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娟
摘要:目的 觀察老年胃潰瘍采用克拉霉素聯合呋喃唑酮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胃潰瘍患者46例作為臨床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呋喃唑酮的臨床治療方案,觀察組實施克拉霉素聯合呋喃唑酮的臨床治療方案,觀察與比較兩組患者在臨床治療中的效果。結果 經不同治療方案的實施后,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且復發率比對照組低。兩組患者在治療后潰瘍直徑皆比治療之前小,并且觀察組要比對照組小很多,其生活質量的評分也比對照組高。經統計學分析,P<0.05,存在差異。結論 針對老年胃潰瘍而言,實施克拉霉素聯合呋喃唑酮的臨床治療方案,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有效緩解了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復發率,提升患者在生活方面的質量,故可在臨床治療中進行廣泛性推廣。
關鍵詞:克拉霉素;呋喃唑酮;老年胃潰瘍;臨床療效
胃潰瘍為消化系統的一種疾病,具有較高的患病率,且多數為老年人,男性占多數。頻繁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為主要病因。在發病之時,胃黏膜和黏液防御以及修復作用出現了明顯的減弱,其中侵襲因素比防御因素多,臨床主要表現為:劍突下正中和偏左疼痛以及飽餐后出現疼痛,具有較長的病程,對患者在生活方面產生了嚴重的影響。針對老年胃潰瘍臨床患者,通常選取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基于患者機體功能的減退,傳統用藥方式不能提升臨床療效,需要有很多抗生素進行聯合性用藥,方可獲取較好的治療效果[1]。本次研究選取46例臨床患者予以克拉霉素聯合呋喃唑酮治療,觀察效果如下所述。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所收治的老年胃潰瘍患者46例作為臨床資料,隨機分成對照組、觀察組,每組各23例。對照組中男15例、女8例,年齡在60~79歲,平均年齡約(69.48±9.16)歲,病程在1~6年,平均病程為(3.50±1.44)年;觀察組中男14例、女9例,年齡在61~80歲間,平均年齡約(70.47±10.12)歲,病程在1~6年,平均病程為(3.54±1.55)年。比較兩組臨床患者的基本資料(性別和年齡及病程等),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在統計學中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的臨床患者予以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膠囊,海南通用三洋藥業有限公司所生產;國藥準字批號:H53021955;規格為20mg/粒)口服1 粒/次,1 次/d。呋喃唑酮(輔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所生產;國藥準字批號:H20073335,規格為0.1g/片)口服1 片/次,3 次/d。觀察組的臨床患者在該基礎之上予以克拉霉素(本藥物由上海現代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國藥準字批號:H20073783,規格為0.125 g/片)口服2 片/次,2 次/d。所有患者皆實施1個月的治療,且進行4個月的隨訪。
1.3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臨床患者在治療之前與之后,胃腸鏡下檢查其潰瘍直徑產生的變化;②經“14C尿素呼氣試驗”觀察且計算出患者在治療后,幽門螺桿菌實際轉陰率值;③評估患者在治療前后其生活質量的分數,主要包含:生理功能和身體疼痛與活力及其總體健康,若分數越高則代表患者生活質量就越好。
1.4臨床療效與復發狀況 ①評定臨床療效的標準,若腹痛和反酸的癥狀徹底消失,且胃鏡檢查的結果顯示為潰瘍已經消失,則視為顯效;②若臨床癥狀有顯著的好轉,且胃鏡下檢查的結果顯示為潰瘍已經縮小一半,則視為有效;③若臨床癥狀、潰瘍面積沒有產生明顯的變化或是出現了更嚴重的現象,則視為無效。總有效率為=(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統計學分析 本次臨床分析的數據由SPSS19.0軟件完成相關處理,使用(x±s)去表示臨床中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以%表示臨床中計數資料,實施χ2檢驗。比較兩組間的差異,若P<0.05則表示該差異在統計學中具有分析意義。
2 結果
2.1比較臨床療效、復發率 觀察組患者顯效13例(56.52%)、有效9例(39.13%)、無效1例(4.35%),總有效率為95.65%,產生復發1例(4.35%);對照組患者顯效6例(26.09%)、有效11例(47.83%)、無效6例(26.09%),總有效率為73.91%,產生復發7例(30.43%)。經統計學分析,χ2值分別為4.2125、5.4474,P<0.05,在統計學中具有分析意義。
2.2比較胃鏡下潰瘍直徑、幽門螺桿菌轉陰率 經治療之后,觀察組潰瘍直徑(2.87±1.23) mm,幽門螺桿菌轉陰率為20例(86.96%);對照組潰瘍直徑(3.89±1.25) mm,幽門螺桿菌轉陰率為14例(60.84%)。經統計學分析,t=2.7894,χ2=4.0588,P<0.05,在統計學中具有分析意義。
2.3比較生活質量的評分 在治療之前,兩組患者在生活質量的評分經統計學分析,不存在顯著的差異,即P>0.05。但是經治療之后,觀察組生活質量的評分明顯比治療前和對照組要高,具體為:觀察組生理功能(99.76±9.72)分、身體疼痛(95.36±10.27)分、活力(82.10±10.46)分、總體健康(76.28±10.14)分;對照組生理功能(93.45±8.47)分、身體疼痛(87.31±10.25)分、活力(74.65±9.38)分、總體健康(66.36±10.11)分。經統計學分析,t值分別為2.3472、2.6607、2.5430、3.3225,均存在P<0.05的差異,故在統計學中具有分析意義。
3 討論
近年來,胃潰瘍疾病在老年患者中成為常見類的一種疾病,發作的特征為數周、數月且具有周期性,在發病方面有著季節性特點,尤其是在秋冬和冬春換季時節極易發病,且難以實現根治的目標,極易復發,其中不當的飲食或是緊張的精神狀態都屬于病發的主要且危險性因素。在有較多胃酸分泌或是幽門桿菌的嚴重感染之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老年患者因為抵抗力比較低下,生理功能出現了退化,長期應用呋喃唑酮會導致耐藥性,進而降低了臨床治療的效果[2]。所以,要嘗試使用很多種類的抗生素進行聯合性治療。在研究之中發現,使用克拉霉素與呋喃唑酮予以聯合治療能夠獲取較好的治療效果。
克拉霉素與呋喃唑酮予以聯合治療,使得老年胃潰瘍患者在治療中的總有效率、幽門螺桿菌轉陰率顯著比對照組要高,且具有較低的復發率。這預示著,克拉霉素聯合呋喃唑酮在治療方面具有更好的臨床效果。其中呋喃唑酮能夠有效根除其幽門螺桿菌,并增加了患者胃腸道黏膜之中多巴胺所具有的活性,有助于更好的修復胃黏膜,對防御因素予以增強,促使患者愈合潰瘍部位,實現臨床癥狀的緩解[3]。與此同時,聯合了克拉霉素(新型大環內酯類型的抗生素),增強了抗幽門螺桿菌的臨床作用,經聯結干擾細胞核蛋白50S亞基,制約著蛋白質進行合成從而發揮著抑菌效用。此外,克拉霉素、呋喃唑酮聯合治療實施后,患者在生活質量方面的評分比單獨使用呋喃唑酮進行治療分數要高。更加有效的根除幽門螺桿菌,使患者病變部位愈合,身體疼痛減輕,且增強了活力,實現對生理功能的有效調節,改善了患者在總體健康方面的水平與生活質量等[5]。
綜上所述,針對此次參與臨床分析的患者而言,實施克拉霉素、呋喃唑酮聯合治療,獲取了理想的臨床效果,有助于對幽門螺桿菌的根除,實現對胃酸分泌的高效控制,促使愈合潰瘍部位,降低了臨床疾病的復發率,進而改善了患者在生活方面的質量,因此可以在臨床治療中進行廣泛性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志威,王學群,李甜甜,等.克拉霉素聯合呋喃唑酮治療老年胃潰瘍患者療效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6,45(1):63-65.
[3]謝華,李東,徐福明,等.老年胃潰瘍患病的相關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132-133.
[4]周勁峰,葉婷婷,張昌林,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蘭索拉唑三聯療法聯合瑞巴派特治療老年消化性胃潰瘍效果及對胃黏膜形態學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21):6171-6172,6173.
[5]羅志芳.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性胃潰瘍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185-185,187.
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