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詠
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教學,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高中數學探究教學策略談點體會.
一、創建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問題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本節課要學習的數學問題、新的數學概念及相關的公式,不能落實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使學生常常用消極的態度對待數學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創建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學習情境中的數學問題,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
例如,在講“直線參數方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習題:已知直線l在y軸上的截距為2,傾斜角α的正弦值為45,求直線l的方程.教學過程:在學習習題時,學生發現了他們過去沒有學過的數學概念,即直線參數方程.那么,直線參數方程是什么呢?教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要求學生自主閱讀課本中的理論知識,然后嘗試自己做這道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探究新的數學概念.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初步理解了新的數學概念.教學分析: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直接告訴學生要學習的知識,讓學生產生被動的學習心理.有些學生的學習態度是,教師告訴他們新的知識,他們就學習;教師不告訴他們新的知識,他們就不學習.如果學生以被動的態度學習,就無法學不好數學知識.要想高效開展探究教學,就要創建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學習情境中的數學問題,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與之相關的理論知識.在探究教學中,教師要優化引導方法,促使學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布置經典習題,引導學生探究數學問題
當學生在學習情境中初步理解了新的數學知識后,教師要布置經典的數學習題,讓學生在研究數學習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數學知識.
例如,在講“直線參數方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習題:求過點P(2,3)且滿足下列條件的直線方程:傾斜角等于直線x-3y+4=0的傾斜角的二倍的直線方程.教學過程:有些學生剛開始不知如何解直線參數方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直線參數方程有哪幾種形式?學生思考數學課本中的知識,提出直線參數方程的表達方法有四種:斜截式、截距式、兩點式、一般式.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這幾種直線參數方程的表達方式的重點是什么?這道題的解題重點是什么?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理解到這道題的解題重點是應用直線方程的斜截角來求得斜率,然后得到直線參數方程.也就是說,如果要解答這道題,就要應用直線參數方程斜截式的表達方式.教學分析: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教師要布置經典的數學習題,引導學生探究數學知識.在探究教學中,教師要利用經典習題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數學知識.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掌握各種數學思想,了解各種數學思想的思維特征.
三、拓展數學習題,引導學生關聯數學問題
當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學習的基礎,主動拓展數學知識.只有學生發現學習的主導權在他們手上,他們可以結合自身的學習需求探索數學知識以后,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被激發,從而主動拓展學習范圍.
例如,在講“直線參數方程的表達式”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己編寫能夠反映兩點式、一般式直線參數方程的題目,讓學生與同桌交換數學題目,解答同桌編寫的數學題目.教學過程:一個學生通過研究數學課本,編寫出如下習題:求直線l1:x=1+ty=-5+3t(t為參數)和直線l2:x-y-23=0的交點P的坐標,及點P與Q(1,-5)的距離.習題的數學語言描述準確,編寫的題目典型,達到了數學教學要求.教學分析:如果教師一味地要求學生研究自己布置的習題,學生會失去學習的主體性.為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教師可以換一個角度,引導學生自己研究數學課本中的理論知識,自主地編題,與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討數學知識.在自主拓展數學問題時,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完善數學知識系統.在探究教學中,教師要換位思考,落實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比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編寫數學習題、編寫數學試卷、自己尋找常見的數學習題等,鼓勵學生拓展數學問題,關聯數學問題,完善數學知識結構.
總之,在高中數學探究教學中,教師要創建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問題;布置經典習題,引導學生探究數學問題;拓展數學習題,引導學生關聯數學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數學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