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博士生導師、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教授"/>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本刊記者尹情
交好新常態下的財政問卷
——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博士生導師、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教授
●本刊記者尹情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財政收入增速由快轉慢,財政收支壓力不斷增大。2016年全國財政工作會議是新一任財政部部長肖捷上任后召開的首次全國財政工作會議。為更好地傳達和落實會議精神,指導各地財政工作,本刊特邀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博士生導師、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教授對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和全國專員辦工作會議進行解讀。
記者:過去一年我國財政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可以從哪些方面盤點一年來的財政工作亮點?
葉青:2016年應該是財政系統的轉型升級之年。一是稅制改革,“營改增”全面完成,去掉了重復征收的營業稅稅種。二是“降成本”取得效果,“營改增”、“五險一金”降低征收率、減少政府收費等達萬億元。三是PPP得到有效地推動,規模超過13萬億元,吸引了大量的社會資金。四是對稅負問題進行了社會性的討論,學者、企業家、官員集體參與,產生了巨大的反響,讓企業降低稅負有了可能性。
記者:近幾年來,我國財政收入增速由快趨緩,甚至有些地方出現了負增長,中國經濟發展也進入新常態。當前全國財政工作面臨哪些難題?
葉青:一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GDP增速放慢,財政收入增長也有一定的影響。二是對財稅統計數據的質量要求越來越嚴格。數字下降可以理解,但對財稅數據的真實性要求越來越高。三是對稅收收入要求“應收盡收”,不收“過頭稅”,也不能“藏稅于企”。四是民眾的財政意識越來越強,財政透明度提高。財政學是“拔鵝毛的科學”,鵝毛拔得多而鵝不叫。新形勢下全國財政工作要重視提高財政收入的質量,把“經濟決定財政,財政反作用于經濟”這篇文章寫好。
記者:2017年我國將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在經濟新常態下,積極財政政策應重點從哪些方面發力?
葉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如何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關鍵在于財政政策如何“更加積極有效”。政府要做市場不愿意做的事情,主要由財政部門來做。一是財政支出要保障實施各項社會政策,比如教育、衛生、科技等支出。二是以財政政策推動基礎設施的建設,比如投資政策、PPP政策、稅收政策,等等。三是以財政政策扶持實體經濟的發展,通過建立各種產業基金,做大做實實體經濟。
記者:財稅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戲,也是各項改革的先行軍。當前形勢下,我國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存在哪些難點?有哪些新的解決方式?
葉青:目前遇到的難題是,財政需求與財政合理的矛盾。財政的支出需求越來越大,財政自身的協調性不夠,存在一系列不合理的現象。一是稅與稅的關系?,F行稅制還存在著不合理的因素,比如,直接稅偏低,間接稅偏高,與現代稅制相違背。二是稅種的關系。每種稅都有優化的空間。比如,中國的增值稅與發達國家的增值稅相比,增值稅稅率過高,稅負過重。三是稅與費的關系。政府收費、政府基金種類過多。最近,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表示,娃哈哈集團提供了其所屬131家企業自2013年以來曾發生過的繳費項目共533項。經核2015年有支出數據的實際繳費項目為317項。事實上,317項稅費也挺多的。財政部、發改委同有關部門正在組織對涉企收費進行新一輪清理規范,將研究提出取消、停征和減免一批涉企收費項目,治理各類紅頂中介收費的措施。四是收與支的關系。財政支出居高不下,給財政收入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增強創新的力度。
記者:“十三五”規劃提出“完善財政可持續發展機制”,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也要求“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確保財政可持續性”。對于財政可持續發展您如何解讀?有何建議?
葉青:這實際上是一種“財政的新常態”。我覺得關鍵在于理順財政與經濟的關系,只有“經濟決定財政”的理念深入人心,經濟發展就不會有財政方面可能會制造的障礙。要讓納稅人有合理的負擔能力,讓納稅人不因為納稅而導致經營受阻。稅收,在重商主義看來是“鵝與拔鵝毛”的關系,中國古代學者把稅收與經濟的關系比喻為“折柳枝”與“割韭菜”。稅負過重,會把柳樹、韭菜採死,就沒有“稅源”了。
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加大財政對民生的投入,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即將迎來黨的十九大,對于財政助力民生幸福應作何期待?
葉青: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五大建設”中有不少是民生問題。財政用于民生的比例達到70%以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生態是最大的民生。因此,在不斷加大環保的財政投入。即將迎來黨的十九大,民生仍是財政支出的“重頭戲”,民生領域支出的大幅增長是我國不斷提高社會責任能力的重要體現,符合人民群眾的期待,也符合積極財政政策的要求。長遠來看,財政助力民生幸福不僅應體現在民生支出資金數額的增長,還要體現在民生支出結構的優化、支出效益的提升,如何更加合理安排、有效使用資金,如何加力民生支出方面的績效評價,都是財政助力民生幸福這項長期工作要逐步完善的地方。只有做實民生支出的科學安排和績效評價,才能保證民生財政更加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記者:從2015年開展專員辦轉型以來,經過兩年的實踐探索,目前專員辦轉型已經基本到位。在新形勢下專員辦向財政預算監管轉型有何現實意義?
葉青: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財政部駐各地專員辦在媒體上的曝光率不斷提高。過去,專員辦主要負責國有企業、大宗中央財政支出的效率;現在,更多的是監督財政政策性支出的效果,為不斷完善財政支出提供經驗。各省財政廳設有專門的監督機構,對地方財政的各項支出,有了監督的力量。中央財政每年也有大量的支出劃撥到地方,如何監督是一個大問題,因此,出現了使用效果不明顯,甚至是違法犯罪的行為。在此形勢下,專員辦轉向財政預算監管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欄目責任編輯: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