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隊+微課”特點大家談
范 斌

茅劍英老師和隊員們一起開展活動
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全國各地不少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育學會都在積極推動“微課”的建設與運用。“微課”逐漸成為了基礎教育重要的教育技術。它具有如下特點:①教學時間較短。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時間一般在10分鐘左右。②教學內容集中。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重點、難點或疑點)的教學,內容更加精簡,是濃縮版的“課程”。③適合移動學習。可方便靈活地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等)上,實現移動學習,適合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④及時評價反饋。“現買現賣”,通過針對性極強的練習、互動,及時進行評價反饋,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目前,全國各地少先隊輔導員培訓、少先隊說課、學校少先隊活動課中,也開始大量出現“微課”。那么,“少先隊+微課”(以下簡稱“微隊課”)在實踐中產生了怎樣的作用,體現了哪些特點呢?來自江蘇、上海、廣州的四位輔導員這樣說。
蘇州科技城實驗小學輔導員茅劍英:
“微隊課”姓“微”。從字面上來理解,“微隊課”的特點首先應該是時間短,一般在10分鐘左右,比較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容易使他們注意力集中,也能提高課的效率,同時還能避免輔導員預設多、隊員生成少等現象。一些輔導員上的“微隊課”只是把原來40分鐘的內容壓縮在10分鐘左右,以便于少先隊活動觀摩、展示。我以為,“微隊課”不該是這樣的“壓縮餅干”。時間短了,內容要減少,形式要簡化,才能真正達到活動的目的。例如,在進行少先隊知識教育的“微隊課”上,可以只選取“我愛紅領巾”這一項內容展開,具體可以包括聽紅領巾的故事、念紅領巾的兒歌、練系紅領巾的技能等。這樣的“微隊課”雖然時間很短,卻會給隊員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微隊課”重“隊”。要使“微隊課”散發出濃濃的“隊味”,就要在活動內容及隊員自主性兩方面下功夫。“微隊課”最為重要的內容是培養少年兒童的組織意識,開展政治啟蒙教育。輔導員要通過策劃設計“隊歌天天唱”“愛黨故事會”“祖國榮譽時刻發布”等切口小、內容實、形式新的“微隊課”,讓隊員們感受少先隊生活、熱愛共產黨。另外,要充分發揮隊員的自主性,放手鼓勵他們設計、開展“身邊的好榜樣”“三學在我心”“每日一歌”等小型多樣、靈活有趣的“微隊課”,幫助他們提高認識,鍛煉能力,進行自我教育。
“微隊課”是“課”。要有固定的時間,可以一周一次,列入晨會課中;也可以在中隊活動時,專門留出10分鐘,鼓勵孩子們來策劃;要有固定的教材,以《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為本,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地展開。
廣州市少先隊輔導員培訓中心黃偉萍:
“微隊課”是一種為滿足隊員自主學習需要而設計制作的基于網絡流媒體播放的實用的少先隊活動課。它以“微課”作為載體,綜合運用多媒體技術對單個隊知識點或者隊活動的重要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展示與分享。比如,為幫助一年級小隊員解決自己佩戴紅領巾時的問題,小輔導員借助一臺智能手機制作了一些邊演示邊解說的視頻,在“微隊課”上進行演示、操作、練習。短短10分鐘生動形象的內容,讓一年級的孩子們學會了如何佩戴紅領巾。
我曾在科技小達人、藝術小明星、環保小先鋒、勞動小能手、交通安全小星星等雛鷹爭章“微隊課”上,有意識地引導隊員們嘗試制作、運用了一些主題鮮明的“微視頻”,配合開展相關的少先隊教育,不僅得到了活動參與者較高的認同,更使他們在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努力的過程中,形成了對組織的歸屬感以及對團隊合作的高度重視。
上海市閔行區昆陽路小學輔導員戴煒煒:
我們曾運用“微隊課”來進行隊前教育,先將拍攝的配有畫外音的視頻上傳到校園網站、博客、微信等平臺,引導家長、孩子反復觀看、練習,然后再進行交流和分享。這樣的活動讓我們認識到“微隊課”的特點概括起來是“短小精趣”。
①時間短。一般在10分鐘左右。②切口小。選取一個小知識點或教學環節,介紹一個概念,講述一個事實,分析一個問題,獲得一種感受。③內容精。對教育內容的重點、難點和精華部分進行講解,能夠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且操作性強,符合廣大的少年兒童的認知能力。④有童趣。引入“游戲化學習”相關評價機制,如:比賽、闖關、角色扮演、模擬探究等,深入淺出,精彩有趣,有助于引導隊員積極、主動地參與“微隊課”。

戴煒煒老師在學雷鋒活動中舉旗
常州市新北區孟河中心小學輔導員邱瑤:
“微隊課”是傳統隊會的濃縮與升華,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主題鮮明,化大為小。“微隊課”選題的切入口小,要來源于隊員的真實生活,體現“問計于童,問需于童”的特性,以少年兒童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贏得隊員的認可。
形式多樣,時尚多元。“微隊課”可運用隊員們喜歡的動漫、新媒體等時尚元素來增加趣味性,鼓勵隊員們積極參與;也可以歌舞表演、童謠、三句半、情景劇、配樂朗誦等符合隊員心理特征和知識水平的藝術形式為載體,采用參與式、討論式、綜合實踐活動等形式開展。
感知“隊味”,凸顯隊性。要讓隊員們在“微隊課”中充分感知“隊味”,對隊組織產生強烈的歸屬感;要鼓勵隊員自主設計、自主完成、共同參與,尊重隊員的主體作用;要激發隊員的創新意識,始終體現隊員為主、中小隊為主、實踐體驗為主的少先隊教育要義。
根據上述特點,我們不難發現,“微隊課”其實就是一節10分鐘左右、針對某一個重點開展的、有“導入、講授、互動、反饋”等完整結構的、微型少先隊活動課。因此,那些用于輔助少先隊活動課的多媒體課件不是“微隊課”,只是“微隊課”實現的重要資源;少先隊活動課堂實錄的視頻片段不是“微隊課”,因為它們不具有完整的導入、互動、小結等環節;省略了少先隊儀式、簡化了活動過程的“壓縮餅干”式的少先隊活動課也不是“微隊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遵循規律、抓住要領,去偽存真,策劃開展靈活有趣、小型多樣的“微隊課”,以促進少先隊員快樂健康地成長。
“微隊課”適應時代發展潮流,貼近隊員實際,以其“微設計、微視頻、微教學”等形式,受到了隊員和輔導員們的歡迎。但怎樣策劃設計、組織實施“微隊課”,才能使之更科學、更時尚、更靈活,還需要大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下期話題:設計“微隊課”的要點,歡迎您加入“斌哥隊隊碰”QQ群97128712,和我們一同來研討相關話題。
(欄目編輯 李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