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榮
[摘 要]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前提。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特別是在通鋼融入首鋼的全新發展時期,更要將尊重職工群眾主體地位,依法保障職工政治權益、經濟權益、文化權益、勞動權益,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重要作用,作為工會工作的首要任務抓好抓實,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努力形成企業和職工利益共享機制。
[關鍵詞]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諧;勞動關系
中圖分類號:D4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9-0275-01
一、強化企業民主管理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前題
依法落實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政治權益的一個顯著標志就是職工參與企業的民主管理。《中央宣傳部、國務院國資委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堅持和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制度,實行廠務公開,組織職工參與民主管理,確保企業改革成果惠及全體職工。
一是要轉變思想觀念,提高對民主管理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從我國改革開放至今的發展歷程看,凡是真正實行企業民主管理的企業,職工的凝聚力就強,就越能抵御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風險。而忽視民主管理的企業,職工積極性就受到影響,發展就缺乏后勁。因此,加強企業民主管理,不僅是維護職工權益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促進企業穩步發展的根本所在。
二是堅持職代會制度,保障員工主人翁地位。而職代會制度是體現員工與企業管理者的和諧關系的關鍵。企業每年要召開一次以上職代會,對涉及企業的發展大計、有關企業發展規劃、改革舉措和員工福利等涉及員工利益的重大事項都要提交職代會上表決通過。堅持做到未經職代會審議通過的方案不實施,未經職代會討論決定的發展大事不定局,形成了科學化、民主化的決策機制,真正發揮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增強職工主人翁意識的重要作用。
三是堅持廠務公開制度,滿足廣大員工的知情權。要按照“突出重點、注重實效、持之以恒、助推和諧”的工作要求,強力推進廠務公開工作。在公開的內容上,把涉及生產經營、企業發展、獎金分配、干部聘用和員工關注的熱點問題等事項全部納入公開的范圍;在公開的形式上,充分利用公開專欄、會議紀要、告示、廣播和局域網等多種形式,讓廣大員工及時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事項,了解與自已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滿足員工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二、完善平等協商機制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基礎
一是深化勞動合同管理。勞動合同是企業與職工形成勞動關系的重要契約,企業通過勞動合同把職工和企業的利益緊密地聯系起來。在企業日益突出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今天,如何把職工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是建立和諧穩定勞動關系的重要環節。為此,工會要認真組織好與企業的平等協商,協調好勞動關系,促進企業發展,把簽訂勞動合同作為和諧勞動關系、促進企業穩定的一項重要工作,堅持和完善雙方協商機制,定期代表員工與行政平等協商,簽訂《勞動合同》,定期對集體合同落實、履行情況進行檢查,并對檢查情況進行通報,使《勞動合同》真正成為成為企業與員工在勞動報酬、安全衛生、技術培訓、保險福利等方面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從源頭上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
二是監督企業實施和執行合同。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都是企業形成和諧穩定勞動關系制度的保證。應當看到,推行集體合同、勞動合同制度在企業中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但在實際工作中效果并不樂觀。工會要從代表職工利益的角度,加強與企業行政的溝通和協調,督促企業認真履行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所規定的合同條款。同時工會也要從企業管理的角度,加強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各項制度間的有機銜接,注意發揮工會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和訴訟中的作用。
三、維護員工經濟利益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關鍵
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念,既要尊重職工的創造性勞動,也要尊重職工的普通性勞動,關心職工的生活,維護好職工經濟利益,從而在企業中形成關心和愛護職工,緊緊依靠職工發展企業的激勵機制,這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關鍵所在。
一是在企業中積極推動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工資集體協商應依法建立和完善三個制度:1、工資平等協商制度。工會要代表職工與企業建立職工代表與企業代表平等協商制度,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雙方以誠相待,誠懇和善,相互理解,平等協商,尋求共識;2、工資增長制度,通過工資集體協商使職工工資收入隨企業效益增長而增長,逐步建立隨企業勞動生產率、政府工資指導線標準和本地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提高而提高的工資增長制度;3、監督檢查制度。企業工資協議履行和工資分配支付情況應通過職代會、公開欄等渠道,定期向職工公開,接受職工監督。通過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積極尋求企業發展與員工利益之間的平衡點,使企業的勞動關系保持相對的穩定。特別是面對物價上漲、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員工增長工資呼聲越來越高的實際,應廣泛聽取職工代表意見,提高工資標準、工齡工資和各種福利津貼,保證員工收入年平均增幅達到了15%的水平。
二是實施“送溫暖工程”。工會真正有效地履行維護職能,在大力幫扶困難群體中抓維權,切實發揮工會在維護職工自身利益中的作用。必須把一線職工作為主要工作對象,把低收入職工、困難職工作為突出維護職能的重點。要關注和維護困難員工和弱勢群體利益,把幫扶救助工作做細做實,形成經常化、制度化。
四、滿足員工精神需求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平臺
一是要加強職工的思想教育,增強企業凝聚力。做好職工教育引導工作,是工會組織的重要職能之一。要通過著力培養職工團隊精神,靈活的思想教育工作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大力倡導和諧的價值取向,用和諧文化塑造員工隊伍,滿足員工多層次、多樣化、多方位的精神文化需求,著力增強企業的活力和凝聚力,形成積極向上、創新發展的工作氛圍,有效地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二是要組織職工開展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組織職工開展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是調動職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有效方法,是工會工作融入企業經營管理的基礎,是實現企業職工雙贏的重要途徑。當前,工會的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更具時代性,要在認真總結以往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的基礎上,更加卓有成效地開展技術攻關、技術創新、職工提合理化建議活動。要以推動企業技術進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發動廣大職工參與并為職工群眾所歡迎為標準,與企業的科技、經營、流通、信息等方面的工作相結合,突出技術創新,注重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三是要著重抓好職工素質工程建設。工會要積極協同有關部門抓好員工素質工程建設,加強員工文化、技能培訓,開展各項專題勞動競賽和技術比武活動。根據員工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崗位練兵成才、技術技能大賽、應知應會培訓,著力提高科學文化、技術技能和業務素質;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班組、爭做知識型職工”的活動,積極倡導“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培養員工“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理念,鼓勵員工學技術、鉆業務,使更多的員工崗位成才,自學成才,逐步形成企業發展與員工個人發展的“雙贏”局面;要創新勞動競賽的形式和方法,設計好載體,打造工會系統的名牌,在活動中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制,實現精神鼓勵與物質利益并重、晉職晉級與利益掛鉤并舉、成果推廣與發動宣傳共濟,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 聶生奎.建立和諧勞動關系 維護企業和職工權益[J].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2016(01).
中國科技博覽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