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巧麗
品書
為學生構建積極的課堂環境—讀《自主課堂—積極的課堂環境的作用》
○萬巧麗
目前,教育改革圍繞兩個熱點問題:“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與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發生著巨大變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將了解和研究的目光投向了教學過程中的心理規律——即在教育實踐中,在教學活動中,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自由空間中,如何使孩子得到“心”的解放。
美國教育心理學博士戴爾·斯科特·里德利,與有著20年教學經驗并獲得“自然科學教師”稱號的比爾·沃爾瑟老師,以深入淺出的寫作手法、精練通俗的寫作語言,從專家和實踐者的雙重視角,共同創作了《自主課堂——積極的課堂環境的作用》,為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考路徑。
《自主課堂》告訴教師,要想成功地培養學生自主地學習,就必須先竭盡全力去滿足學生的需要:1.情緒安全感;2.趣味性(生動而貼近學生的課程內容);3.自信(學生感到有競爭力);4.歸屬感(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相互聯系的感覺);5.權力(自我控制、自我接納);6.自由(抉擇權、自治權)。
在學習中,學生的個人情感和學習經驗因人而異。所以,課堂,應該是一個充滿生機的系統整體,課堂教學的高效與優質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主要環節,而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把握學習與思考的規律,精心調控教與學的過程,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至關重要。
教者有心,學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