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代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刑偵基礎工作也面臨嚴重挑戰,因此,加強對刑偵基礎工作基本原理與偵查模式的有效探討則顯得至關重要。基于此,本文以刑偵基礎工作的原理為主要出發點,分析刑偵基礎工作的偵查模式,并重點探討刑偵基礎工作的開展策略,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經驗。
關鍵詞:刑偵基礎工作;基本原理;偵查模式
刑偵基礎工作通常是指案件在發生之后,刑偵部門要根據案件的相關信息對人、物、事等方面進行系統勘察,尋找其中有助于案件偵破的線索,以便為犯罪事實的認定與查貨奠定重要基礎,提供強有力的偵破條件。在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之下,罪犯的犯罪手段及方式也逐漸趨于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傳統型的刑偵手段難以滿足現實的偵查需求,因此,對傳統刑偵基礎工作的相關內容進行簡要探討,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其策略改革,對提高刑偵工作質量和水平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刑偵基礎工作的基本原理
刑偵基礎工作的基本原理是保證其正常開展的基礎,為其提供良好的理論支持,以此來提高刑偵基礎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從根本上保證客觀證據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其中刑偵基礎工作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第一,犯罪行為空間跨度較大。刑偵基礎工作的主要服務對象是犯罪行為,鑒于犯罪行為是在此前發生的,因此,具有較強的客觀存在性,但是犯罪行為會隨著時間的遷移而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由此可見,從犯罪行為發生到結束的這一空間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空間性,刑偵工作人員要明確刑偵工作與犯罪行為之間存在的空間跨度[1]。
第二,犯罪行為的客觀證據不可消除。犯罪行為一般來說,是由于罪犯的心理活動與現實需求不相符,進而產生的不法行為,對群體、社會及個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犯罪行為具有明顯的社會性特征,寓于社會存在這一發展框架之中,在此基礎上,犯罪行為的客觀證據可以通過相應的刑偵手段、渠道、方式被工作人員所認識,并且存在于客觀世界之中,不可消除。
第三,客觀證據具有階段性。犯罪行為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犯罪前、犯罪中和犯罪后,每個階段的犯罪行為也不盡相同。犯罪前階段,通常是指準備階段,為將要發生的犯罪行為提供犯罪工具,或者與同伙商議聯系等;犯罪中階段,通過多元化的犯罪行為對個人、群體及社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造成社會的恐慌動亂;犯罪后階段,犯罪人員可以通過消滅證據、分贓等行為掩蓋自己的犯罪事實。
二、刑偵基礎工作的偵查模式
1.案案偵查模式
案案偵查模式是刑偵基礎工作偵查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來說,案案偵查模式,將與罪犯有關的案件進行有效整合和系統處理,加強各案件之間的聯系,在在整理過程中發現兩者的相似點,探析其內部之間的必然聯系,從而尋找到有助于案件破的價值線索,并以此為突破口實現案件的有效偵破,進而提升案件的偵破效率和質量。由此可見,案案偵查模式是破獲系列性犯罪行為的主要方式。
2.人案偵查模式
人案偵查模式作為偵查基礎工作的主要偵查模式,顧名思義,刑偵工作人員借助多元化的刑偵手段對案件中的人物進行實地走訪調查,通過該犯罪人員在犯罪行為發生期間所暴露的信息,從而確定犯罪人員與案件之間的關系,構成一個統一的犯罪整體,將此作為逮捕犯罪人員或對犯罪人員犯罪事實認定的重要指標。在案件偵查過程中,人案偵查模式主要應用在否認犯罪行為的案件這一領域之中。
3.物案偵查模式
物案偵查模式是除了案案偵查模式、人案偵查模式的又一重要偵查模式。在犯罪人員犯罪行為發生的空間范圍內,對于其有關的物件進行系統搜集和全面偵查,進一步縮小犯罪人員的犯罪范圍,從而尋找到有價值的偵破線索,提高犯罪案件的偵破效率。一般來說,物案偵查模式的應用范圍相對較為狹窄,主要是對犯罪現場物品的偵查,或與犯罪人員、犯罪嫌疑人有觀物品進行偵查的過程中予以應用[2]。
三、刑偵基礎工作的開展策略
1.重視現代信息手段的應用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代信息技術的更新換代,為刑偵基礎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契機和良好的社會環境,在新的發展形勢之下,刑偵部門要加強手段方式創新,重視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不斷提升刑偵基礎工作的科學技術含量,以便實現刑偵基礎工作的新發展,為刑偵工作效率和水平的提升奠定重要的信息基礎。創建刑偵基礎工作信息共享平臺,對刑偵基礎工作的各項信息進行高效整合,優化刑偵基礎工作的結構,以便加強對刑偵工作的動態化管理。
2.建立完善的部門管理機制
要建立完善的部門管理機制,為刑偵基礎工作的發展提供重要的管理框架,切實有效的保證各部門、各工作人員的權責分明,將各工作人員的工作權利和工作責任落實到實際的刑偵工作之中,以此來引導刑偵基礎工作朝著科學化、現代化和制度化的方向發展[3]。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刑偵基礎工作的一體化建設,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聯動,從而提高刑偵部門的整體工作效率,為案件的順利偵破提供重要的刑偵保障。
3.加強刑偵基礎工作的法制化建設
要加強刑偵基礎工作的法制化建設,為刑偵基礎工作的樹立開展和有序進行奠定重要的法律基礎,并為其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一方面,相關刑偵工作人員要在法律允許的范疇之內,嚴格依法開展各項刑偵工作,對犯罪嫌疑人、既定犯罪事實進行有效調查,以此來保證各種刑偵信息的準確真實;另一方面,要將刑偵基礎工作納入法律建設體系之中,逐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切實有效的保證刑偵基礎工作有法可依。
四、總結
綜上所述,刑偵基礎工作是公安部門進行案件審理的關鍵環節,刑偵部門在刑偵基礎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對案件中的各種要素進行系統化的分析和綜合整理,以便為案件的成功偵破奠定重要基礎,對此,相關人員應在原理指導的基礎上結合刑偵模式,從信息應用、機制完善、法制建設三方面入手,提高刑偵工作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張翅.當前刑偵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15,06:17-21.
[2]孟廷秀,趙康.走進責任區破案路子寬——長葛市公安局建立“從人到案”偵查模式的探索[J].中國刑事警察,2015,05:22-25.
[3]夯實刑偵基礎轉變偵查模式——濟寧市公安局開展刑偵基礎業務建設、促進偵查模式轉變的做法[J].中國刑事警察,2016,0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