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佳 吳林 盧俊玲 劉穎
摘 要:當前,我國信息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并在社會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網絡借貸作為民眾之間的借貸工具得到廣泛的應用。網絡平臺為民間借貸工作提供較大的便利性,融資成本降低。網絡借貸對傳統接待產生較大的沖擊。網絡借貸近幾年發展快速,但是其法律法規卻存在較多的空白區域,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糾紛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
關鍵詞:網絡平臺;借貸;法律;法規
我國網絡平臺近幾年才逐漸興起,但是基于優秀的網絡技術和網絡使用范圍的廣泛性,我國網絡借貸發展迅速。網絡借貸作為一種新興的產物與當前社會法律法規之間還存在較大的空隙,缺少相應的法律規范。網絡借貸的劣勢逐漸凸顯。我國網絡借貸法律尚未完善,網絡金融犯罪等問題突出。因此,研究網絡平臺借貸的法律法規制具有較重要的實際意義。此外,網絡借貸平臺管理不規范也引發信息泄露、盜用信息等問題,破壞金融市場的秩序。本文通過對網絡借貸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研究,希望能夠幫助有關部門加強對網絡借貸的管理工作。
一、網絡平臺借貸的風險
(1)難以分辨借款人信息的真偽。網絡平臺借貸信息主要依托于借款、貸款兩方自行登記的信息,雙方的信息在借款用途、借款還款日期、借款人信用等缺少嚴格的信息保障。貸款方對借款人的信息掌握不全面,有可能雙方僅僅只在網絡平臺進行聯系,雙方在實際生活中并未見過面。這樣的情況下,借款人及有可能做出不償還貸款的事件,造成重大的網絡借貸詐騙事件,危害網絡接待工作的平穩發展。
(2)難以追蹤借款人的借款用途。我國《合同法》中明確規定借款的用途須標明。但是通過網絡平臺產生的借貸項目,網絡平臺服務的范圍較廣,網絡平臺難以對資金的用途進行詳細的追蹤。因此借款容易被挪作他用,甚至用于一些違法違紀的活動當中。如P2P形式的網絡借貸,由于平臺的盈利就是依靠借貸人和融資人的差價,因此平臺一定會模糊或隱瞞客戶資金的實際用途,讓債權人無從追蹤,甚至很多此類公司會虛假財務標的,從而實現籌集資金的不正當目的,這些都給投資人帶來了非常嚴重的資金安全隱患。
(3)難以有效保護借款人個人信息。網絡平臺信息公開性較大,其借貸業務需要相關的人員填寫必要信息,而很多網站的安全性由于專業程度不高受到嚴峻的挑戰,甚至很多網貸公司私下兜售消費者信息,給客戶的隱私安全帶來極大隱患。所以,參與到借貸環節的人員信息容易泄露,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貸款方的資金來源不明。網絡平臺借貸工作中對資金的來源缺少必要的調查與審核,借貸方資金來源于何處、是否符合法律規范等等,而大多數借貸機構都是趨利經營,很少追究資金的具體來源,如果監管不力,容易促使不法分子私自挪用公共財產或者通過網絡借貸平臺實施洗錢等違法行為,這將給公共金融安全帶來極大威脅。
(5)法律定位缺乏準確性。我國網絡借貸機構的運行需要在工商管理部門取得經營資格,并且需要到有關部門做好工信備案記錄。網絡借貸主要通過公司進行操作,但是網絡借貸難以排除金融機構的主題身份。法律對相關主體難以準確定位,也是當前責任不明確產生的主要原因。
(6)第三方支付平臺資金滯留。傳統的借貸業務需要第三方擔保人的介入才能進行相關的借貸業務。網絡平臺中借貸雙方并沒有擔保人,只是通過第三平臺提供方便的借貸業務。貸款人將錢轉到第三平臺,這筆錢并不能及時的提供給借貸人,因此錢可能滯留在第三方借貸平臺。網絡信息平臺面臨眾多的危險,尤其網絡黑客。第三方平臺的網絡安全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此錢容易出現失竊、非法挪用等問題。
二、網絡借貸法律規制
(1)使網絡平臺借貸的法制地位更加明確。針對網絡大三方借貸平臺業務的特性采取針對性法律定位。網絡平臺借貸業務與金融機構性質并不相同,但是兩者又具備一些相同的性質,可以說第三方借貸平臺僅僅是一個資金的流轉平臺。以法律的形式對網絡借貸平臺進行行業規范,通過具體的法律條文給予網絡借貸平臺“名分”,避免傳統案件中網絡安全監管和經偵部門相互推諉扯皮,將案件類型進行歸屬確定,從而確保這種推諉現象不再發生。
(2)建立網絡借貸市場的準入機制。第三方網絡借貸平臺對貸款人的要求較低,也就是說貸款人進入的門欄較低。因此,各種魚龍混雜的貸款人都可以參與這個平臺。對于這種現狀就需要加強網絡市場的監管機制,提高進入的標準。對貸款人的經濟能力、工作狀況等進行調查,確保貸款人資金來源健康。當然,也需要加強貸款人的信息保密制度,確保貸款人信息不被泄漏。通過這種準入機制,將安全系數低、口碑較差的公司隔到從業之外,從大環境上保證了債權人和債務人的信息安全。
(3)加強對網絡平臺的管理。一是實施實名登記制度。只要參與網絡平臺借貸的人員必須進行實名燈具,并平臺管理人員要加強對借貸款等人員的信息調查核實,當信息確認屬實后再給予相關業務的進入資格。二是加強網絡信息的安全管理。保障借貸信息人員的信息安全性,不被不法分子利用,使他人遭受損失。三是建立健全網絡借貸款的跟蹤制度,對資金的用途進行跟蹤,確保資金被合理使用而不是挪作他用,保障貸款人的利益,降低借貸風險以及網絡借貸事故的產生。四是建立網絡征信體系第三方網絡借貸平臺對借貸人的信息掌握較少,其信用如何也是難以提供有力的證明,因此有必要建立相關的網絡征信平臺,嚴格管理,加強征信平臺信用的等級制度管理,為網絡借貸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綜上所述,在網絡技術不斷更新的狀態下,人們已經越來越習慣用網絡進行交易,例如,支付寶就是一個較大的交易平臺。網絡借貸第三方平臺的誕生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其能夠將全國市場進行融合,使資金更容易周轉,為廣大民眾提供方便。但是網絡借貸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存在很大的風險由于發展的時間較短,其行業行規不成熟,法律也不完善,很多的網絡借貸出現的新情況現有的法律難以得到解決依據。因此,有必要加強對網絡借貸的法律法規的研究,有效保障網絡借貸市場的規范運行,保障相關人員的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封延會,賈曉燕.“人人貸”的法律監管分析——兼誡中國的影子銀行問題.華東經濟管理,2012(9).98.
[2]劉為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理解與適用.人民司法,20ll(5).25.
[3]游春,張緒新.網絡借貸——中小企業融資新平臺.武漢金融,201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