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倫
【摘要】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社會結構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學是學生時代的重要轉型階段,此階段的中學生,由于處于青春期,所以,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理。但是,由于中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這一時期都處于發展和形成階段。所以,在此階段對其開展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就當前初中德育的教育情況來看,德育教育的整體效果差強人意,仍然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關鍵詞】 初中德育 價值取向 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11-085-01
0
自從新課改作為新的教育標準實施以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越來越多的為社會所接受和認可,成為我國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德”顧名思義,指的是道德、品德、把它放在第一位,便充分說明了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相比較做學問來說是更為重要的。然而,由于受固有的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生的德育教育仍然存在的很多的問題。
一、初中生德育的價值取向現狀分析
(一)教師自身德育素質有待提高
作為教師,為人師表,良好的語言魅力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會對學生起到潤無細無聲、潛移默化的影響。然而,當前部分初中教師并不能充分的做到這一點,在實際工作中常會有不文明、有損教師形象的事情發生,具體在以下幾方面。首先,表現為對待學生的態度上:作為教師言語過于犀利、行為過于粗暴、對待學生缺乏本該有的細心和耐心。就有這樣的老師,在上課時,發現學生在臺下竊竊私語,就語言粗魯的對其進行辱罵,后覺得不能充分發泄心中的不滿,就氣沖沖的揪學生耳朵。其次表現在教師間互不團結,各自拆臺。這對于學生道德教育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二)學生的認知能力較差
當今的時代,是一個嶄新的信息化的網絡時代,網絡文化作為一種新的文化形態,正以它獨特的方式和方法進行著信息的傳播,同時,也在以驚人的速度形成和發展。對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產生了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初中生是網絡使用和交往的重要主體,網絡及其文化的興起與發展,為其從事各種活動開辟了新的空間和新的方式,因此網絡文化深刻的影響著中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眾所周知,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初中生由于受思維方式的限制,對其缺乏正確的判斷,所以極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產生錯誤的價值觀念。
(三)德育教育缺乏家庭教育作為輔助
經過調查走訪發現:作為初中生的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德育的過程中存在著這樣的一種思想他們認為“德育教育是學校的事,而自己只需要負責孩子的衣食住行就好了”;另外也有一些家長覺得學校是專門的教育機構,學校讓家長參與教育是學校在推卸責任、無能的表現。更有一部分不負責任的家長,常因工作忙而忽略了對于孩子的監管和教育。因此,學校與家庭始終無法實現對孩子進行同步德育教育。
(四)對德育工作過分忽略
目前,導致我國的初中生缺少德育教育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學校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并沒有給予高度的關注與重視。應試教育的弊端讓學生和教師都過分關注于分數的提升,而忽略了學生最基本的德育教育。絕大多數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對于學生智力的提升,認為德育教育并沒有顯性的作用,這就會出現一種情況,部分學校將語、數、英等課程代替了品德教育課程。導致學生不能接受到德育的教育。
二、初中生德育的價值取向的實踐路徑
(一)提高教師自身德育意識的修養
當前教育事業越來越多的受到了來于自國家、社會的關注,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常被人們賦予“辛勤的園丁”,“燃燒的蠟燭”等高尚的稱號。作為一名教師,素質的高低嚴重的影響著教育事業的成敗,素質是教師穩固的職業品質。所以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對待學生多一些細心和耐心;對待同事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學會團結協作。人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而又偉大的,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從自身做起,加強道德修養的建設。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
(二)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首先應該教會學生對于網絡上的信息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和判斷能力。基于網絡的大背景下,學生對于網絡的認知和理解能力的培養,對于教師來說是充滿著挑戰的,所以提高學生對于網絡的認知能力,正確地對待網絡信息,是非常必要的。
(三)學校家庭通力合作,為德育創造可能
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不能僅僅依靠學校單方面進行的。而教育好一個孩子也并不僅僅是學校的事。家庭作為孩子生活的基地,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導師、也是最重要的導師,對于孩子的德育教育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作為家長應該積極地配合學校教育,及時地與學校進行溝通,準確地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
(四)加強對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
初中作為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學生的思想是極容易出現波動與變化的,若學校不能為其提供一個良好的德育環境,那么學生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很可能會向著畸形的方向發展。道德教育是應該與素質教育共同發展的,自然也不應該與其它科目存在比重上的不同,甚至于完全替代。因此,作為初中的學校、老師以及學生個人都應該對德育的發展充分的重視,要做到成績與德育共同發展。
總結
綜上所述,初中學生正處于一個特殊時期,生理和心理都發生著較大的變化,如何對其進行價值取向的教育是作為初中教師刻不容緩、不容推卸的責任。
[ 參 考 文 獻 ]
[1]吳海群.初中德育的價值取向探析及實踐路徑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4):225-226.
[2]王向東.解決農村初中學生德育教育問題的方法與對策[J].教育科學,2016(03)74.
[3]王文鳳.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J].教研視點,2016(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