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立波
高效課堂是指,通過具體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的條件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采取的教學手段,能夠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如何找到一種最佳的教學方式是高中化學教師普遍思考的重點問題.因此,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至關重要.
一、改變教學觀念,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有些教師仍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向學生傳授基本的概念和知識點,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探究空間.對于比較抽象的概念和知識,學生沒有認知到問題的本質,也沒有理解透徹化學知識.如果所有的教學內容都使用同一教學模式,學生必然產生膩煩心理,就不會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要想創建高效課堂,教師就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充分意識到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的重要性.教師需要在課前充分思考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來引入教學,在教學中盡量預留出較多的互動時間,讓學生投入到課堂活動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使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基本概念.
例如,在學習電化學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Pb+CuSO4PbSO4+Cu,然后講解其反應原理,再給學生十分鐘的自由探究時間去進行原電池設計.這樣,讓學生有充足的探究思考時間,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解答學生的疑惑,由此提高課堂效率.同時,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知識掌握程度都有所提升.
二、教學貼近生活,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從一定角度上來說,化學知識源于生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聯系生活實際,拉近學生與化學的距離.人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和接觸到的各種物質都在不同程度上與化學有所關聯,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具體的化學知識與學生日常看到的現象進行聯系,通過分析生活現象將學生引入到所要學習的知識上,引導學生從生活現象中找到知識信息,再在理解的基礎上將學習重點內容銜接起來,使學生對化學知識有清晰的認知,讓學生享受體驗教學,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并對探討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例如,在講“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質”時,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提到全球變暖這個世界性問題,讓學生自由發表對溫室效應的看法,然后將內容引入到正題上,讓學生明確二氧化碳的氣味、顏色等基本特性;在講“一氧化碳”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讓學生看生活中遇到煤氣中毒的真實案例,然后給出幾種求生方式,讓學生進行正誤判斷,再向學生講解一氧化碳的特性及其危害,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正確地理解知識并加深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產生學習動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積極思考問題,提高應用能力.
三、提倡探究教學,促進學生討論和交流
要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化學學習過程.提倡探究教學,就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任務、問題作為引導,促進學生討論和交流.
例如,在講“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時,教師可以炸藥爆炸、金屬銹蝕、溶洞形成等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引出“快慢”的概念.既然化學反應有快有慢,那么通過怎樣的方法來觀察呢?以此引導學生討論并舉例說明.由物理學中的速度而引出速率的概念,以N2+3H22NH3的反應幫助學生鞏固概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并在探究過程中獲得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建構,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有所不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接受能力,根據層次的高低進行多樣化教學.對于一些能力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地進行拓展教學,在課堂上設置搶答互動環節,讓學生充分融入到趣味教學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還要關注學生個體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是否在課堂學習中遇到困難,以及出現了哪些問題,尋求適宜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疑難.
例如,在講“氧化還原反應”時,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單靠知識講解不能完全明白其規律,教師可以將化學劑、化合價和電子得失之間的關系變成一個順口溜,讓學生通過熟記順口溜來掌握氧化還原反應.這種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教學成果.同時,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課堂教學的魅力,感受到老師對其學習成長的關注和用心.
總之,教師需要明確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重要性.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教師只有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才能讓學生置身于化學世界里產生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從而打開學生的思維,解決學習難題,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