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擁華
[摘要]:雖然國內林業育種事業發展相對較晚,但近年來發展速度卻十分驚人,尤其是部分地區的林木育苗成果非常顯著。但我們也應當看到,在植樹造林工作中依舊存在部分技術缺陷,造成樹苗的成活率下降,所以我們必須要進一步促進林木種苗培育工作質量的提升,不斷提高種苗成活率。本文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研究,探討了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及其發展趨勢。
[關鍵詞]: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發展趨勢
[引言]: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林木育苗培育并不能夠跟上整個林業事業的發展趨勢,但為促進我國林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必須要努力推進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的進步,真正開展好林木種苗培育工作,借助于對種苗培育技術的優化與改進來促進我國林業事業的發展。林木種苗培育應當堅持以生態建設為核心,確保培育出的種苗能夠符合相關質量標準。
1、我國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現狀分析
現階段成果相對顯著的林木種苗培育示范基地通常集中在一些重工業區。比如說楊樹在國內的種植范圍十分廣泛,因為其成林速度較快,輪伐期較短,因此楊樹也逐漸成為了人工造林產業化的普遍性樹種。國內大多數楊樹種植區的種苗培育工作已經有了十多年的歷史,培育出的楊樹優良品種數不勝數,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整個楊樹平均生長量提高了20%左右,特別是樹木的密度和纖維含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又比如說桉樹的種苗培育工作相對來說技術含量就要復雜得多,目前一般是選擇常規育種技術,我國在分子遺傳技術方面獲得較大的成績后,無性育種和抗性育種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近年來國內林業科技的幾大重要攻關項目中,針對優種選擇、雜交育苗技術、無性育苗技術以及無性繁殖技術等也都處于深入研究階段,相繼的培育出了一大批母樹林,也建立完成了桉樹種植基因庫和無形育苗種子園[1]。
2、林木種苗培育技術
2.1苗圃建立
苗圃一般包括臨時苗圃和固定苗圃兩種類型,臨時苗圃面積相對較小,經營時間也不是很長,比較適用于相對單一的品種。而固定苗圃通常來說面積較大,土質也更好,比較符合經營時間較長的種苗,其中能夠培育的林木類型較多,對管理工作的要求也相對更高。
2.2施肥
隨著種苗的逐漸生長,地力會慢慢的減退,土壤內所含的礦物質慢慢變少,若不第一時間采取追肥措施,增加土壤內的有機質,種苗很可能會因為缺少營養而對其質量造成影響。在施肥時,必須要控制好肥料類型、施肥次數以及時間,這些都可能對種苗成活率產生影響。
2.3育苗技術
①播種,把林木種子撒播到土地內,同時根據種子類型選擇符合實際情況的育苗技術。一般來說,林木生長的階段包含了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生長后期。②繁殖,為促進種苗成活率的提升,可使用喬灌木樹種營養起實施育苗,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保持苗木親本的優良性能,還能夠有效的降低其發生遺傳變異的幾率。一般來說我們所使用的繁殖技術包括了插條、埋條、壓條以及嫁接等,例如說新疆楊垂柳一般來說使用插條技術,蘋果、大扁性等可以使用嫁接技術。選擇嫁接技術的時候,一般來說應當在春秋兩季進行,嫁接技術可以確保接穗品種保持更好的生長狀況,同時還可以借助于砧木的特性來有效的實現抗病蟲害、抗干旱、早結果。③移植,移植育苗一般來說包括了芽苗截根移植、幼苗移植、成苗移植和野生苗移植等幾種類型。移植技術又包括了帶土坨移植和裸根移植兩種方式,苗圃必須要結合種苗的實際生長特性來合理選擇。
2.4出圃
種苗質量達到綠化或者造林的要求后可開始進行出圃操作。起苗季節一般來說是在苗木休眠時期開展,即是春季苗木萌動以前或秋季落葉以后。在起苗出圃過程中必須要做好下面幾點工作:①起苗前一周左右應當適當灌水,確保土壤濕潤,有助于更好起苗;②起苗應當控制好深度,確保苗木根系不會受到損傷;③盡可能防止對苗木地上部分造成損壞,尤其是針葉樹的頂芽。
3、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發展趨勢
3.1可持續經營戰略
我國林業資源經營現階段逐漸邁入了可持續經營時期,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經營通常來說包含了四種主要的經營模式,比如說較為典型的森林生態系統經營、以生態為主的林業產業模式等。林木種苗培育除了更加強調木材與非林業產品的生產、生物多樣性以及動植物資源保護,同時也要求必須對林業資源結構進行持續的優化調整,確保森林擁有水土保持功能與林業服務功能。為營造一個可持續經營的林業體系打好基礎。與此同時,對于林業產業服務技術來說,不利于生態環境持續發展的技術必然會慢慢淘汰,如化學藥劑、化肥等[2]。
3.2集約化發展
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國內建設項目日益增加,大部分建設項目都需要大量的木材資源,這對于我國林業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過去那種粗放的林業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趨勢,長此以往必然會對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帶來影響。要確保林業資源的科學合理利用,必須要進一步發揮出技術價值以及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讓科技與現代化管理結合起來。在林木種苗培育工作中積極的借鑒西方先進的經驗技術,努力培育出生產周期更短、林木質量更高的種苗,從而推進林木種苗培育的集約化發展。
3.3定向化發展
現階段我國在種苗培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培育出的種苗材積生長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長,林木密度和纖維含量逐漸提升。無性育種種子園的建立也讓林業種苗培育工作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但我們也應當認識到,種苗培育工作依舊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的研究與相關工作的開展還沒有制定科學全面的規劃,這就對林木育種工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了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的發展。我們必須要制定出明確的工作計劃和發展規劃,因此定向化也屬于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的一大發展趨勢。
4、結語
總之,林業經營不僅是現代林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轉變林業發展思路的有效途徑。為進一步鞏固過去的造林成果,促進林木健康生長,應當切實做好林木種苗培育和幼齡林撫育管理工作,通過采取科學合理的育苗措施,保證能夠達到“撫一片,成一片,綠一片”的效果,進而最終促進我國林業資源的質量能夠有一個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黃雪林,李晉忠.林木種苗的培育技術及管護[J].江西農業,2016,19:66.
[2]宮厚輝.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及發展的趨勢[J].中國林業產業,2016,0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