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嬌
摘要:目的 探析手術患者發生壓瘡的手術室相關原因,并提出針對性的護理對策。方法 選取73例手術壓瘡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發生壓瘡的手術室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護理對策。結果 手術患者發生壓瘡部位依次為:骶尾部22例、髂部16例、足跟部14例、踝部12例、肩胛部9例。結論 導致手術患者發生壓瘡的原因主要包括手術室人員重視程度不夠、評估不足等,針對此種情況,需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規范手術操作,降低手術壓瘡發生率。
關鍵詞:手術患者;壓瘡;手術室相關原因;護理對策
壓瘡又稱為壓力性潰瘍、褥瘡,當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造成該組織及組織周圍出現缺血、缺氧、營養不良、甚至是潰爛壞死現象。據相關文獻報道[1-2],每年死于壓瘡綜合征的人數可達到六萬人次以上,可見壓瘡已然成為影響手術或住院患者生存質量的嚴重并發癥。本研究選取73例手術壓瘡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手術患者發生壓瘡的手術室相關原因,并針對具體原因,提出針對性的護理對策,具體如下。
1臨床資料
本次選取我院在2016年1月~6月收治的73例手術壓瘡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2例;年齡33~79歲,平均年齡(53.21±2.14)歲;手術時間為3~7 h,平均手術時間(4.65±1.22)h;Ⅰ度壓瘡51例,Ⅱ度壓瘡22例。所有患者在手術前均未發生壓瘡,自愿參與此次研究,參與依從性良好,可配合醫護人員完成手術室相關原因分析及臨床護理。
2結果
手術患者發生壓瘡部位依次為:骶尾部22例,所占比例為30.14%;髂部16例,所占比例為21.92%;足跟部14例,所占比例為19.18%;踝部12例,所占比例為16.44%;肩胛部9例,所占比例為12.32%。
3手術室相關原因分析
3.1手術室工作人員的重視力度低下 在手術室工作中,手術室工作人員為配合手術,往往對患者進行錯誤的體位指導,單純的滿足了手術的實際需求,而忽視了發生壓瘡的潛在風險。一些手術室工作人員并沒有認真研究配合醫師手術的正確體位,這不僅增加了手術壓瘡發生率,同時也增加了患者承受的痛苦,激化了醫患矛盾。此外,當患者體位安置不當,使其局部組織長期處于受壓情況下時,則會造成患者的血液循環能力受到阻礙,致使其發生壓瘡。并且,手術室工作人員在工作中隨意壓、靠患者肢體,也增加了壓瘡發生率。
3.2手術室人員操作不規范 手術室工作人員的不良工作習慣也會增加壓瘡發生的風險。例如,術前手術臺上的手術鋪巾不平整,造成患者局部皮膚及周圍組織受力存在不均勻性。針對局部組織上存在血液、沖洗液或麻醉藥物,不能及時進行清理,或在其未干透的情況下就讓患者平臥,造成局部皮膚組織受潮,大大降低了皮膚自身的免疫能力和組織保護能力。在此種情況下,皮膚上繁殖了大量細菌,皮膚則較容易發生破損和感染現象。除此之外,手術室內的電線、管道、導管等放置不當,也會造成患者的肢體受到壓迫,發生壓瘡。
3.3手術室人員對手術情況評估不足 大量研究證實[3-4],手術患者出現壓瘡與手術時間呈現出明顯的正相關。因此,在預防壓瘡時,首先需要考慮的是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承受到的壓力及剪切力。同時,在手術過程中,要盡可能的緩解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局部組織承受的壓力。若手術醫師及手術室護理人員未在手術開始前對患者的基本信息、手術時間以及發生疾病的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則難以對患者的手術情況做出正確、科學的評估。手術室人員對手術時間及手術相關信息的評估不足,對手術室中的高危人群未制定相關的護理對策和預防措施,極有可能導致患者發生手術壓瘡。除對手術情況評估不足外,手術室人員對麻醉藥物的使用情況沒有進行及時評估,也會增加壓瘡發生率。
4護理對策
4.1提升手術室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 首先,要加強對手術室工作人言的業務培訓,利用晨會、崗前教育等多種形式,向手術室工作人員宣傳預防壓瘡的相關知識,指導患者對出現壓瘡的原因進行綜合性評估。通過正確的風險評估,對手術操作進行規劃,提升手術室工作人員對壓瘡的認識,保障各項手術護理操作的順利進行,降低手術患者壓瘡發生率。其次,改變手術室工作人員的不良工作習慣,在手術過程中要時刻檢查并督促手術人員不能隨意壓在患者的肢體部位上,避免由于手術室工作人員個人原因造成患者發生壓瘡[5-6]。最后,提升手術室工作人員應急處理不良事件的效率。在發生壓瘡后,手術室工作人員要及時查找發生壓瘡的原因,并針對具體原因提出針對性的整改措施。
4.2規范術中操作 在手術過程中,手術操作者要嚴格遵守手術的操作規范及相關操作流程。術前,保持手術巾放置平整,患者行硬膜外麻醉或腰部麻醉后,需要待消毒液干透后調整體位。若患者的手術時間相對較長,則需要在手術開始前,為患者留置導尿管,避免體液外滲導致皮膚浸濕。護理人員需要將患者手術切口處的引流袋連接好,避免發生體液、血液滲漏等情況,避免外部沖洗液引流造成患者的皮膚受潮引發壓瘡。此外,護理人員要正確擺放患者體位,使其在配合手術醫師的基礎上,盡量保持舒適體位。必要情況下,可使用柔軟的壓瘡凝膠墊,保障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能力,從而降低局部受壓迫組織的摩擦力,降低壓瘡發生率。
4.3加強對患者的綜合評估 ①對患者進行術前評估。術前,對患者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進行詢問,通過患者主訴及生命體征監測結果,了解患者術前的基本情況。在術前評估中,需要向患者講解手術的相關知識,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安撫患者情緒,使其積極接受手術,提高手術依從性。同時,對可能發生壓瘡的高危因素進行分析,并根據分析和評估結果,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②對患者的皮膚狀況進行評估。手術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出現皮膚裸露的情況,覆蓋患者肢體的末端,從而避免局部組織受到低溫的影響而出現血液循環障礙的情況。此外,手術醫師要使用吸引器將手術視野之外的血液及體液吸出,保持患者皮膚干燥、清潔。
5結論
在手術室工作中,手術患者發生壓瘡與手術室的多種因素相關,其中主要包括手術室人員重視程度不夠、對手術情況評估不足以及手術操作不規范等。針對此種情況,需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規范手術操作,加強對患者手術前后的綜合評估。通過進行針對性的手術室護理和干預,進而大大降低手術壓瘡發生率,減少手術患者承受的痛苦,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提升患者術后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雷璐敏.腹腔鏡手術患者發生壓瘡的手術室相關原因以及護理對策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16(11):230-231.
[2]郭盼盼.手術患者發生壓瘡的手術室相關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5,36(10):1196-1197.
[3]郭曉杰.手術室患者發生壓瘡的相關原因及護理對策分析[J].遼寧醫學雜志,2016,30(1):45-46.
[4]楊高,李民,胡秋芳,等.圍手術期壓瘡發生的手術室相關原因及護理措施[J].河北醫藥,2015,37(21):3352-3354.
[5]趙春紅,牛玉平.手術室體位性壓瘡的防治及護理措施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1):196-197.
[6]呂慧娟,侯春蘭.術中急性壓瘡發生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30):158-160.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