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德華
【摘要】 當前,建設學生喜歡、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和諧校園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本文就和諧校園的內涵、如何從校園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教師素質、師生關系等方面構建和諧校園進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關鍵詞】 構建 和諧 環境 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11-142-01
0
學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和窗口,是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的一環。
優化育人環境,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優美的校園環境是和諧的基礎。首先,校園的自然環境應是和諧優美的,學生置身于優美的校園中可以體味人與自然的和諧。如果學生跨進校園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觸的一切,處處是俯拾不完的美麗,身心自會有說不盡的愉悅,思想也會無靜止的翱翔。唐人有詩云:“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國古代書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為了“借山光以悅人性,假湖水以靜心情”。在綠草如茵、鳥語花香、亭榭交錯、山水相映的校園環境里,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飛美的心靈。我們一中校園內的各種花草樹木構成了一道獨特的校園風景線。教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綠意,不僅能給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給人以智慧的啟迪,以及由此感受到的無窮的希望和力量。當然,校園環境不僅包括自然環境,還應當包括師生創造的人文環境。加強校園人文環境建設,深入挖掘學校文化積淀,努力形成文明健康、品位高雅、平等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在生活的環境中不知不覺得接受教育和熏陶,是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目標。一幀幀醒目的優秀學生照片、一篇篇精心挑選的佳作、心理健康教育櫥窗、安全知識宣傳櫥窗都可以融入和諧校園環境的建設。尤其當校園環境如果浸透著每個師生的汗水,凝聚了每個師生的智慧時,就更能激發每顆心靈的自豪感和對學校的熱愛之情。
其次,擁有良好人際關系的校園,才能稱得上是真正和諧的校園。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是師生關系融洽的前提。有人說:“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教師只有真誠地愛著學生,真切的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學生才能在和諧的校園里健康成長。
那么具體到我們日常的工作中,我認為應從以下兩方面努力:
一、建立保障機制,提供和諧文化屏障。
學校的領導要對和諧的內涵、思想理念進行專門深入地研究,結合學校自身的發展歷程和前景,展望分析構建“和諧校園”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對學校德育工作進行宏觀調控和微觀指導,高度重視搭建民主的平臺,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管理氛圍,促進學校“和諧教育”特色的形成。由于教育者作為學生成長的引領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必須建立完善的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教師教育學習制度。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定期召開教師輔導會議,組織學習研究工作,轉變教師的德育觀,提高教師的教育工作水平。第一,專家引領。聘請專家為大家作專題講座,專家通過生動的活動案例指導活動育人的具體方法。第二,同伴互助。開展學習心得交流會,使大家在思想交流碰撞中提升教育素養。第三,經驗交流與分享。定期舉行經驗交流會,分享德育工作經驗,探索科學的教育方法和途徑。教師的成長,為學校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教師的逐漸成熟,為加速學校文化的積淀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對構建和諧校園夯實了基礎。
二、發揮校園文化優勢,營造“和諧”的氛圍
先進的校園文化既包括學校良好的校園環境、建筑特色、綠化美化程度等硬件設計,還應包括濃厚的學術氛圍、豐富的文化生活、和諧的人際關系、文明的生活方式及共同的價值取向等軟件環境。
(一)發揮主體參與的積極作用。圍繞“和諧”的主題,讓學生們用自己喜歡的圖案、語言設計校園文明禮儀的溫馨提示牌,貼在過道、花園里,讓學校的走廊成為“和諧校園生活展示臺”,教師、學生、家長活動的照片能讓孩子們感受自己的成長、感受教師和家長愛的教育,感受學校的快速發展,讓孩子們在和諧的校園氛圍中體驗成長的幸福,增強自我發展意識和自我教育的信心。
(二)發揮環境育人的功效。各班根據自身的優勢,發揮學生主體性,將班級文化作為學生展示的舞臺、教師教育的隱形講臺,讓墻壁會“說話”,讓學生在色彩斑斕的墻壁上展示自我。這就是班級環境文化建設的宗旨。因此各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幫助下,充分的發揮各自的長處,利用目標板塊、班訓格言、群星榜、光榮榜、交流臺、生活精彩瞬間(照片墻)等“靜態文化”將教室環境布置得具有個性化、教育性、生活性、時代性,體現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風貌。
(三)凸顯人文情懷。校園人文精神主要表現在師生、生生、家校的和諧關系中。每個成員都是這個和諧關系中的主體,他們之間人際關系的性質決定著學校人文精神的塑造。我認為,愛的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根本、師生情感的紐帶。人際間真誠的愛和溝通,將引領大家崇尚自然、崇尚純潔。校園內的一言一行如果都彰顯著這樣的人文精神,那么孩子們就會在真愛中體驗真、善、美,在體驗中感悟真理、真情。
優秀的校園來自和諧,和諧營造美感,和諧可以凝聚人心,和諧可以團結力量,和諧可以發展事業。校園奏響和諧的旋律,必將為師生的發展注入活力。和諧的校園來自你我,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以構建和諧校園為己任,努力讓學校和諧可持續發展工作成為光輝的現實。
[ 參 考 文 獻 ]
[1]邢江飛.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認同與實踐路徑[D].江蘇大學,2010,12.
[2]喬長水.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8.
[3]張宗奎.論構建和諧教育——和則化育萬物[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04).
[4]包金環.淺析中小學校如何構建和諧校園[J].中國校外教育.2011(05).
[5]張美君.構建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J].現代交際.2011(04).
[6]王雄夫.解讀“和諧校園”的內涵與特征[J].凱里學院學報.2007(05).
[7]方正泉.論和諧校園建設的內涵及其意義[J].江蘇高教.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