鈄偉玲++章媛麗
摘 要: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引發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企業產品質量低,在消費者購買過程中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企業為消費者提供虛假廣告等現象越來越多。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給資源環境、產品安全等方面造成了很多的負面影響,企業社會責任受到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為了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充分發揮其使用效果,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化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法律化
近幾年來,企業資本化、規?;默F象越來越嚴重,企業經濟建設的好與壞不僅影響到其經營狀況、股東利益,還會給社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從正面的角度來看,這種影響改善了我們的生活模式,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從負面的角度來看,這種影響也會帶來財產損失甚至生命威脅。由此可見,對企業社會責任法律化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概述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企業社會責任要求企業打破傳統的思想理念,經濟利益不再是企業發展的唯一目標,更應該主要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環境、消費者、對社會的貢獻。
首先,企業應該承擔并履行好經濟責任,在滿足人民群眾物質生活需求的同時,發揮自己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盡可能的拓寬銷售渠道,降低成本,在不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前提下,確保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企業應該嚴格遵守國家的規章制度、法律、法規,主要包括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法和勞動保護法等。積極開展誠信經營、合法經營,完成對消費者的承諾[1]。
二、推動企業社會責任法律化的措施
1.加強政府對企業社會責任法律化的監管
政府在企業社會責任法律化的推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要明確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態度,從而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建設,幫助企業深刻認識到社會責任的重要性,鼓勵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承擔社會責任,維護勞動者權益。
其次,政府應該加強對貪污腐敗現象的打擊力度,合理的進行政治機關的構建,避免出現權利過于集中的情況。我國的政治體制為首長責任制,這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首長的權利,權力過大必然會出現貪污腐敗的現象,如果這種政治體制得不到完善,反腐計劃的落實也會受到阻礙。很多企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不會主動的去承擔社會責任,而是通過勾結官員、賄賂官員的方式去逃避責任。由此可見,加強貪污腐敗現象的打擊力度,完善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化是非常必要的[2]。
除此之外,國家還應該是完善公務員考核制度,作為法律、法規的執行者,對公務員綜合素質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名優秀的公務員不僅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獨特的人格魅力。
2.制定完善的法律規章制度
要想保證企業在經濟建設過程中,能夠主動的承擔社會責任,除了要依靠政府的監督以外,還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首先,國家在制定法律、法規的時候,要了解企業社會責任的主要內容,明確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主體,根據內容有針對性的制定相關政策,提升國家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約束力度,這樣政府在進行監管的時候也能夠有法可依。
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改變,企業的類型和性質逐漸向多樣化的方向轉變,公司形態、資金來源等概念都會影響到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由此可見,在國家制定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法規的時候,應該系統的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分類,明確企業社會責任的區別承擔,更好的發揮出社會責任的效果。
國家除了要制定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法規以外,還要對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任何法律的實施都不可能獨立完成,都需要其他法律的相互支持,相互合作,才能充分發揮出法律的約束作用。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法律、法規在落實的時候,也需要其他法律的支持[3]。
3.積極借鑒國際上成功的經驗
國外針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時間比較長,在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使用上都比較成熟。我國要想形成比較完善的企業社會責任法律、法規,充分發揮出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化效果,對于國際經驗的借鑒與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美國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的時候,都會遵守自愿原則,鼓勵企業自愿承擔社會責任而不會依靠強制性的約束。所以,美國在制定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法律、法規的時候,相對于嚴厲的規定,更加傾向于制定一系列的激勵制度與優惠政策來鼓勵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過程中,能夠從中獲得一定的好處,對于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著積極的影響,這樣不需要強制性的對企業進行約束,企業也會資源的去承擔社會責任。
但是,并不是說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化也要效仿這種形式。對于美國企業來說,這種社會責任意識已經在他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了,所以即使沒有法律的約束企業也會自主的履行社會責任[4],這種現象與我國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因此,我國在制定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法律、法規的時候,不能照搬國外的成功經驗,只能夠對其中比較優秀的部分進行借鑒,根據本國的基本國情進行分析,制定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社會責任法律、法規。
三、結論
綜上分析可知,企業社會責任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通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來維持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企業的社會責任心越強,在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力就越大,不僅能夠在經濟活動中獲得更多的利益,還能夠得到社會與民眾的支持,對于企業形象的塑造來說有著很大的幫助。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化對企業進行了約束,明確企業在經濟建設過程中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綜合本國國情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確保社會與企業經濟建設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蔣建湘.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化[J].中國法學,2010,05:123-132.
[2]劉乃梁,肖順武.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化探究[J].天津法學,2013,01:33-38.
[3]杜治員.企業社會責任法律化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2.
[4]陶元媛.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化探討[D].云南財經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