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慧 吳娟

摘要:目的 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不同眼底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院接受治療的140例眼底出血患者,對其進行臨床研究治療分析,將其隨機分組后,分為了實驗組和對照組各7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西醫治療方法,實驗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中醫治療方法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結束后的臨床療效效果,并展開討論分析。結果 經臨床診斷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中,實驗組患者的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且治療效果具有顯著差異,P<0.05,表明本次的臨床治療試驗結果,具有統計學研究意義。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滿意度經統計分析,實驗組得分為(94.5±4.3)分,對照組為(82.6±5.6)分,經比較,P<0.05,表明具有統計學研究意義。結論 從現代的臨床研究來看,不同的臨床研究價值,對基本的治療意義,以及治療的臨床效果等,都存在極大的臨床差異性,中西醫治療效果,能夠更好的滿足患者的臨床治療需求。而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在臨床治療不同眼底出血的疾病癥狀上,可以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眼底出血;臨床效果
眼底出血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眼科疾病,由于臨床的發病因素較多,因此導致其治療方法的統一難度較大。而在臨床治療中,選擇西醫治療方法起效快,但是,在實際治療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導致爭議較多。我院在中西醫治療方法的研究中,對選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院接受治療的140例眼底出血患者進行了分組實驗研究,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院接受治療的140例眼底出血患者,對其進行臨床研究治療分析,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7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3例,年齡平均(61.5±10.5)歲,實驗組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齡平均(62.4±11.5)歲。經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基本情況,均無顯著差異,P>0.05,表明本次臨床檢測結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西醫治療方法,主要針對患者進行神經營養治療,使用藥物主要包括三磷酸腺苷、維爾新、維生素E等。針對患者的臨床表現,選取合理的治療方法,并靜脈注射止血藥物保證患者在治療中的安全性。根據患者出血時間長短不同情況,需要持續3 d的時間進行治療,治療期間,還應當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增加中醫辨證治療方法,其中主要依據患者的基本體征進行中醫藥物的選擇。如早期治療患者,主要以涼血止血藥物進行治療,主要選擇生蒲黃、旱蓮草、丹參、郁金、川芎等重要來進行治療。中期患者則主要選用芍藥、當歸、川芎、桃仁、生地等中藥來進行活血化瘀治療。以滋補肝腎的黃芪、山藥、芍藥、杭菊花、生地、枸杞子等藥來進行中和溫補,結合西藥治療展開救治。以求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治療過程中的中藥成分比例,均按照患者的臨床情況來采取酌情加減用藥,以此來確保藥物使用的適量。
1.3療效評論標準 分為:治愈:患者眼底出血癥狀完全消失,卻無復發情況;有效:患者治療后,癥狀基本消失,但眼部仍舊不適癥狀,經藥物維持后,無不良反應;無效:患者經治療后,癥狀未發生緩解,甚至有加重傾向,經藥物控制后,僅有緩解效果,或無效果。
治療結束后,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滿意度進行統計分析,取平均值進行比較,滿意度由患者自己打分,分值越高表明對治療越滿意,滿分100分制度。
1.4統計方法 本次臨床統計結果,均由SPSS 17.0統計軟件來進行統計分析,數據檢測結果P<0.05時表明本次的臨床統計結果,具有統計學研究意義。
2 結果
經臨床診斷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中,實驗組患者的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且治療效果具有顯著差異,P<0.05,表明本次的臨床治療試驗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兩組患者均未出現不良反應。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滿意度經統計分析,實驗組為(94.5±4.3)分,對照組為(82.6±5.6)分,經比較,P<0.05,表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眼底出血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臨床眼部疾病,其發病因素較多,且在發病前期無明顯征兆,在臨床中,眼睛外部無較明顯異常,因此導致的視力問題等。而在治療中,主要采取西藥進行對癥治療,雖然療效較快,但是其治愈率卻并不滿意。且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臨床不適癥狀。雖然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成長,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正在逐步降低,但是,其治愈率仍舊無法讓患者滿意。
在本次的臨床試驗治療比較中,經臨床診斷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中,實驗組患者的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且治療效果具有顯著差異,P<0.05,表明本次的臨床治療試驗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滿意度經統計分析,實驗組得分為(94.5±4.3)分,對照組為(82.6±5.6)分,經比較,P<0.05,表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本次試驗分析可以得出簡單結論,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可以更好的滿足不同眼底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需求,同時在患者的臨床治療滿意度方面,得到較好的提升作用,其臨床作用,對患者的基本治療需求,以及各路影響的分析結果等,都極大的促進了患者在治療中的信心。
從現代臨床醫學的發展基礎來看,不同的眼部出血癥狀,在治療中,需要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情況,展開合理的治療執行方案,并依照患者的基本治療需求,也都有更好的促進作用。從患者的單純治療方法和基礎的治療需求上,可結合患者的康復治療需求,加強對臨床病癥治療措施,改善患者的臨床治療體驗。
綜上所述,對于不同癥狀的眼底出血疾病的中西醫治療效果,能夠更好的滿足患者的臨床治療需求。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在臨床治療不同眼底出血的疾病癥狀上,可以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周冬梅.中西醫結合治療128例眼底出血的臨床效果及價值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200.
[2]高曉寧,李錦云.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眼底出血的臨床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3):91,93.
[3]馬小飛.中西醫結合治療眼底出血臨床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14):86-87.
[4]趙璐.中西醫結合治療各類眼底出血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7):62-64.
[5]栗田東.14例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的臨床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4):131-131.
[6]張維.眼底出血患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4,(19):44-46.
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