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寧 潘爽
“自主探索學習”是指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但是調查顯示,當前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教師留給學生空間過小。為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能力,我們開展了自主探索學習理念下的教與學的策略研究。
1.自主探索學習理念下“教”的策略
開展以學生的自主探索為主要教學方式的實施策略研究。包含探討核心內容的教學方式,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重建課堂教學中教學互動的師生關系,對教材內容進行校本化實施,靈活處理教學環節,促進學生參與課堂的指導策略,探討課堂提問的策略,如何既關注全體又關注個體差異等。
開展針對自主探索課堂的評價研究。開發了學生自主探索課堂評價表,包括“我能認真聽老師講課,我會的問題能主動舉手發言”“我會傾聽并指出同學錯誤的解答”“我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贊賞”“我能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活動,能與他人合作”等內容。探討自主學習課堂教學中評價的內容、方法和評價結果的運用,構建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
2.以自主探索為主要學習方式的“學”的策略
深入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研究,促進自主、合作、探究與接受式學習方式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形成探究、合作、傾聽等良好習慣,懂得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探討學生課堂學習及課外學習中適用的途徑、方法等,使學生掌握學習的規律,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策略,輕松愉快地學習。
3.自主探索過程中“學”的方式的指導
包括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指導學生自主探索、激活課堂教學活力的有效方法、學生自主探索的動因、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互動合作、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要轉換自己的角色,把時間交給學生,把學習的智慧還給學生,把主體地位交給學生,把話語權、評判權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質疑課題,明確學習目標,質疑教材,學會研讀教材,質疑解法,訓練思維能力;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材料;積極讓學生動手操作。
經過兩年的研究,課堂上學生自主性增強,學習過程與學習方式有明顯的改善,形成了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反思質疑的能力和習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所改變,許多學生從害怕考試轉變到敢于直面考試,大多數學生能主動與教師交流;教師形成了“自主探索”的教學觀,探索了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提高了教學質量。
編輯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