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

《新能源汽車新聞》副總編輯 姚思宇
千萬不要以為這是篇煽情文,那絕對不是我的調性!
恩的確是要感的,但不會如此做作和形式化。恩如果只是說在口頭上,并不足以表達感激之情。那么我今天到底是要感什么恩呢?
來帝都第六個年頭,才想到應該辦理個居住證,于是在網上找了各種關于辦理居住證所需手續及流程的文章,做了大量準備,但還是一直拖著沒去辦,原因絕不是忙到沒時間,而是害怕。從小到大,一旦碰到要跟政府部門打交道的事情,那就倆字——費勁。所以這次也不例外,膽戰心驚的我一直沒敢去辦理。
但是,讓我絕對沒想到的是,戰戰兢兢地準備了各種文件,到了辦理現場,遞交了材料后,全程不到2分鐘就給了我確認底單并告知15個工作日之后取證件。說實話,直到辦完回家,我還在想剛剛那一切到底是不是真的,15個工作日之后我到底能不能取到證件,取證件的時候又會不會被要求帶去很多個無法證明的證明。
看到這兒,如果你覺得我這是高級黑,那么我只能說謝謝你對我的表揚,我這還真是!
經歷過戰戰兢兢和無法相信之后,我冷靜下來,一個更加難以找到的答案的問題擺在面前——是什么導致了我有這樣的情緒?而我是不是個案?
不是因為要寫卷首我才刻意將一些不搭邊的事硬要聯系在一起,只是在找不到答案的時候突然發覺面對監管層、面對政策文件時,持戰戰兢兢、無法相信、到處打聽等一類心路歷程的還真不知是我一個人,新能源汽車企業這么多年貌似都是這樣過來的。
過去的一年里,查騙補,測電池,出目錄,定標準……一系列的通知、規范、文件把企業搞得團團轉。當然在這里必須指出,這些文件、規范、通知都是為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就跟辦理居住證是為了讓我的生活更加便利、可以得到更多與本地市民同等待遇一樣。
但明明是正能量,卻為何會搞得人心惶惶?明明是為你好,卻為何沒有得到感恩?
一直以來,無論是民眾還是行業、企業,都已經習慣于“看天吃飯”,需要時刻關注政策動向,根據上層文件制定企業發展規劃、技術路線、市場布局及業務拓展。于是,當政策對行業有給予和助益的時候,企業并不會覺得需要感恩;當政策搖擺不定時,企業便是無頭蒼蠅般無所適從;當政策與預期偏差較大、對舊政改變較大時,就會有企業怨聲載道,即使是達標新規了,也惴惴不安。
那么林林總總,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這一切有可能改變嗎?
其實,在一些最高綱領中已經指出解決方案,這也是2016被各大會議、論壇,被各級政府官員、專家學者提及最多的語句之一——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主導作用。說出這句話簡單,實現這句話絕非一朝一夕可就。
在今天這個辭舊迎新的時刻,我只想說,如果未來幾年,這句指導綱領能夠成真,那才是最值得感恩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