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跨界合作的未來展望
談及行業跨界合作的未來走向,部分行業人士和經營者也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有行業人士提出,從其他行業的實踐來看,近年來,跨界合作已成為一種流行趨勢,譬如現代汽車通過與Prada的合作來提高自身的品牌形象;范思哲以希臘風情為主題打造蘭博基尼LP640特別版;《復仇者聯盟2》與三星、吉列、優衣庫、奧迪tt、underarmour展開全方位跨界合作;傳統企業加多寶圍繞美食、娛樂、運動、音樂四大主線玩起了“花樣”跨界;2016年“雙11”,向日葵更是聯手世紀佳緣為IT男找女朋友,其中“咖啡+服裝”已成為跨界合作中常見的模式,引起了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廣泛關注。有鑒于此,眼鏡產品作為與重要的日常消費品,與其他日用品關聯度較高,因此,實行跨界合作的空間十分廣闊,特別是隨著眼鏡功能的不斷延伸,跨界合作極有可能實現常態化。
四川浙文眼鏡總經理胡立國認為,作為傳統行業,眼鏡行業長期以來沿襲著“坐商”的形式,而其他一些行業早已由“坐商”演變為“行商”,有的行業甚至完全拋棄了門店的經營方式。今后,隨著互聯網影響力的進一步增強,特別是與人們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眼鏡行業通過與其他行業的跨界合作,將逐漸實現由“坐商”向“行商”的轉變。
此外,有行業人士指出,在行業內部,隨著各類跨界合作的深入,行業各產業鏈之間、不同的產品領域之間融合的趨勢將進一步凸現,將出現連接全產業鏈和產品領域的“行業生態鏈”組織。
有行業人士指出,目前,從總體來看,眼鏡產品仍屬于剛性需求的視光產品,部分產品功能雖有一定延伸(如時尚飾品),但處于從屬地位。因此,目前行業內外的所謂跨界合作,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跨界合作。今后,真正意義上的跨界合作,一定是實現產品屬性的裂變,即由剛性需求轉變為精神需求,就如同如今出現的各種“概念鞋”一樣(增加了鞋的文化、藝術或者收藏等價值,而減低了鞋本身的穿著作用),讓消費者更多地在精神層面來享受產品,而非簡單地從物質層面來購買產品。眼鏡產品只有在改變了原有的屬性后,才能夠爭取到更多的用戶。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