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嵐
摘要:中埃高職合作辦學,是高職院校辦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的新途徑,其根本目標是培養埃及留學生的漢語能力和專業技能。本文介紹了中埃高職合作辦學的情況,并以初級專業漢語課程為例,探討了中埃合作辦學模式下初級專業漢語課程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
中埃合作辦學初級專業漢語教學方法
2014年5月30日,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埃及MEK慈善基金會留學生教育合作項目正式簽署協議;2014年9月25日,首批25名埃及留學生作為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學生來校學習;2015年9月,第二批埃及留學生來校學習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對埃及留學生的教學采用“1+3”模式,即第一年進行漢語學習,學生需要通過HSK(漢語水平考試)四級考試,之后的三年進行專業學習。第一學年的第二學期安排初級專業漢語教學,目的是為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奠定基礎。
一、中埃高職合作辦學概況
中埃高職合作辦學是一種新的中外辦學模式,早在2013年12月,埃及大使館教育參贊就開始與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聯系,表示對中國高職教育理念、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等產生了濃厚興趣,計劃派遣埃及高中畢業生前來學習機電一體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通信技術等專業。
此次合作辦學在中埃兩國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埃及國內高度關注留學生的情況,安排了1名教授全程跟蹤留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埃及留學生沒有任何漢語基礎,因此在中國高職院校學習先學習1年的漢語,然后再進入專業學習,全部專業課都用漢語教學,這種合作辦學模式在中國高職院校辦學中并不多見,在教學管理和教學組織方面沒有太多經驗可以借鑒。因此,采用適當的教學管理和教學組織方式,尤其是初級專業漢語的教學方式,是確保埃及留學生順利學習專業課程的重中之重。
二、初級專業漢語的教學內容
結合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特色,初級專業漢語教學主要基于高中物理、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基礎課程開展,包括物理、電路基礎以及少部分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知識。考慮到專業課程學習中涉及大量的數學計算,所以初級專業漢語授課中也融入了數學相關詞匯的學習,綜合培養埃及留學生專業漢語的聽、說、讀、寫、譯能力,重點是能夠用專業漢語溝通和交流,獲取信息和知識,更好地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
三、初級專業漢語教學方法
初級專業漢語是一門與專業基礎課息息相關的具有前導性質的課程,不同于普通漢語課程,因此,不能采用普通漢語課程的教學模式,不能僅限于字、詞、短語和文章的閱讀理解。作為2015級電子信息技術專業初級專業漢語的首任任課教師,筆者探討了中埃合作辦學模式下初級專業漢語課程的教學方法。
在初級專業漢語課程教學中,除了傳統教學方法外,還綜合運用了項目教學法、頭腦風暴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項目教學法指師生以團隊的形式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的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確定自己的設計方案。為了完成項目,學生要把專業領域的知識結合起來。初級專業漢語課程結合了電子專業課程運用了此項教學方法,通過制作小的電子電路完成相關專業漢語的學習。
頭腦風暴法是教師引導學生就某一議題自由發表意見,而不對其正確性進行任何評價,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激勵引發連鎖反應,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得最多的思想和觀點,經過組合和改進,達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講授電子電路元件的相關詞匯時,采用頭腦風暴法,學生就電路板元件名稱和作用積極發表意見,在討論中記住了電子原件的名稱和作用。
角色扮演法就是設定某種情境與題材,讓學生扮演一定的角色,通過行為模仿或行為替代,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講授電子電路原理的相關詞匯時,學生難于理解和掌握,這時可以運用角色扮演教學方法,讓學習能力強、漢語水平好的學生扮演教師講授,必要時可以運用阿拉伯語講授,從而消除了埃及留學生課堂學習的枯燥感,使學習充滿趣味。角色扮演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四、小結
中埃合作辦學模式是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的一種新嘗試,初級專業漢語教學方法也是處在探索和研究階段,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借鑒。不可否認,在教學探索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和困難,但是高職教師應該在教學中不斷探索適合的教學方法,結合埃及留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的漢語知識水平和實際能力,努力為中埃合作辦學探索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