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婷婷
【摘要】 美術課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在美術課中,學生可以學會如何更好地享受生活,創造生活,提高審美情操。因此,美術課具有其它學科所不能替代的教育價值。想要上好一節美術課,關鍵的環節就是課堂教學的導入。有效課堂導入,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也就是說有效的教學導入,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 美術教學 有效導入 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11-040-01
0
一、聯系生活,活學活用
藝術來源于生活,是人們對生活中的事和物的一種表達。教育家杜威就曾說過:“教育即生活”。生活處處有美術,美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結合生活來進行美術教學也是一種直觀的、容易接受的方式。接地氣式的導入方法,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記憶能力,又為上好創作課做好了素材的收集和準備工作。
課例:在《對稱美秩序美》一課中,我們結合學習的內容,將學習生活中看到的有關的對稱圖形、秩序規則等事物,做成掛飾、拉花,把教室的黑板裝飾起來,使學生被黑板漂亮的布置所吸引,課上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親身感受到所學的知識還可以美化生活!讓學生意識到美術在實際生活中的實用價值,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熱情。
二、運用載體,繪聲繪色
多媒體教學的實現,是對傳統教學手段的一種改革,它不僅使教學擺脫黑板和粉筆的限制,而且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較,它更具有實效性。美術是一種視覺的藝術,它使學生對視覺現象產生廣泛而強烈的興趣,從形式中獲取對應的感情。利用多媒體欣賞影視片、音樂和圖片等,用以創設生動有趣、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情景,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參與感知,由枯燥的課本教學轉向生動的現場模擬,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愉快的教學做鋪墊。但多媒體運用只是一種教學手段,如何使用才是關鍵。比如精心選取和加工素材,使畫面和音樂有機結合可以制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導入材料。
課例:一位美術老師在上《表情豐富的臉》一課時,緊扣主題,巧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表情帝楊迪》的一段視頻。播放時,影片中演員那夸張幽默的表情使得學生開懷大笑。而老師趁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利用相機抓拍他們觀看時緊張、放松、開懷大笑時的表情。再通過相機數據線直接把抓拍到的學生表情一一呈現在大屏幕上。當學生看到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出現在屏幕上的時候,興趣大增。老師抓拍學生的各種表情為學生提供了可觀的對象,豐富了對表情的感知,很好地引入了本次課時的主題教學。
三、巧妙融合,因勢利導
課堂教學環境不是一個單純的、完全可以為人所控制的封閉系統。它時時會受到各種干擾。學生的課間活動往往會干擾課堂的導入,并進而影響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教師如果能因勢利導,在導入中對學生課間的活動做出某種呼應,將干擾轉化為難得的教學契機,能使學生迅速地由課間活動狀態順利轉為課堂學習活動狀態。這種導入自然而不留痕跡,猶如鴨子劃水,可巧妙的將課間活動的興奮狀態引導為課堂學習的興奮。
課例:一位美術老師班上一年級《下雪了》一課時,當老師走進教室時,發現還有幾個學生在外面興奮的玩著雪。為了不影響學生上課的心情我微笑的把學生喊回來,問他們雪好玩嗎?同學們居然異口同聲的回答好玩,我順勢問下去你們仔細觀察雪了嗎?它是什么形狀?下雪天你們做了哪些活動呢?把我預設的東西自然地問了學生們。就這樣很自然的導入新課的講解,呼應聯絡情境,為導入提供良好的課堂資源。
四、善于發現,與時俱進
學生對時事和熱門話題都有靈敏的嗅覺和高度的興趣。將美術題材融入當前時事和熱門話題中,最能抓住學生的興奮點,并積極參加討論和探究。
課例:在《參觀和旅行》一課,以談話的方式直接問學生暑假在家最喜歡看什么節目,學生異口同聲《爸爸去哪兒》,再問他們節目中的人物去了哪些地方,然后再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在暑假期間和爸爸媽媽去了哪些地方旅游參觀,不知不覺將課題引入課堂提問中。
五、師生互動,導入新知
新課程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所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識地與學生做些游戲,可以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學生樂在其中,從而學得輕松。
課例:曾經聽一位老師上過這么一堂美術課《會說話的手》,在上課時,老師用自己的手擺出各種造型,請同學們猜像什么,然后學生自己擺出造型讓老師和其他學生猜。這樣的導入方式讓學生在愉快的游戲氛圍中,潛移默化的為本課的想想創作鋪墊。
六、溫故知新,循序漸進
古語說:“溫故而知新”。由復習舊課導入新課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識間的銜接。提問復習和新課內容密切相關的知識,一個或幾個問題就可以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過渡到新課也十分自然。在每堂課的開始,教師可以采用復習上一課的內容作為導入新課的方法,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的知識。教師可以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出發,創設恰當情境,恰當引導,再通過學生的觀察、思考、推測等一系列思維活動,在舊的認知結構上去發現新知識,讓學生體驗知識發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
課例:在剛上完的《版面設計》這課,我出示上節課《學學構圖》的學生作品,邀請6位學生(分成2組)分別把這些作品陳列在KT版上,做一個“學學構圖習作展”的版面布置,使前后的美術學習互相貫通,也使學生在布置的過程中對版面設計有了出淺的感知。
總之,導入有法,但無定法。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隨著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新的美術課堂教學的導入也在不斷的更新。我將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深鉆教材,找準契點,運用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更加科學地設計好美術課堂教學的導入部分,上好每一節具有藝術美感的美術課。讓學生為我的課堂點贊。
[ 參 考 文 獻 ]
[1]美術教育研究2011.03.
[2]新版課程標準解析.