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生文 陳姝宇 謝俊輝
龍巖,是全國著名革命老區,是充滿發展活力的紅色熱土。中央支持福建省加快發展的決定和“新古田會議”的召開,給龍巖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最近,一股東風正在龍巖形成,為了建設新龍巖,他們正在實施創新驅動、產業興市、人才強市的“三大戰略”。
“龍巖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需要項目的支撐,更需要高技能人才的支持。作為全市唯一的一所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目標的技工院校,我們堅持以‘根植紅土、服務發展、特色鮮明、示范引領的辦學理念,全力服務區域產業發展,深化人才培養模式和辦學模式改革,致力于培養具有工匠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服務龍巖產業發展。”龍巖技師學院黨委書記、院長陳建生如是說。
主動對接產業
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2016年4月12日,在龍巖技師學院寬敞的運動場里,聚集著數千人,招聘海報、展板隨處可見。這是該校2016年合作企業對接“服務龍巖產業興市戰略”專場招聘會的場景。據悉,當天,來自龍巖各地的130多家知名行業、企業提供了機械、電子、汽車等2600多個崗位,把2016年龍巖技師學院1800多位預分配畢業生“搶光”,其中,現場簽約1300多人。因為看好該校的畢業生,來自北京、廣東、福州、廈門的企業組成招聘大軍,開出了優厚的薪資和工作條件。
其實,這只是他們眾多優質就業成績單中的一頁。辦學37年來,龍巖技師學院已成為福建省培養高技能人才規模最大的技師學院,為社會輸送高技能人才5萬余人。近年來,龍巖技師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在98%以上,是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和福建省文明學校,被譽為“成功企業家、卓越工程師”和紅土地上的“金藍領”搖籃。
在大學生就業還成為難題的今天,為什么龍巖技師學院學生畢業生被“搶光”呢?這主要得益于他們主動對接產業的意識。
為了對接產業,學院分別與長汀縣政府、武平縣政府簽署了校地戰略合作協議。這是該院為加強同地方合作與交流,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持之舉。根據協議,該院助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產業向效益型、集約型、生態型方向發展,為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開展訂單培養、定向培訓,提供高素質技能人才支撐。為兩縣扶貧開發、脫貧攻堅、實施精準扶貧提供技能培訓服務,為扶貧對象推薦就業,并為專業技術人員開展繼續教育提供服務。此外,建立政、企、校三方合作機制,建立產學研中心,依托高新企業、先進制造業建立實訓基地,提升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能力。
5月9日,在該院舉行的“2016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儀式上,學院又與龍巖市郵政管理局、龍巖市殘疾人聯合會、龍巖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福建森寶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廈門航空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翔宇航空集團公司等六家單位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
同日,經龍巖市政府批準,龍巖市公共實訓基地在該院掛牌成立。實訓基地依托該院,面向全市城鄉各類勞動者、企業和各類院校提供技能培訓、技能競賽、技能鑒定、創業孵化、師資培訓、課題研發等服務。
一連串主動對接產業發展的大動作,彰顯了龍巖技師學院正朝著建設成集技工教育、公共實訓、技師研修、競賽集訓、技能評價、創業基地、就業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職業訓練院目標前進,它將成為龍巖市職業教育的一張靚麗的名片。
專業調整對接產業轉型
“必須把創新放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改造提升傳統重點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構建產業技術創新體系,走出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的發展新路徑。”這是龍巖市委市政府在《關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創新型龍巖建設的決定》中提出的新要求。
作為國家級重點技工院校,龍巖技師學院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以就業需求為導向,圍繞福建生態區、自貿區建設和龍巖市主導產業、重點產業、新興產業發展布局,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穩妥推進專業結構調整,緊密對接產業鏈,推進專業細分細化,以特色專業、傳統骨干專業為牽引推進集群發展,為打造龍巖經濟升級版和“龍巖制造2025”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該院著重優化骨干專業,著力服務于龍巖市主導優勢產業發展;不斷培育新型專業,著力服務于龍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與此同時,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根據崗位技能需求和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特點,完善課程標準,更新課程內容,全面推進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加強學生職業素養、專業技能和通用能力培養,大力開展職業指導、創業教育,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就業創業能力。
龍巖技師學院目前開設了涵蓋機械、電氣、汽車、光電、信息技術、現代服務等六大類的39個專業,實習實訓設備總值6000多萬元,現有在校學生5600多人。為適應龍巖產業轉型,該院科學調整專業布局,優化專業結構,凝練專業特色,打造專業品牌,改進了機械、電氣、汽車、財會、旅游等傳統專業,在2015年開設工業產品設計(3D打印技術方向)、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飛機維修、電子商務等專業的基礎上,于2016年新開設現代物流、健康養老、家政服務、鐵路客運服務、船舶駕駛、船艙輪機、家政服務、食品安全與檢驗等專業,形成了機械、機電、汽車、現代服務等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專業布局。
除此之外,學院還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校企合作,積極推行“校中廠”“廠中校”,擴大委托培養、定向培養、訂單培養規模,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的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與此同時,該院將精品辦學融入“一校多企、一企多校”的對接活動中,促進學院與企業在五個方面的對接:一是招生與企業用人緊密對接;二是學院教育培訓專業設置與企業工種要求緊密對接;三是教學與企業生產經營實際需求緊密對接;四是辦學模式與企業生產緊密對接;五是畢業生與企業招工緊密對接。
學院的不懈努力結出了累累碩果。2016年,該院學生在參加龍巖市中職學生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12人,二等獎16人,三等獎20人;教師在參加2016年龍巖市第三屆中職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14人,二等獎7人,三等獎3人。在第七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福建省選拔賽上,龍巖技師學院學生組取得了四項比賽中的三項第一,教工組取得了四項比賽中的兩項第一的好成績。該院學生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還榮獲兩個項目銅牌。
全面提升對接產業能力
“沒有對接產業的能力,對接產業是一句空話!”龍巖技師學院院長陳建生如此強調。為此,他們布了多枚棋子。
為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龍巖技師學院于2016年8月31日開展了以“弘揚工匠精神,爭做有為青年”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并邀請學院優秀畢業生、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鉗工高級技師李良為學生講授開學第一課。
李良是該院畢業生中的佼佼者。他在1998年、2009年兩次榮獲“福建省技術能手”稱號;2003年榮獲“龍巖市技能競賽第三名”;2008年、2009年、2011年先后榮獲“國家專利局授予四項專利(主持)”;2009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2年入選福建省首屆優秀人才;2014年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李良告誡在場師生,大家不應該奉行“差不多精神”,應該做到精益求精,把正確率從99%提高到99.99%,這樣才能做出打動人心的一流產品。
為了向更高標準看齊,學院還開展了國際交流與合作。2015年12月,澳大利亞墨爾本海獅國際職業技術學院院長Joshua Cheng一行到龍巖技師學院參觀考察,雙方就人才培養、專業建設、合作辦學等方面進行了商談。中澳職業人才培養交流將掀開歷史的一頁。
2016年1月26日,斐濟共和國駐華大使約阿尼·奈法盧拉一行參觀了該校機械實訓車間、汽車實訓車間和烹飪實訓車間等,對該院產、學、研結合所取得的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在斐濟與龍巖技師學院舉行的教育交流合作事項商談中,雙方確定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加強在旅游、餐飲、汽車維修等專業領域技術人才培養的合作。2016年暑期,斐濟選派20名在華留學生到該院學習中式烹調技術,該院派出教師為斐濟教師培訓相關業務課程,共同開展技能大賽觀摩、企業參觀、課題研究等領域的工作。
同時,該院與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發揮在斐濟建立的國際合作與服務平臺優勢,通過中國援助斐濟的菌草技術示范中心協助龍巖技師學院同斐濟共和國在職業教育培訓領域建立起合作交流關系。
主動對接產業,是龍巖技師學院發展所堅持的準則,適應產業的轉型升級則是龍巖技師學院繼續前行的動力。我們有理由相信:龍巖技師學院在未來發展的道路上會越辦越好,為培養更多的“大國工匠”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