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豪
摘 要:罪行法定原則的產生由來已久,其作為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對刑法在司法實踐中的具體運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準確理解和把握罪刑法定原則,有助于更為合理地在司法實踐中進行定罪量刑,也有利于進一步對刑法的相關疑難問題進行研究。但是當前我國罪刑法定的相關規定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嚴重阻礙了其在刑法運用問題中更好地發揮指導作用。因此,若要更好地解決刑法的具體適用問題,就必須對該原則進行更為完善的制定,并且要對其進行深入的理解。本文主要從罪刑法定原則的相關理論、意義及現存缺陷等方面進行分析,從而使其更好地發揮在刑法適用過程中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罪刑法定;刑法原則;刑法適用
一、罪刑法定原則概述
(1)基本含義。罪行法定原則主要是指對于哪些行為是犯罪,應該處以何種刑罰,都由刑法事先明文規定。就具體而言,其含義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理解:①罪的法定,即哪些行為以及如何對其進行認定等問題,都應該由法律進行明文規定;②刑的法定,即對于規定為犯罪的行為應該處于何種刑罰以及具體的量刑標準等問題,應該由法律進行明文規定。因此,對于刑法中尚未明文規定為犯罪的相關行為,不能對其進行定罪處罰。
(2)歷史沿革。罪行法定原則有著復雜的發展歷程,在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也不斷地趨于完善。其中第三十七條鮮明了體現了這一思想。主要規定了以下內容:自由民除經貴族裁判外,不應受到相關刑事處罰。已經包含了相關的指導思想。十七世紀末,關于該原則的相關理論逐漸趨于系統化。法國先后頒布的《人權宣言》、《法國憲法》將這種精神提升為一種憲法性原則,并將其以法律的形式進行明確規定。此后,歐洲各國開始廣泛的認可這一原則,并付諸于應用。日本是亞洲最早接受該原則的國家,而后清末修律時,在一些有識之士的努力下,中國才首次引入該原則。隨著法律制度的不斷發展完善,在97刑法頒布之后,這一原則被正式確立下來。
二、罪刑法定原則的作用
(1)罪刑法定原則的要求是無論任何罪名、任何刑罰都必須由法律進行明文規定。因此,在相關立法過程中堅持該原則,能夠促使立法人員在立法過程中慎重地對社會實際進行全方位的考量,以圖能夠將可能出現的危害行為納入到刑法之中,從而增強法律的有效性,使創制的法律更加科學合理。
(2)刑事司法主要是將刑法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之中,以此來懲罰犯罪。因此,在司法活動中堅持該原則,能夠更好地指導司法機關對社會行為進行違法性認定,從而有效地規范司法機關的行為。另外,堅持該原則能夠有效地指導法官在審判活動中準確地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定罪量刑,從而增強審判活動的公正性。
(3)罪行法定原則通過事先對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處以何種刑罰進行明確規定,能夠增強民眾對違法行為的認識,使其能夠在日常的行為中有效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規范,增強民眾的法治觀念和意識,從而有利于減少違法行為的發生,更好地推動法治化進程。另外,該原則在對司法活動進行有效指導和規范的同時,能夠有效地保護民眾在司法活動中的權益,使民眾能夠在司法活動中根據法律規定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定性,從而有效地為自己辯護。
三、改進建議和措施
罪刑法定原則雖然隨著法學的不斷發展而日漸趨于完善,但是就我國的法律實踐而言,該原則依然存在著諸多不足,有礙于我國法治化進程。基于此,國家應該從以下幾個點來對該原則進行彌補。
(1)當前,我國刑法體系較為完備,但是基于法律的滯后性,其依然存在著很多不足,從而不利于對社會行為進行規范。因此,國家應該加大對法律人才的培養力度,極大地提高立法人員的法學水平,從而提高立法的科學性、合理性。另外,國家法律工作者應該積極學習外國先進的法律規范,并結合自己的社會情況,將其融入到立法活動中,從而提高立法水平,使法律更加完善合理。
(2)由于法律的滯后性,使得法律很難跟上社會快速發展的步伐,因此刑法就難以全面地對社會行為進行規制,特別是新出現的行為,這時司法解釋的作用就完美地顯現出來了。但是,當前我國的司法解釋依然較少,使得其彌補刑法缺陷的作用較弱。因此,國家應該充分重視司法解釋在法律實踐過程中的作用,使相關人員能夠結合當前地社會情況及時作出相關司法解釋以彌補刑法的漏洞,從而更好地對社會行為進行規制。
(3)罪刑法定原則要求對一切行為進行定罪量刑時,都必須找到具體的法律明文規定作為依據,這樣就使得法官在具體的審判活動中難以根據具體的案件情況靈活地運用法律,從而不利于法律公平正義精神的實現。因此,國家應該制定完善地法律程序,在堅持罪刑法定原則的同時,給予法官有限地自由裁量權。
四、小結
罪行法定原則在司法實踐中的具體運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準確理解和把握罪刑法定原則,有助于更為合理地在司法實踐中進行定罪量刑,也有利于進一步對刑法的相關疑難問題進行研究。但是當前我國罪刑法定的相關規定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嚴重阻礙了其在刑法運用問題中更好地發揮指導作用。本文對其概念和歷史發展進行了闡述,分析了其在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中發揮的作用,給出了完善我國罪刑法定原則的建議,希望可為法律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吳允鋒.非刑事法律規范中的刑事責任條款性質研究[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9(02):118-119.
[2]游偉,趙運鋒.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及其困境突破[J].法治論叢(上海政法學院學報),2009(02)::221-225.
[3]張雯.罪刑法定原則在司法實踐中實現的障礙及補救[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09(03):128-130.
[4]陳茂金.論罪刑法定原則下的刑法擴大解釋[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1,26(09):54-57.
[5]李玉梅.論刑法解釋與罪刑法定原則[J].甘肅農業,2009,13(10):100-101.
[6]李震.罪刑法定原則下的刑法解釋[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4(05)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