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幫琴
建設環境文化,發展學生個性
■丁幫琴
教育是為了將學生培養成個性鮮明、人格健全的人,而和諧的環境文化可以于無形中陶冶學生的情操。班級是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活動場所,因此,建設良好的班級環境對于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
優美的自然環境往往能夠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同樣,優美的班級環境也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使得學生在此環境中陶冶情操。因此,班級的環境建設尤為重要。班級內環境的設計應當以陽光、積極為主,使得初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這些積極向上的思想,從而引導和激勵學生平穩地度過自己的青春期。
例如,我在引領學生們建設班級內部環境時,引導學生們就各部分的設計進行探討,最終根據大家的一致決定來建設環境。首先,根據與學生們的討論結果,我引領學生們將象征著希望的向日葵圖片、富含中國文化氣息的字畫以及蘊含人生哲理的語錄張貼到教室四周的墻壁上,希望學生們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受到感染,保持陽光、向上的心態;其次,我要求學生們認真地對待教室環境,保證教室能夠保持干凈整潔的環境,從而使得學生們在這樣的環境中保持愉悅的心情;最后,我帶領學生們放置一些自己喜歡的盆栽,綠色植物不僅能夠凈化空氣還能夠為教室增添不一樣的生機,同時通過對盆栽的照顧,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在通過對班級自然環境的設計,促使學生能夠利用這種氛圍的感染,從而陶冶情操。
通過多元入手的方式對環境進行設計,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進行熏陶和影響,促使學生們能夠全面地感受清新、干凈、整潔的環境,同時使得學生在這種健康的氛圍中能夠健康地成長。
教師是學習動力和凝聚力的倡導者,只有在教師的大力支持和主動倡導下,班級的學習氛圍才會更加濃郁,才能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因此,初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倡導作用,并應注重學生的主導地位,構建“學習角”“互動園地”“展示個性”等多方面的內容,引導學生們充分展示自身個性,營造出充滿活力、積極的學習環境。
例如,我在帶領學生們進行課余活動時,發現班級里有許多同學有很多新穎的想法,尤其是學生們在課余時間將這些新奇的想法進行交流,往往會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但由于初中生良莠不齊,有的學生過于注重自身個性的展示,也有的學生十分內向,不能夠很好地表達出自身的想法。針對這一現象,我充分利用了學生們的這種心態,利用教室后方為學生們構建了有關閱讀的“互動園地”,讓學生們閱讀相關的圖書,并在“互動園地”中的記錄簿上記錄自己的閱讀心得,并定期地選出優秀的幾篇閱讀心得,在課堂上讓學生們傳閱學習,促進學生們在其后的心得記錄時,能夠借鑒一些優秀心得的閱讀手法。與此同時,我還要求學生們將自己閱讀過的圖書與其他同學共享。我要求每個小組每周推薦一本圖書,放在閱讀“互動園地”,每周更新,每周收集學生們的閱讀筆記,鼓勵學生們多讀書、勤讀書,營造書香陣陣的學習環境。
通過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構建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們以書面表達的形式表達自身的閱讀心得,不僅能夠有效規范課堂紀律,還能夠使得學生們之間交流更加穩定和諧,此外,也有助于那些不善言談的學生能夠暢通無阻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個性。
不同個性學生的發展必須要有足夠的空間和平臺,而且開放的環境是思維擴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培養學生獨特個性的前提。因此,必須專門為學生搭建自由的平臺,并且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才能、彰顯自己個性的環境。
例如,我在引領學生們建設班級空間環境時,為了給學生們搭建自由發揮的平臺,首先我利用黑板報要求學生們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思維,設計黑板報。在黑板報的設計中,我并沒有為學生們規定主體和總體規劃,而是讓學生們以小組形式自由設計自己的主題和整體規劃,我發現學生們自行設計的黑板報風格多種多樣,有的活潑,有的素凈,等等。黑板報每周設計一次,以此激發學生創作的靈感。其次,我為學生們設計了一個展示臺,可以展示自己的手工制品、文章以及其他創作,讓學生的靈感有一個充分的展示空間,提高學生創造的興趣。
通過開辟空間環境搭建平臺的方式,能夠合理地協調學生的個性發展與班級環境建設之間的聯系,使得學生能夠利用這個自由的平臺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才智,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環境文化的建設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以學生的長足發展為前提,以優良的環境去影響學生的行為和思想,與此同時,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環境使得學生能夠發展個性,促使文化環境建設與學生個性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如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