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鑫鑫
體育本科專業與我國體育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課程銜接研究
秦鑫鑫
為了了解體育本科專業與我國體育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課程兩者之間的銜接問題,運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對我國119所招收體育學碩士的高校招生考試的課程進行統計,并得出每一門科目在119所招收學術型體育研究生的高校中所占的比重,最后與體育教育專業和社會體育專業所開設的課程進行比較。結果表明:在119所招收學術型體育研究生的院校中各個科目的考試比重存在嚴重者不平衡的現象。建議各相關教育部門應全面地促進體育本科課程與體育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課程的銜接。 關鍵詞:體育本科課程; 體育學碩士;招生;考試課程; 銜接問題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ports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s in 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analyze 119 Chinese enrolled subject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rtion of each subject in 119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at enroll academic sports postgraduates is compared with that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ocial spor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119 recruitment of academic sports postgraduate institutions, there is a serious imbalance phenomenon among the proportion of the examination of various subject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levant educational departments should promote the convergence of PE undergraduate course and PE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Key words: PE undergraduate course; PE postgraduates; recruit student; entrance exam courses; cohesion
近幾年體育本科專業中的體育教育與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生考研率并不是很高,然而體育本科的開設課程情況可能是其原因之一。體育本科專業與學術型體育研究生招生考試課程銜接出現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主要通過將體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方案與學術型體育研究生招生考試課程進行比較,從而更全面地了解體育本科專業與研究生招生考試課程之間銜接存在的問題,并且對如何促進其二者的銜接提出一些建議。
1.1 研究對象
以全國119所招收學術型體育研究生的高校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登錄中國知網,檢索從1995.1.1—2015.6.10的文獻。以“體育本科專業”為關鍵詞檢索得到11篇文獻,引用6篇;以“學術型體育研究生招生課程”為主題檢索得到84篇文獻,引用2篇。
1.2.2 邏輯分析法
以所學知識為載體對其相關概念、以及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與整理,從而進行文字綜述。
2.1 我國招收學術型體育研究生院校的現狀
我國招收學術型體育研究生的院校包括24所985院校,25所211院校以及70所其他院校招生。

表1 我國985院校入學考試中各類課程所占比例

表2 我國211院校入學考試中各類課程所占比例
通過對985、211、以及其他院校招生考試科目比例的統計,不同科目考試的比重是不一樣的,甚至兩個科目之間會出現較大的差距,在這3類院校當中,考《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理學》、《學校體育學》的比重較大,然而在2003年教育部印發的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方案中是有這3門課程的,但是大多數本科院校不重視這幾門課程的開設,所以開設的課時并不是很多,導致許多學生在這幾門專業課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很差,這一方面的因素使學生的考研成功率大打折扣。然而在社會體育專業中,許多院校并沒有開設《運動訓練學》、《學校體育學》、《體育心理學》、《體育史》、《教育學》等科目,使得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生在研究生招生考試中,相當于從零開始,對于專業基礎知識得從頭學起,難免在復習過程中顯得有些吃力,盡管每年都有部分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了研究生的學習當中,但對于許多專業的培養方向以及培養目標并不是很明確。此外在大多數的院校在開設體育本科專業課的同時過于拘泥于傳統的教學,并且在申辦專業的過程中,一些院校往往不能結合自身實際,而是院校之間相互借鑒,甚至“照抄照搬”痕跡較重[1]。而像《體育運動與健康促進》、《體育史》、《民族傳統體育學概論》《體育經濟學概論》等課程在各類院校招生考試中基本沒有提及。
4.1 適當地增添體育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課程的專業課課時
經過統計119所學校,得到《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理學》、《學校體育學》這3個課程占的比例相對較大,但許多本科院校在這些科目上開設的課時并不是很多,從而導致體育本科專業與研究生招生考試課程之間的銜接出了問題。專業設置的依據應遵循社會實際需要和學校培養人才的客觀規律[2],為了體育本科專業與研究生招生考試課程更好地銜接起來,應該適當地加大某些專業課科目的課時,從而使學生在研究生招生考試時增添不少信心。
4.2 社會體育專業的院校應以選修課的形式適當地開設體育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相關的科目
社會體育專業是為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全民健身活動蓬勃興起對高等體育專業人才需求而設置的新興體育專業[3]。在社會體育專業的課程方案設置中,并沒有開設《運動訓練學》和《學校體育學》這兩門專業課,并且《體育心理學》、《體育史》、《教育學》這幾門課程也沒有開設,因此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生在研究生入學考試的過程中,在專業課上需花費更多的精力才能彌補這一缺陷,所以適當地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相關的專業課對體育本科與研究生招生考試課程的銜接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在開設專業課的同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要對學生多講授一些自己研究領域的前沿學術知識,從而對學生起到熏陶作用,使學生對某一體育專業領域產生濃厚的興趣,為國家培育專業性人才奠定基礎。
在統計985、211以及其他招收學術型體育碩士的院校招生考試科目后,得出《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學校體育學》的考試比重較大,而《運動解剖學》、《體育心理學》、《教育學》、《體育社會學》、《體育概論》、《體育基本理論教程》、《體育管理學》等科目的考試比重較小,很顯然在體育本科專業課程和體育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之間存在不平衡的現象,研究生院校的開設對于本科院校中的優秀學生來講是一個學習的平臺,使自己的專業在理論方面得到升華,從而為我國體育科研事業獻一份薄力,因此促進體育本科專業與體育學碩士招生考試課程之間的銜接需要受到相應部門的重視。
[1] 劉平清.高等教育大眾化下體育本科專業建設與發展探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7):80-83.
[2] 李騮,崔繼安,韓丁.我國高等院校體育本科專業結構狀況分析與調整設想[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6,(3):67-73.
[3] 劉曉輝,張宗國.我國高校體育本科專業設置與控制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2,(6):113-118.
Study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E Undergraduate Program and the Chinese Admission Examination for Postgraduat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Qin Xinxin
秦鑫鑫(1993-),男,山西臨汾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0, Shanxi, China.
G807
A
1005-0256(2017)02-0075-2
10.3969/ j.issn.1005-0256.2017.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