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鄒黃
小組評價激勵機制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張鄒黃
由于數學的學科特點,中學生普遍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不高,甚至會出現學生厭學數學的現象。因此,教師應當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激勵法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集中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讓他們熱愛學習,樂于學習,學有所得。
所謂激勵教學法,就是教育工作者采用各種途徑,通過運用外部條件激發學生的動機,調動其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其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努力前進的方法。將激勵法應用到數學課堂不僅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地學習,更能夠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我們如果能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激勵手段,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朝著預定的目標努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常用的激勵法有:目標激勵、情感激勵、獎懲激勵、榜樣激勵、行為激勵、活動激勵,都是相當有效的激勵方式。如行為激勵,在教育教學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將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這是充分利用了教師為人師表的品質,并作為教育一種力量而使用的一種激勵方式。當然,這些激勵方式如何具體配合運用,應當因校制宜,因人制宜。
筆者還嘗試使用了信任激勵法。信任激勵,就是在學生產生心理自卑,對學習沒有信心時,教師相信學生存在智能優勢而使用的一種激勵方法。只要這種優勢得到發揮,每個學生都能學得好;只要方法得當,就沒有跟不上的學生。每位學生身上都有他的長處,要找出他們行為中的閃光點,哪怕是細微的優點。定理背錯了,公式寫錯了,教師先表揚他不怕錯的精神,再對他說:“下次還請你回答,老師相信你能成功。”在“下次”之前,教師為他創造成功的條件,那么,相信他的“下次”總會有進步的。
教師既是一個語言的傳授者,更是學生教學活動的點撥者、合作者。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和學起著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教學評價中的激勵性語言可以激活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在課堂教學中,在良好的課堂氣氛下,找準切入點的激勵性評價,能使學生把自己的全部能量都投入到學習中去。激勵性評價的正確運用,能不斷地激活學生的學習潛力,對學生的學業和人格形成有積極的作用,能促使每個學生都走向成功。
激勵就是以某種刺激為誘因,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它是把外在的刺激內化為個人的自覺行動的過程。我將“激勵”視為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鑰匙,在班級管理和數學教學中適時運用“激勵”這把鑰匙,去開啟學生的心靈之鎖,去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運用激勵性評價可以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尊和成就感,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運用激勵性評價時要遵循學生主體原則、激勵性語言導向性原則和手段多元化原則。將激勵性評價方式及其原則恰當應用于數學教學,定會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現在的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并倡導學生在活動中合作學習,共同解決問題,共同攻克難關。我為了在課堂活動中能夠量化考核各組的活動情況,組織制定了“學習小組發言評價激勵制度”。在課堂上教師對每個小組進行激勵并予以評價。這種制度激化了學生的學習潛能,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當然,在實施過程中有很多還需要完善的部分,如小組為了能夠提高得分,只有固定的一兩個學生在真實地思考并發言,失去了小組合作的意義。小組內大部分的學生消極怠工,認為有其他人可以回答這個問題,與本人無關。因此,在課堂小組評價機制下調動每位成員的積極性勢在必行。
為了更好地運行評價機制,我們必須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鼓勵、監督學生的學習,同時我們要思考、關注各組的特點,及時調整評價策略,以更好地調動學生,順利地開展教學,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還應持之以恒地堅持評價,讓學生養成學習的好習慣,以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適應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如皋市長江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