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捷青
加強和完善外資審計方法提升外資審計工作質量
■楊捷青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對外資的引進力度不斷加大,國外貸援款項目涉及范圍和金額逐步擴大,在農業、林業、交通、能源、教育、衛生、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等眾多領域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國外貸援款項目審計(以下簡稱“外資審計”)以促進積極、合理、有效利用國外貸援款為目標,在督促項目管理部門和項目執行單位加強管理、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整改問題和提高項目資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如何進一步加強外資審計工作,提升外資審計成果的課題擺在外資審計工作者面前。針對外資審計的現狀和進一步改進外資審計工作,談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外資審計力度和深度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外資審計在制定審計實施方案時,審計人員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對財務收支及項目執行情況的審計,很少涉及對項目效益目標的評價,在推動國外貸援款項目管理體制的完善等方面仍有所欠缺。在外資審計實施過程中,審計人員往往只停留在賬簿審計,注重資金使用的真實性、準確性以及資金的到位率,而忽視了對項目實體工程量及價款的真實準確性,資金使用的效益性,資金到位的時間性等內容。
(二)外資審計成果有待進一步提升。由于國外貸援款項目傘型項目多,點多面廣,多數審計職業工作者忙碌于單個項目的審計工作,而忽視了項目審計工作中發現的微觀問題的提煉和升華,不利于審計人員從體制、機制層面剖析問題,提出建議,為領導層決策提供參考。
(三)外資審計人員業務素質亟待進一步提高。外資審計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工作,除了承擔一般審計所需要的職能外,在維護國家形象和聲譽等方面對審計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外資審計項目質量、程序等方面也有著更為嚴格的標準,這就要求外資審計人員具備多元化的知識儲備,提高審計能力,控制審計風險,確保項目審計高質量完成。
(一)積極拓展思路,提升外資審計成果。根據外資審計的特點,通過審計要情、審計專報、審計綜合報告等形式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反映外資審計工作,提升外資審計成果。一是以獨特角度反映審計成果,將審計過程中發現的某一現象或問題從審計獨特專業的角度進行剖析和提煉。二是以匯總形式綜合提煉審計成果,將同類或同行業審計項目結果進行匯總形成綜合報告。三是結合省內宏觀政策深度挖掘審計成果。四是通過信息宣傳加強審計成果,擴大外資審計社會影響力。例如積極推進審計公告制度、對外發表外資審計工作信息、通過電視電臺等新聞媒體介紹外資審計工作等方式。
(二)樹立全方位審計的理念,加強外資審計的力度和深度。國外貸援款項目具有項目多、金額大、使用范圍廣的特點,審計機關對外資審計的要求是全方位和全過程的監督,審計過程中應對國外貸援款項目建設的目標、資金的走向、項目建設運營情況和效益情況進行全方位考量。因此,深化外資審計應重視如下工作:一是注重賬簿審計的同時,千萬別忽視實體工程的審核,應按照國家基本建設項目審計的程序和要求對該類項目實體工程量和價款進行核實。例如在涉外大型工程項目審計中突破公證審計的外延,積極實施國外貸援款項目竣工決算審計并探索效益審計的道路。二是注重資金使用安全的同時,千萬別忽視資金使用效益。國外貸援款審計的目標要促進項目執行單位和政府主管部門積極、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資,提高外債償還能力。例如在涉農涉林項目中突破傳統審計的思路,深度挖掘該類項目存在的問題,對該類項目效益審計進行有益探索。三是注重資金到位率的同時,千萬別忽視資金到位的時間性。資金到位時間遲緩,會嚴重影響項目建設的質量和進度。
(三)加強跟蹤審計的力度,發揮外資審計的特色。外資審計屬于典型的跟蹤審計,跟蹤審計關鍵在于:一是使審計項目不出問題,至少不出大問題;二是有效督促被審計單位整改,規范管理。如何進一步做好跟蹤審計,具體有以下三點:第一,審計方案可以根據每年對項目的不斷深入了解和實施進度,適當調整審計重點和內容。第二,在審計過程中結合國家政策和省政府宏觀決策,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審計,深度挖掘和分析審計結果。第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和AO外資版審計軟件,規范審計流程,提升審計效果。
(四)創新審計技術手段,提高信息化水平運用能力。外資審計接觸行業較廣,面對不同類型被審計單位辦公信息化手段的多樣性和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提升,如何有效創新審計技術手段,提高信息化水平運用能力,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加強與被審計單位的溝通,對被審計單位的技術運用進行了解、學習,獲取被審計單位的數據結構和管理系統信息,從中分析出審計所需的相關信息,便于做好審計方案準備和信息化技術準備。第二,審計過程中將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相結合,還原項目管理流程,從項目立項至項目竣工結算引入計算機審計全過程。第三,審計過程中積極探索除計算機審計之外的先進技術設備使用,例如在工程建設項目審計中租用現金的電子檢測設備對隱蔽工程質量進行抽檢;在環保項目審計中聘請專業機構做污染物指標檢測等。
(五)跳出常規審計的視野,積極為被審計單位規范業務運作、提升管理水平出謀劃策。外資審計人員接觸不同類型的行業和單位,要善于歸納總結對被審計單位好的做法、好的管理方法,認真分析被審計單位出現問題的原因,研究改進對策,跳出常規審計的視野站在“第三方專業咨詢機構”的角度上積極為被審計單位如何規避審計問題、如何規范業務運作和如何提升管理水平提出自己獨特專業的建議,審計部門與被審計部門不僅是審計與被審計的關系,還是指導與被指導、幫助與被幫助的關系,從而審計人員不僅維護了政府審計的嚴肅性,而且還贏得了被審計單位發自內心的尊重。
(六)提高外資審計人員業務素質,加強外資審計隊伍建設。外資審計涉及各行各業,對審計人員的要求就更加嚴格,可以從以下五方面提升外資審計人員業務素質:一是構建外資審計人才庫。為保證順利完成外資審計工作,可以從省廳各業務處室、各設區市及縣級審計機關挑選審計人員構成外資審計人才庫,并對人才庫成員不定期進行業務培訓和交流,并以此為平臺加強上下級審計機關的溝通。二是堅持輸出培訓。為提高外資審計隊伍的業務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可以將外資審計人員輸出培訓,學習工程造價、中級計算機審計和英語等各種技術知識。三是建立內部學習研討制度。為提高整體工作水平,可以根據審計實務工作需要經常組織業務學習,座談點評各項審計報告、綜合材料,學習國家最新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等。四是以審代訓,為審計人員提供現場審計培訓機會。五是認真貫徹《外資審計指南》和審計署外資司的要求,按照上級工作方案的要求開展工作,控制審計質量,提升外資審計成果利用水平。
總之,不斷總結外資審計工作,積極提升外資審計工作質量,使外資審計成為國家政府審計中獨具特色的組成部分,充分發揮外資審計保障經濟社會運行的“免疫系統”功能。
(作者單位:江西省審計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