提升自身的風險應對能力,建立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分析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并制定相應的風險控制與應對方案。企業可以通過對經營管理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分類與評估,根據風險的等級實施分層管控,使風險管控發揮最大的成效。同時,要提升風險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企業要定期舉辦培訓學習活動,提高風險管理人員敏銳的市場觀察力和風險判斷力,使其通過自身的豐富經驗與掌握的先進理念、技術,及時發現企業中存在的各種風險。
(三)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及監事會的監督作用
在企業內部監督環節中,內部審計始終居于主導地位。因此,國有合營企業要充分運用內部審計的監督手段,通過對風險控制點、風險控制方法和效果的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檢查,保證風險控制的實施效率和效果。
1.企業需要制定以風險為導向的審計制度,并將審計工作的重點適當偏向降低企業風險、應對潛在風險方面。另外,企業需要確保內部審計具有相對獨立性,真正落實審計委員會制度,嚴禁任何人、任何部門直接干預內部審計工作,保障審計的權威性。對內部業務部門,需保障在各項業務活動中,嚴格遵守內控制度,確保管理規范、風險可控;對內部財務部門,則需要保障其搜集整理的相關信息真實可靠,并對企業使用資金的情況進行全程監督管理,以真實反映企業的具體運營情況。
2.企業監事會應充分發揮監督作用,針對董事、管理層及財務等重要崗位履職情況進行監督。同時企業要定期聘請第三方獨立機構對企業的財務事項、重大事項、關聯交易、內控工作等進行外部審計,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獨立審計不受干擾。
三、結語
在當前經濟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環境下,國有企業為了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將成立國有合營企業作為其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舉措。作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不僅能夠提升企業的整體經營管理水平,保障業務流程的規范性、財務信息的完整性及真實性,還能使企業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潔.淺談我國企業風險管理的現狀及完善對策[J].知識經濟,2015,16:93-94.
[2]孫艷兵.全力構建全面風險管理的內控體系——國有上市企業風險管理評估[J].財經界,2010,12:65+67.
[3]張根明,張樹銀.我國礦業上市企業風險管理實證研究[J].礦業工程,2011,02:3-5.
[4]王新華.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實施策略應用[J].中國商論,2015,27:28-30
[5]丁悅.內部控制在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5:131.
(作者單位: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