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威
摘 要:隨著現代化智能技術的發展,智能電表以及抄表系統被逐漸發展并應用到電力系統,在線損管理工作中發揮著十分重要且關鍵的作用。提高線損計量的自動化水平,保證線損計量精準度,為線損維護與管理提供技術支持。文章分析了智能電表及抄表系統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并分析了應用成效。
關鍵詞:智能電表;抄表系統;線損管理;應用;成效分析
線損管理是供電企業管理工作之一,線損率是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關系到企業的經營與發展,影響到供電企業的長遠健康運營。傳統的線損管理拘泥于傳統技術,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無法收到預期的管理效果。引進智能化電表、抄表系統,將其運用于線損管理中,能夠提高線損管理水平,達到預期的管理效果。
1 智能電表與抄表系統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
1.1 線損成因分析
線損是電力系統常見的問題之一,是該系統經常面臨的一項故障問題。線損簡單說就是電網線路的能量損耗,通常以熱能形式散出,通常是由電阻、電導等所耗費的有功功率。或者因為線路電抗、變壓器鐵芯等通過磁能形式耗費能量的過程。電力系統電損是多種原因所導致的,例如:線路電阻過大、電氣設備磁場過強以及管理疏忽等。電力系統中所運用的線路、電氣設備等所采用的材料具有一定的落后行,其中阻力較大,從而使得電能無法通暢傳輸,在抵制阻力過程中必然要做功,從而出現電路發熱現象,對應則產生電阻損耗。變壓器實際工作過程中必須積極創建與保護好磁場,實際的電磁轉換中容易出現電能受損現象,也將加劇線損。
線損問題的出現不局限于系統自身,人為的管理問題也是一大關鍵誘因。根據以往的電力系統管理經驗表明,由于電力企業監管不嚴、監測不善等都可能導致用戶非法竊電、電力系統高能耗運行等,其中非法竊電會極大地加劇電力損耗,增加線損,同時,抄表人員抄核收某一環節的誤操作、誤差等都會增加電力消耗,帶來嚴重的線損問題。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電力系統面臨著嚴重的線損問題,實際運行與操作過程中必須加強線損管理,對此可以深入運用智能電表與抄表系統,提高線損管理的工作效率,實現線損的智能化控制。
1.2 智能電表的應用
(1)智能電表特征與優勢分析
不同于普通的電表,智能電表運行更為便利、靈活,具有更好的時段切換功能,這一優勢遠遠超出普通的電表,而且能夠運行兩套費率時段,也能于特定時段來自主轉換時段,為電費的計算與計量創造了條件。智能電表還有特殊的功能,能夠更為精準地計量電能,同時,也能凍結電量,這就為不及時繳納電費的用戶提供了繳費提醒,能夠維護供電企業自身的利益。
(2)參數測量功能
智能電表具有參數測量功能,既能測量數據、記下數據又能呈現出特定的電流電壓等數據參數,極大地控制測量誤差,彌補了普通電能表在計量方面的不足。智能電表也能達到各類數據的動態監測,例如:電壓值、電流值、功率因數等,一旦發現單一數據存在異常,則將記錄下來,這無疑為供電企業線損的統計、計算與計量等提供了依據。
(3)費控功能
智能電表應用于供電系統,能夠妥善發揮費控功能,具體包括:本地費控與遠程費控,前者憑借射頻卡媒介來監測費率,而且智能電表通常設置了兩套費率時段,提前設計時間段來靈活切換、調整不同時段的費率,這樣就能夠對電費進行動態統計、核算。同時,憑借一系列虛擬性介質,例如:無線網系統、遠程售電系統等來進行費控,可以達到遠距離的電費統計、計量。實際的電費計量過程中兩種費控方式通常搭配使用,各自發揮自身的功能和特征,這就為電力企業線損計算開辟了全新的途徑,能夠提升電費計量工作效率。
1.3 智能抄表系統的應用
隨著智能化技術的發展,抄表系統也在逐漸朝著智能化、先進化方向發展,當前智能抄表系統被逐漸運用于線損管理中,發揮著智能化電量抄量記錄等功能,該系統能夠達到對電網不同電壓等級計量點數據的智能化收集,即便處于維修階段,某個計量點出現故障、發生問題不能用來計量的情況下,也能利用除此之外的計量點的相關數據來精準地計算得出故障電量,這就從某種程度上緩解了計量延遲或計量失準等問題,控制了計量誤差,提高了計量工作效率,達到預期的計量工作目標,有了及時、到位的電能計量信息、數據,就能夠為該線路線損的計算、分析與計量提供參考和依據,依托于這一智能化抄表系統,各個調度部門、供電機構等都能結合系統所提供的及時信息、數據等來對線損、負荷等做出科學、合理的預測與分析,從而有效確保線損計量及時性與精準性。
智能抄表系統還具有故障檢測與定位功能,結合來自于信息采集系統的相關數據、信息,例如:母線不平衡、變壓器受損的數據等能夠更為高效、及時地找到不同計量點可能存在的故障,這樣就克制了由于設備故障與計量失誤帶來的計量問題,確保各個計量點故障被高效識別與檢修。
電力線路實際運行過程中,很可能因為負載過重、路徑設計不科學等帶來一定的線損問題,在智能抄表系統中,可以按照線損計量公式來更加高效地找到電力傳輸的線損數據,這樣就可以為電力企業的線路規劃、整治、數據分析等提出科學的意見,達到對電網結構的深入優化與改革。智能抄表系統中,線損監測系統能夠時刻監督、檢查各項電氣設備的線損狀況,深入檢查與監測各個地區的能量,通過一個區段能量大小的變化能夠及時發現竊電現象,從而嚴厲打擊非法竊電行為。如果發現配電臺區負荷超出合理數值范圍,不同供電機構可以通過配設的信息采集設備,來深入監測、檢查各個臺區的負荷變化狀態,這樣就優化了配電臺區的管理。智能化抄表系統還擁有較強的線損計算功能,即便系統運行發生故障問題,也可以憑借短信、聲、光等模式來向相關的運維人員發出通知,這樣也能為線損管理與檢查做好準備。
智能抄表系統也兼具監測功能,可以憑借對多種因素的剖析,例如:變壓器負載率、三相不平衡率、電壓合格率等來進行科學地規劃、分析,科學調節電壓器,有效調整電網構造,實現能源的可持續利用。抄表系統內部設置了若干個集中器負責對不同區段的電能表進行數據、信息等的動態收集。如果是遠距離的用戶,中繼器可以將數據抄取、讀出以后再傳輸至集中器,以此來確保抄表工作效率。
2 智能電表與抄表系統在線損管理中應用成效
智能電表與抄表系統應用于線損管理中有著十分顯著的優勢,事實證明發揮了多方面的作用,具體體現在:能夠動態、適時地監測電網系統的運轉狀態、運行模式,從而為負荷與線損等的預測等提供依據,當某一節點存在任何故障、問題時,依然可以轉移節點進行電量測量,無疑提升了線損計量的精準度,根據節點位置,能夠對故障點實施精準定位,從而為故障檢修提供參考,控制竊電問題的出現,即便是高峰用電時段也可以實施限電管理,也能動態調整電力電能等的供應,控制電力線損,提高電能利用率,為供電企業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
3 結束語
智能電表及抄表系統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控制線損管理中的問題,減少線損管理工作難度,達到線損的自動化管理、精準化計量,減少對人力資源的依靠和依賴,減少線損管理成本,從而提升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供電系統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保證供電企業的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DL/T 448-2000.電能計量裝置技術管理規程[S].2000.
[2]宗建華,閆華光,史樹冬,等.智能電能表[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3]呂捷.GPRS技術[M].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1.
[4]涂源劍,汪道輝,蘇敏.智能電能表及遠程抄表系統[J].四川電力技術,2002,2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